慢性荨麻疹是一类临床常见皮肤疾病,发病率较高,发病时患者会感觉瘙痒难忍,异常痛苦,给其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不便。针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以药物为主,联合临床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1]。在此背景之下,本次研究选择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探究个性化护理的实际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男性、女性分别为20例、20例,年龄在28~51(40.63±8.33)岁;对照组男性、女性分别为21例、19例,年龄在30~52(40.25±8.42)岁。一般资料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②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认知障碍;②合并其他脏器功能异常。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护理:遵医嘱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密切监测患者体征表现,行必要的健康生活指导,耐心答疑。
观察组行常规对症护理(参照对照组)联合个性化护理:(1)情绪干预:拉近护患关系:充分尊重和关心患者,保持微笑服务和专业素养,耐心细致与患者沟通治疗方案,渗透疾病并耐心答疑,同时发挥家属作用,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2)生活指导:叮嘱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用药习惯,制定相关计划,配合健康宣教说明重要性,引导患者执行,治疗中给予患者皮肤护理和感染预防,科学评估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监督患者遵医嘱用药,叮嘱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1.3观察指标
①不良情绪评分:采用SAS和SDS表,满分均为100分,分值和焦虑、抑郁情绪表现正相关;②生活质量评分:采用GQOL-74表,包括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及躯体功能,各项满分100分,分值和生活质量正相关;③护理质量评分:由患者对护理安全、服务意识、护患关系、医疗环境进行评分,各项满分100分,分值和护理质量正相关。
1.4统计学方法
SPSS25.0版软件处理数据。
2结果
2.1不良情绪评分
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不良情绪评分(x̄±s,分)
2.2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患者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及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生活质量评分(x̄±s,分)
2.3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患者护理安全、服务意识、护患关系、医疗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护理质量评分(x̄±s,分)
3讨论
慢性荨麻疹是指荨麻疹反复发作超过六周以上,并且每周发作至少两次以上,称之为慢性荨麻疹。荨麻疹是皮肤科最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是由于各种过敏因素导致皮肤水肿反应,表现为红斑和风团[2]。
常规对症护理主要是为配合药物治疗,而对患者进行治疗指导,但却缺乏对患者心理和生活习惯的正确指导,实际应用效果一般。个性化护理的应用弥补了常规对症护理的不足,以改善患者心理和生活为主要目标,其中科学的心理干预方式可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心理舒适度,对患者进行健康生活指导,可有助于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对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大有帮助[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情绪、生活质量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慢性荨麻疹者行个性化护理,可改善其心理和生活状态,提高护理质量,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华华,杨春艳.个性化护理在慢性荨麻疹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1):91.
[2]陈莲.个性化护理用于慢性荨麻疹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有效性研究[J].智慧健康,2019,5(15):105-106.
[3]廖方方.个性化护理对提高慢性荨麻疹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9):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