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力运检内容和特点
电力运检是保障电力系统正常、安全运行的基础性工作,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极易受突发因素影响,出现电力系统故障。而通过运检工作的开展,提升了对电力系统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力运检的形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向多元化、规律化的方向转变。第一,全面性。电力运检作关系着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承担的电力系统各职能部门的检修任务,但由于不同部门任务之间的差异性,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过程中,电力运检工作的开展必须要依靠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因此,电力运检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具备全面性,以管理岗位立足于全局分析各类问题产生的原因,而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突发事故的处置能力。第二,风险性。随着电力系统智能化建设以及电力系统规模的增加,对电力运检工作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力系统中问题无大小,即便是较小的隐患问题,也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安全事故,电力运检工作面临着极大的风险[1]。
2 电力运检期间常见的突发事故
2.1短路事故
短路故障作为电力系统中常见故障,其危害较大,会直接影响电力系统运行。而导致电力系统短路故障发生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例如输电线路烧损、导电线路跳线、自然灾害以及人为因素等,都会导致电力系统出现短路故障。特别是当前供电网络密度增加,供电环境日益复杂,在外部风险因素的影响下,短路事故呈现出多发、频发的态势。电路短路故障一旦发生,会导致线路瞬间承受着较高压力,内部温度升高,对整个输电线路造成大范围破坏,甚至引起火灾造成安全事故。
2.2过电流跳闸事故
输电线路与用户连接过程中为了确保输电安全,会采用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当电流线路运行过程中出现短路、谐波、高压等异常情况,保护装置会通过跳闸来保护其他电路的用电安全。特别是短路故障,变电站与事故点位之间会产生高负荷电流,从而引发电流跳闸现象,在长时间的积累下跳闸保护会影响继电保护装置,内部性能加速继电保护装置的老化,降低保护装置的性能。
2.3接地故障
电力设备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将电力设备导体以外部分与大地相连。电力设备接地处理是对电力系统的一种保护措施,而接地故障出现的原因是输电线路瞬间接力或永久性接地,导致接地线路电压瞬间上升造成的一系列电机设备故障。完全接地是一种正常的接地保护,其阻抗值较小,不会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产生影响,而如果与大地接地则会导致配电线路的相应设备无法正常,电力传输电流与电压出现不稳,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
3 提升电力运检突发事故抢修应对水平的解决策略
3.1注重输电线路管理优化
电力运检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作,作为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基础性工作,在线路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可使用 500kV 内外层单独的双环网,结合电力系统的负荷实际,分裂发展主变压器,达到不同区域变压器与不同电网相交,做区域供电的需求,避免防止双层电网和220kV 电网相连,确保220kV 电网的独立运行。通过对电力运检抢修事故分析,需要落实经常性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工作,能够在春秋季用电较低的季节,进行停电检查,对输电线路设备线路的运行状况进行逐步排查,制定科学的线路运检抢修方案,防止短路、跳闸、接地等事故的发生[2]。
3.2加强运检智慧化建设
电力运检工作的开展要注重智能化设备和智能技术的使用,在当前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提高电力运检维修的效率,必须要重视对智能化电力系统运行模式的建立,使相应系统能够与运检工作结合,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数据之间的共享性。立足于当前已有的智能化管理平台,建立智能巡检系统,与智能化系统之间的数据分析与共享能力建设,提升对电力设备故障安全的分析能力,使智能巡检系统能够对整体电路全覆盖,从而达到快速实现故障类别的判别和故障检修工作。并利用智能巡检系统开展应急抢修管理工作,促进电力运检信息化和规范化建设。
3.3加强运检一体化建设
电力运检一体化建设应注意一下三个方面。首先,运检一体化建设应具备对电力系统24小时状态监控管理工作,依据电力系统的运行实际情况,判别电力系统突发性故障的原因并制定科学的运行检查方案,为后续检查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其次,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数据信息,必须要做到对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应用能力建设,结合电力系统运检数据指标,来完成运检方案的制定。其三,通过电力运检实验的方式,来确保一体化运检系统建设的效果,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3]。
3.4建设设备信息数据库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电力设备的增多,电力系统在内部构造以及相关设备的总量方面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当前随着智能化设备的使用,新的电力设备对电力运检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持续推进电力用电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使电力运检工作的技术水平得到提升,则需要对当前电力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归档整理,通过数据库建立的方式统计完善各类电力设备的数据信息,为后期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3.5加强影响因素有效控制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自然因素会对电力运检工作产生较大的干扰,也是日常运行检查工作的重点。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在日常运行维护检查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要严格落实技术检查规范,提升自身责任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应及时关注工作区域天气情况,在巡视检查工作过程中能够做到提前准备。在巡视检查过程中,若发现电力设备出现故障,应立即联系抢修部门,并协助抢修部门完成电业检修工作,在完成后应对电力系统维修档案进行归档,做好相应数据的存储工作,若范围内多次出现电力设备故障问题则需要对相关设备仪器进行更换。
3.6增强突发事故抢修演练
电力运检工作的关键在于提升事故预防能力,最大限度的确保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服务好电力供应保障工作。在面对突发情况过程下,电力运检工作人员要善于利用电网频率、负荷、电压等信息参数,来分析电网可能存在的故障,结合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做好预防性的处理。通过预防演练的方式来不断提升电力运检团队人员之间的协同配合能力,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做到正确、快速的反应,提升电力运检效率[4]。
结语
总体而言,为提升电力运检的工作水平,强化对突发事故的应急抢救能力建设。需要技术人员能够针对当前电网建设的发展,从电力系统一体化管理、智能化建设、突发因素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电力系统运检能力建设,加强应急演练,优化工作思路,实现电力运检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一体化建设,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电力供应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1]索吉鑫 , 李文娟 , 杨生婧 , 韩宝卿 , 何松 . 电力运检突发事故的抢修及应对措施 [J]. 电气时代 ,2021(06):43-45.
[2] 胡超 . 电力运检突发事故的抢修及应对措施 [J]. 智能城市,2020,6(19):86-87.
[3]郭如刚 . 电力系统中输电运检技术的主要应用 [J]. 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6):100.
[4]蒋兆芳,张俊 . 电力系统输电运检管理现状及优化管理策略研究[J]. 南方农机,2019,500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