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国家电网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配电网,配电网的职责主要是保证电能的有效传输,一旦配电网出现问题,将会造成整个电能传输出现较大问题,间接导致用电故障甚至出现电网崩溃等诸多问题。但是,配电网的管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配电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具体到每一段的配电线路尤其是偏远山区,配电线路的长度长、安装困难,管理起来更加困难,不能实时有效地监控配电线路的电能传输情况,给用电安全和方便快捷的用电体验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因此,为了极大提高配电网运行的效率,将电力自动化技术引入配电网的运行管理中,通过电力自动化解放人力物力,实现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
1配电网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配电网的运行与配电线路的运营紧密结合在一起。由于配电线路较长,如果某一段配电线路出现线路老化或者由于不可抗因素造成线路损坏而没有及时发现,将会给用电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因此,需要引入一个系统监管冗长的配电线路,提高总体的安全性能。另外,存在配电网运行程序运行延迟现象。一个好的输电系统要精准进行输电,如果由于传输效率等导致居民或者企业没有及时有效收到电,那么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量。现阶段,配电网运行是多个独立系统协同工作,有时很难保持长时间多个系统联合稳定工作,因此易导致运行效率低下。这些问题是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一些突出问题。
2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
2.1扩大电网规模
配电网作为承担电力配送任务的重要设施,很容易出现故障,过大的配电网规模增加了管理人员的作业量,降低了故障治理的时效性,不利于电力配送的正常进行。将配电网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到配电网的运行管理,不仅可以提升配电网的电力供应能力,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力企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电力自动化技术主要应用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对配电网的管理效果,解决由于配电网规模过大而难以管理的问题,帮助电力企业进一步扩大配电网的规模和覆盖面积。
2.2实现远距离供电
随着社会发展,城乡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乡村地区的地理环境较差,还有部分乡村位于山区,电力系统在乡村的发展中面临很大困难,很难进行供电线路的施工。电力企业要应用柔性供电技术和电力自动化技术提高供电电量,建立合理数量的供电线路,实现电力配送。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能够合理制订配送路线和方案,方便在偏远地区进行配电网架设作业。
2.3增强配电网可靠性
配电网承担电力供给和配送的重要任务,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很容易出现各种故障。将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到配电网运行管理,可以结束配电网缺少运行监测数据、凭借经验运行的落后状况,通过配电网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明确配电网状态,为配电网的规划设计、故障处理及程序优化提供数据支撑,促进电网量化运行管理,使配电网运行管理由“定性”向“定量”转变,提升配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
将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到配电网运行管理中,能够利用集中型半自动技术自动化馈线功能,通过网络拓扑及故障信号分析故障区域,并给出故障隔离方案与非故障区域的恢复供电方案。通过故障自动化诊断和治理,能够将故障处理时长由1 h降至15 min左右,在很大程度上保证配电网的可靠性。
3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3.1自动化馈线技术
馈线又称电缆线,主要承担信号传输的作用,应用自动化馈线技术,主要可以在电力设备、用户和变电站之间形成自动化馈线线路。
3.1.1故障检查
应用自动化馈线技术,可以检查配电网故障,在作业过程中,自动化馈线技术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线路中存在的故障,并对其进行检测和判断,实现对线路的保护。应用自动化馈线技术能够实现故障的转移和隔离,并恢复当地的电力供给,从而保证电力网络的正常电力供给。自动化馈线技术还具有电力故障查找的功能,在实际作业环节,相关人员可以应用自动化馈线技术远程监测馈线开关,了解系统中的开关状态,再结合配电网网络状态进行网络拓扑,确定故障的位置及状态,从而显著提升故障的处理效率。
3.1.2 数据测量
应用自动化馈线技术还能够测量配电网正常作业下的数据,从而实现用户检测和线路运行状态优化。相关人员可以远程操作馈线开关,充分发挥馈线的职能,使配电网的设计和运行更加科学合理。
3.2自动化信息采集技术
配电网产生的各种信息较多,仅依靠人力难以完成对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导致配电线路故障频发。应用自动化信息采集技术,能够实时监测配电网,了解其运行状态,从而实现对配电线路的远程监控和管理。如果线路中出现故障,能够及时地收集故障信息,然后结合数据库中的数据分析故障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手段,方便后续线路治理作业的进行。应用自动化信息采集技术还能够连接网络,进行信息共享和交流,方便相关人员对整个配电网进行统一控制和远程调度,在很大程度上增强配电网运行管理的自动化和简洁化,保证配电网作业的质量。
3.3自动化调度技术
自动化调度技术是电力配送调节技术。配电线路的主要功能是配送电力,由于各地的电力使用情况存在差距,相关人员需要结合具体的电力使用情况进行电力调度,避免出现电力分配不均等状况。在配电网的作业中,很容易发生故障,造成电力线路短路及断裂等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电力的持续流失,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可能引发更大的灾害。传统的由人工进行的电力调度方式效率较差,已经不适用于现阶段配电网的发展需要。相关人员要应用自动化调度技术,管理电力网络中存在的电力损耗,最大限度地降低电力损耗。
3.4自动化故障检测技术
在电力企业作业过程中,配电网运行管理的关键在于故障的自动化管理。应用自动化故障检测技术能检测配电网中发生的故障,了解其成因及危害,并且得到治理手段,方便后续的治理作业,在很大程度上保证配电网的正常运转。
3.5仿真技术
仿真技术是电力故障的仿真演习技术。在实际作业中,配电网的运行管理包括馈线管理、变电站管理及故障管理等多个方面,而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落实有一定难度。应用仿真技术,能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事前演习,让管理人员提前了解电力自动化技术的作业流程及管理规范。这样一来,可以强化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促进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落实,并且保证配电网的安全性。
4结语
将自动化系统应用于配电网运行中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能够全面突出配电网的功能价值。在实现整体运行时,需对自动化系统进行分析,此后结合数据的变化情况对系统和电力技术进行科学调整,从而提升配电网络运行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星.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3):135-136.
[2]郝杰.解析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的应用[J].电力设备管理,2019(09):22-23.
[3]曾琦器,张昕慧.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网运行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20):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