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各种禽畜肉制品成为生活的重要食材,而“瘦肉精”事件发生后,人们开始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我国禽畜养殖领域发生了诸多动物疫病,牵动着消费者的神经。目前,部分养殖户依然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使得当前基层防疫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包括诸多内容,而兽医是整个防疫体系的关键,要求兽医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具备疫病判断知识和良好防治措施,以此助力地区养殖业发展,以下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1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问题
1.1机构设置不够完善
尽管我国畜牧业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可是还是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由于资金条件受到了限制,我国基层畜牧机构也呈现出不完善的情况,甚至有些地区根本就没有畜牧兽医站。这种情况对动物疫情的控制很不利,如果动物疫情突然爆发,根据目前基层畜牧动物检疫机构的设置水平来看,想要对其进行控制较为困难,这也非常容易使动物疫情大面积爆发和传播。例如:如果生猪养殖业出现了大面积的猪瘟疫情,很有可能造成猪瘟的迅速扩散,大量的生物也将面临死亡,对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十分不利,也会对养殖户造成极大的损失。
1.2缺少人才储备
现阶段,我国基层畜牧兽医的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整体水平偏低,加上兽医人员结构不科学,年龄老龄化现象严重,一旦出现了严重的传染性疾病,或者是突发性疫情,基层兽医人员也就不具备处理突发疫情的能力。那些基层畜牧兽医站的兽医人员虽然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可是他们的知识面非常有限,所掌握的畜牧兽医知识也较为传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差,因此,对我国养殖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趋势很难适应。
1.3养殖户的防疫工作意识不够
我国基层畜牧业具有分散性的特点,有些地区畜牧业养殖还没有完全实现规模化。因此,有很多养殖户及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加以重视,更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动物防疫工作。政府的相关部门或者是其他相关部门对动物防疫工作也没有全面普及,导致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2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改善对策
2.1提高养殖户的技能与意识
想要更好的开展基层畜牧兽医的动物防疫工作,不仅需要相关部门努力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还要不断加强养殖户的动物疫病防控意识,对他们定期进行相关防疫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此来提高养殖户的能力与水平,找到养殖生产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例如:基本的防疫知识、畜禽粪便的处理、畜禽尸体的处理方式等,便于更好的进行规范防疫和养殖。此外,相关部门还要不断的对动物防疫监督机制进行完善与改进,加大管理与奖惩的力度,以便于养殖户可以自觉的学习各种不同的防疫知识,同时也能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站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宣传动物防疫知识,采用新媒体、广播、张贴条幅等方法来使养殖户对基层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加以重视,同时也要积极配合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部门开展各项工作。
2.2加强兽医的选择,建立专业的兽医队伍
兽医是确保动物防疫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优秀的收益团队能够确保相关部门更好的开展工作,所以,对兽医的选择与培养就要加大重视。我国很多地区都喜欢选择年纪较大的兽医,因为他们觉得兽医的年龄与经验和技术水平都是成正比,但这样的想法较为片面,决定兽医技术水平的是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和业务能力。工作能力主要是指兽医的工作态度、对待工作的责任心和认真程度。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对于新知识的接受速度和掌控程度,优秀的兽医需要不断学习防疫新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兽医技术水平,所以,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可以帮助兽医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进行自身的工作。业务能力就是兽医所拥有的的防疫技术和工作经验,一个拥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兽医,可以在面对问题时迅速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丰富的工作经验可以提高兽医的判断力,避免兽医在工作当中出现诊断失误、监测不到位、治疗方法不当等问题,减少防疫工作出现失误。
2.3加大防疫工作认识及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的力度
为了能够使这一状况早日得到改善,就要采取以下措施:通过电视广播、宣传走访等方式来加强养殖户和防疫人员的意识,向养殖户进行动物防疫知识的传播;对防疫人员也要加强对岗位的认识,以此来提高防疫人员对防疫工作的正确认识;对于相关法律法规要随着畜牧行业的不断发展、动物类型的不断增多、对动物防疫提出的新要求来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以便更好的开展动物疫病防疫工作;成立一支基层防疫小组,对不同地区所开展防疫工作的时效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在提高养殖户动物疾病意识的基础上,对相应的疾病防控方案进行正确的指导,使动物疾病在发生的第一时间内,通过相应的措施进行及时的控制与处理。
2.4强化动物防疫疫苗接种工作
接种疫苗是当前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各地农技部门应结合区域性的特点以及流行病趋势制定科学化的疫苗接种计划。首先,当地管理部门应根据养殖户的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手机短信、网络以及广播等多种方式进行疫苗接种提醒,防止养殖户错过最佳疫苗接种时间。其次,建议当地管理部门为养殖户建立档案,每头牲畜都要记录详尽信息,结合生长环境、气候条件、寄生虫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预防体系构建,并通过公众号、短视频等方式对养殖过程进行有效指导。比如说,在动物生产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并将有关的器材进行全面消毒,并注重棚内的温度管理,防止阴冷或温度低造成的病毒和细菌入侵。其次,幼崽出生后,要派专业人员进行看护,定时对周边环境进行测温,并及时观察表现情况,适当的增加饲料精度和微量元素,配合疫苗注射,以此提高自身免疫力。
2.5构建完善的畜牧兽医防疫体系
1)要进一步明确防疫工作的重点内容及工作目标,采用统一化、科学化的体系规范工作行为。2)不同地区在养殖过程中具有一定差异性,因此要结合区域性的防疫特点,建立相应的疫情应急预案,针对突发性疫情能够有效控制,并提前采取应对措施,防止疫情蔓延或扩散,从经济层面保护养殖户的利益,从社会效益层面促进畜牧生产安全,助力现代畜牧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结束语:
总之,畜牧养殖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人们对肉制品的需求正不断加大,促使畜牧养殖业迎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由于基层地区养殖户的文化程度比较低,没有接触到专业的畜牧养殖知识,也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致使基层地区动物防疫问题比较突出。所以,政府要不断加强对养殖户的宣传教育,以提高他们的防疫意识,还要进行畜牧兽医人才的技术培训,加大资金的投入,促进基层地区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的有效进行,保障基层地区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铁英,姜永祥,侯立伟.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有效性分析[J].畜牧业环境,2021(07):1.
[2]朱琳.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途径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01):2.
[3]温昌明.浅析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J].兽医导刊,2016(16):1.
[4]丁孟松,吴光兴,王福增.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J].吉林畜牧兽医,2019(10):63-64
[5]陈柏杰.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性探究[J].甘肃畜牧兽医,2021,51(6):16-17.
[6]赵常英,芦金堂.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重点[J].中国畜禽种业,2020,16(7):28.
[7]韩晓卓,李睿.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策略刍议[J].新农业,2021(3):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