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其考试方式也不尽相同。在考试之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技术水平、身体特点、身体素质和性格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考前训练和心理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学习状况,是每一位指导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1体育特长生的训练特征
当前,我国大部分的体育特长学生的训练都是以田径为主,其基本形式有跑、跳、掷等多种形式。在体育专业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内容和方式,确保学生的训练效果,挖掘身体的潜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方案设计、训练强度以及心态的调节中,教练的主观判断可能会对训练效果和成绩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制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强化,使其得到最佳的效果。
2高中体育特长生考前训练策略分析
2.1制订一套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在考试之前,教师要针对考试的要求,对考生进行有系统的训练。这些训练,就是适应性训练,调整训练和恢复训练。正常情况下,考试前的训练要在35天内完成,而在最后的7天,大部分都是以恢复训练为主,而在恢复性训练的最后三天中,则是为了调整学生的身体状况,让学生的身体机能得到充分的修复。只有合理地进行科学的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就会达到巅峰,从而达到更好的比赛效果。很明显,基础能力考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考试结果。因此,在较短的时间里,如何迅速地改善学生的基础项目成绩,正确的运动技巧和训练方式,以及合理的考前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2.2考试前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训练重点
(1)训练初期
在初期,学生要做的就是熟悉和锻炼,不能操之过急,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基础开始,到高级,再往上,最重要的就是夯实学生的基本功,提升学生的体能。教师要始终注意学生的学习状况,确保学生的训练方案能适时地进行调整,合理的布置,从而使学生的训练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
(2)训练中期
在此期间,加强体育教学的调节,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因此教师必须要善于发掘出学生的性格特征,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体育素质。体育特长生是体育专业考试的重点,因此在考前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门的体能测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总之,在进行体育测验前,教师必须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达到目标,使学生在应试中能从容应对。在训练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不足并加以纠正,加强学生的训练力度,对学生进行专项练习,提高学生的自信。到了这一步,就是要逐渐增加训练的力度,增加负荷。
(3)训练后期
训练后期是恢复阶段,学生可以有一星期的恢复时间,在减少训练量的同时,也要保证训练的强度和质量,每天坚持一个强度的训练,尽量的减少运动量,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恢复的情况下,继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2.3进行仿真训练
(1)模拟场地和气候的训练
在考试中,天气和比赛的情况都会对学生的表现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不让学生因为不习惯而受到影响,可以选择在恶劣的天气和场地进行锻炼,让学生在严酷的环境中接受锻炼,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能,还可以培养学生永不放弃的优良品质,并且在考试的时候,能够从容应对。
(2)营造真实的考场环境与氛围
在练习的时候,必须要严格的按照正式的考试标准来,不能懈怠,要让学生有一种真实感,所有的考试都要按照程序来,让所有人都能够感受到考试的气氛。在实践中,可以让学生把考试的重点和要点记住,在真正考试中也会记得更加清楚。
3考试前的心理疏导
3.1正确疏导,缓解考试前的紧张
根据过去的教学实践,很多学生在考试之前都会有较大的心理问题,导致学生的心理状态不稳定,从而影响到学生的专业训练。一方面,由于心理因素的存在,会对训练的积极性、专注度等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导致训练过程中的失误,从而对学生的训练产生不利的作用。另外,由于心理不稳会影响到训练的效果,同时由于学生在训练中的心理压力较大,会更容易发生运动型损伤。总之,学生在考试之前的心理状态和情绪会对考试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加以有效的处理。
《运动与健康》中有“体育锻炼与心理、社会、环境”的论述,其中包括了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以及通过体育锻炼来调节心理状态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在考试之前,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指导;在特定的训练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情绪的充盈程度,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从而达到对学生情绪和能力的要求。通过持续的训练,使学生的不良心理得以释放,并使学生的身体状况得以维持,这对于学生的训练和学生的考试都有很大的帮助。在此基础上,根据有关的体育教学知识,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并能有效地消除不良的心理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2建立考评表,加强自我训练和调整
为了提高体育考试的实效性,必须建立考评表,根据考评表对教学进行适当的调节。就体育训练而言,不同的训练项目所锻炼的能力是不同的,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对其的影响也不同。通常来说,在考试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设定一个特定的训练目标,然后根据不同的目标,进行相应的训练,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考评表,很难保证训练方案的执行效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优化训练。
例如,《体育与健康》中有关于“体能的自我评价”的内容,对其具体的评价组成和评价的方式进行了详尽的总结。在考试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训练计划,制订出一套有针对性的考评表,并在每日训练结束后进行考评,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训练效果。根据考评结果,掌握学生目前的训练状况和问题,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训练效果的目的。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考评表进行自我评价,而对自己的学习效果也会产生很大的作用,因此在自我评价的前提下,学生会主动地进行心态的调节和心理上的建构,从而使以后的训练效果更为明显。
4结论
综上所述,学校要注重对体育特长生进行教育和体育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在体育考前的训练中,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锻炼方式来改善学生的体质,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增强学生的自信,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参考文献:
[1] 赵伟东.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创新训练模式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5):167.
[2] 陈代福.高中体育特长生的选拔与训练策略分析[J].散文百家,2020(9):160.
[3] 王红英,任书堂,刘雪丽,等.上海市部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探索──以操舞类校课程实施为例[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01):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