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群体而言,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划分学生的层次,并按不同的层次设计教学内容,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对高中学生来说,他们的体质和心理素质已经逐步趋于成熟,因此实施体育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体质,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精神品质,从而增强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从整体上讲,要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法,需要教师加大探究和研究力度,提高其使用的有效性,才能使高中体育教学更加有效。
一、分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开展的前提,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所有学生的教学要求都是相同的,这样一刀切的教学目标比较简单,但是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这种方式不适合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教师要进行分层教学,对教学目标进行不同的分层,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身体素质、体能状况等方面进行设计,要制定符合每个学生的教学目标,利用这种方式顺利地开展体育教学。
比如,在800米跑教学时,首先要根据性别的差异性来设计教学目标,由于男女生身体素质的差异,可以增加女生跑步的时间。但是对于同性别的学生身体素质也是有所差异性,学生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可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来进行划分。对于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地提高要求,激发学生的潜力;对于体育素质中等的大多数学生来说,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可以在及格基础上有所提升;对于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就要把目标放到最低,确保能达到及格水平就可以,这样可以有效减缓学生的压力,激发这类学生踊跃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
二、教师要具有分层教学的意识,合理设计好分层教学
高中体育中分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想让分层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出优势,教师就要具备分层教学意识,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地分层。为了提高体育教师对分层教学的意识,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有关分层教学的培训活动,或者邀请有关体育方面的专家进行讲座,鼓励教师踊跃参加,深刻了解分层教学的含义。在体育教学中可以主动将最新的分层教学知识渗透到教学中来,将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和优化,这也是开展分层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师要重视教学设计,不仅要具备分层教学的意识,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分层设计的内容是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三者组合而成。在分层教学中教师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在分层教学中要采取什么方式,怎样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分层教学,如何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吸引到体育学习中等等,这些都应该是教师在备课前所该考虑的问题。
三、开展小组教学,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开展分层教学活动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小组教学的方法,因为不同的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是不相同的,存在差异性,在体育项目活动中能力也是不尽相同。因此,体育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分组教学,把分层教学的价值更好地发挥出来。教师可以依据教材的内容,把相同层次的学生分配在一个小组内,这样既可以有效开展分层教学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注意在分组时,小组成员要根据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而进行调整,分组不能固定不变。每个学生都会有提高的空间,当学生运动能力有所提升时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更换,小组要以动态的形式进行分组,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这一教育思想。
比如,在足球训练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表现来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都有所不同,随着足球教学的深入,学生对足球的掌握情况也会不同,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对小组进行动态调整,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体育教学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课程,学生要亲自参与进来才有效果,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体育技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在体育分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同教材内容相结合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比如在铅球、跑步等项目教学中,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缺少学习的动力。这时教师就可以创设一个活跃的课堂环境,丰富教学内容,在跑步训练前可以带学生一起做几个小游戏,放几首动感的音乐或者跳一段动感的舞蹈,借此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再开展分层教学就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现阶段的教育理念,实施分层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不同学生的运动需求。体育教师需要考虑班级内众多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学生在分层教育手段、内容以及计划下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以及运动素养,在体育课程中能积极配合教师展开教学。体育教师也应在分层教学前观察学生的运动习惯,进行充分的观察与分析,了解学生的运动兴趣、素养以及身体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运动教学方式,从而在本质上提高高中学生的运动效率以及运动质量,让学生能拥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参与到体育项目中,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运动优势,从而帮助体育教师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
参考文献:
[1]阚高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141.
[2]汪涛.对高中体育分层教学的若干思考分析[J].拳击与格斗,2021(08).实践研究[J].孩子天地,2020,(6):220-220-222.
[3]冯景兰.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219-219.
[4]张振.“处方式”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8):64-66.
[5]万小团.浅谈分层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及发展前景[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1):33-34.DOI: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