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气象业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气象部门在防雷行政执法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防雷管理工作的深入推进及法规制度的逐步完善,气象部门防雷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在此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众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气象部门防雷行政执法质量。基于此,本文首先概述了防雷行政执法工作,后针对气象部门防雷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几点应对措施,以期能够为做好气象部门防雷行政执法工作,保障民众生命财产安全,进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1.基层气象部门防雷事业现状
我国的基层防雷业务始于199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防雷业务已逐步走上正轨。然而,由于各种局限性和影响,基层气象部门防雷事业的发展暴露出许多问题。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防雷的重要性宣传不足,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不足,导致整个城市的防雷减灾意识不足,以及对实施防雷行政执法的认知不足,工作中缺乏稳定的专业防雷人员。目前,经常可以发现有一个人同时担任几份工作,而四项主要的防雷任务的分工尚不明确;基层气象部门的行政执法机构并不完善,许多防雷人员的归属感薄弱,专业性不足,延误了防雷事业的发展,且受资金和人才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服务技术和科技无法与时代接轨;防雷执法人员执法力度不够。
2.防雷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执法环境较差,且法规制度不够完善
执法环境与防雷行政执法的效果密切相关。然而气象部门在防雷行政执法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多方面的困难与阻力,例如部分被执法单位趾高气昂,往往以不予理睬或阻塞推诿等态度对待执法人员,甚至还有部分被执法单位以各种理由为难执法工作人员,不仅阻碍了防雷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还使部分非法企业或单位有了可趁之机。另外,部分执法单位还会打关系牌,邀请相关领导进行说情,进而导致出现人情大于法规的现象,使防雷行政执法效果低下。
2.2部门联系不紧密,导致执法效果不佳
大多数气象部门防雷行政执法工作起步比较晚,且未能做好防雷行政执法的宣传工作,既导致人们无法正确认识防雷行政执法工作,还严重影响了防雷行政执法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而且防雷安全工作与住建、公安、质监与安监等多个部门密切相关,但是在实际的防雷行政执法过程中往往是气象部门独自执法,而未能与各部门之间相互联合执法。近些年来,安全生产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部分气象部门为抓好安全工作而临时开展联合专项整治,然而这仅仅是一种应急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无法准确认识防雷安全生产联合执法工作,且存在着不积极、不主动、不配合等现象,最终导致防雷行政执法的效果不理想。
2.3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不高
行政执法工作人员是开展防雷行政执法工作的主体,行政执法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与防雷行政执法效果密切相关。然而,受到机构、编制与经费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气象部门并没有设置专门的行政执法机构,部分气象部门虽然成立了执法机构,但是却未能配备专业的行政执法工作人员,最终导致行政执法机构形同虚设。另外,部分气象部门的行政执法人员多是从其他业务部门抽调的,这些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的气象知识,而法律知识却相对欠缺,还有一部分防雷行政执法人员为兼职人员,由于常规业务工作较为繁重,再加上其无法牢固掌握行政执法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而导致防雷行政执法工作错误频出,严重影响防雷行政执法效果。
3.提高气象部门防雷行政执法工作水平的有效策略
3.1完善防雷行政执法体系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完善防雷行政执法体系,促进其规范化,标准化发展:首先,完善法律法规,结合当前防雷行政执法工作的实际执行情况,着手解决有关问题《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气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加以完善,可以以规范的方式对防雷进行行政执法,对行政执法工作中的违规,不当情况,可以按照规定予以处罚。其次,设立专门部门进行防雷行政执法工作,这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有效的执法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了使这项工作井井有条,可以设立一个专门部门来监督执行防雷法的行政工作;最后,完善规章制度。为了使执法工作能够有效,规范地进行监督,有必要建立基于实际工作内容的防雷行政执法体系和监督体系。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也可以使其严格遵守规则和程序。在执法工作中,可以对执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适当处理,以便大大提高行政执法的防雷水平。
3.2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为确保高效开展防雷行政执法工作,首先,气象部门应当严格做好防雷执法行政的监督与管理工作,以避免出现不作为、打关系牌等现象;其次,气象部门还应当针对防雷行政执法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既能够确保行政执法人员严格依据相关制度规范开展执法工作,还能使各单位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开展防雷减灾监督与管理工作,使防雷技术服务水平实现显著提升,以尽可能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进而提升防雷行政执法效果。
3.3加大防雷行政执法宣传
为了提高防雷行政执法的效果,有必要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工作中,以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的效率。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利用当前的科学技术手段,利用微博,微信,广播等平台来宣传和传播有关防雷减灾的知识,并利用多媒体视频,公益广告和专题活动来加强防雷工作。通过广告和教育,人们还将正确理解防雷和行政执法的重要性,并在实际工作中提供支持和合作,甚至动员社会组织分将防雷减灾和行政执法资料发放到各社区、学校、乡镇等中。在各部门的配合下,可以更有效,更优质地进行防雷行政执法工作。
3.4强化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建设
加强执法队伍综合素质建设,是做好防雷行政执法工作的基础。防雷行政执法工作是一项涉及许多学科的高度专业技术工作。因此,只有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较强综合能力的人员才能满足防雷行政执法工作的需要。首先,执法人员应加强对防雷减灾法律法规的研究,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在权限范围内更好的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其次,需要提高负责防雷执法的行政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执法能力。执法人员必须胜任相关业务,因为在工作过程中,他们不仅应该及时发现潜在的雷电安全隐患和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而且还必须清楚地知道被调查对象违反了哪些法律以及在何处问题发生。此外,执法人员还可以参加有关防雷执法的更多学术讨论,以加强他们对技术规范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最后,有必要加强负责执行防雷法的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增强个人执法观念。
结语
防雷行政执法是气象行政执法的重要分支。气象部门要加强宣传,提高执法人员的政策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全民防雷减灾的意识,为防雷行政执法创造良好的社会内部环境,这有这样才能把作为防雷工作重要环节的行政执法工作推向下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 赵兰芬. 基层气象部门防雷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农技服务, 2019, v.36;No.384(09):89-90.
[2] 刘文革. 提高气象部门防雷行政执法水平的若干思考[J]. 农家参谋, 2020, No.663(15):12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