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们也开始发现一些固有问题,如体育教育资源的匮乏、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等问题。体验课程是指教师在组织和开展体育活动时,通过观察、体验、思考、分析等方法,结合学生所思、所悟来实现积极评价、激发学生情感、优化学生体验的一种课程组织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往往是教师所不能预见的,而这些问题往往是最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并能有效帮助他们强身健体的。这就对初中体育教师提出更高要求,要求他们有效开展体验式的体育课程,并在其中为学生的成长做好指导工作。所以,初中体育教师要在课程教学中有效开展体验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优化体验,陪伴成长
目前,初中体育体验教学已不再追求单纯传授基础运动要领,而是要促进学生得到全方位发展,比如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初中体育体验教育中,教师应避免使用传统的“单一化”教学方式,要运用现代化的技术,使体验教学更趋多元化。而当代教育技术的多元化表现在其整合了各种互联网技术,如果教师能够将其运用到极致,将会达到不一般的教学效果。例如: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合运用,既可以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又可以强化学生的课堂体验。通过播放音乐和视频,降低了教学的枯燥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同时也可以播放一些放松身心的视频,让他们小组传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创造出一种“声像合一”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到这种情境之中,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提高他们的运动热情。此外,在体验课堂上还可以让同学们利用网络的“兔子舞”游戏,按照音乐的节拍来做准备活动。这样可以增加他们的参与性,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投入到运动中去,从而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改善体验课程的教育水平[1]。
二、整合活动,优化体验
初中体育体验教育要把握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引进有趣的运动活动,以培养学生参与的兴趣。传统的体育教育只是单纯地把动作要领灌输给初中生,使他们重复进行动作练习,这样的教学变得单调乏味,使年龄较小的初中生难以专心地进行体育学习。因此,在体育体验教学方面,初中体育教师还可以组织初中生参与比赛活动,优化初中生的学习体验,使他们有机会展现自己的体育才能,让他们可以热爱体育。而活动组织可以以“接力跑”的形式进行,学生分组进行“接力跑”比赛,在接力的过程中,学生1除了要交给学生2接力棒,还要传一句话给他;学生2在交棒的时候,除了要说清楚学生1说的话,还要加上自己的一句话说给学生3;学生3在交棒时,要说清楚学生1和2的话,再加上自己的一句话……以此类推,最后一个学生到达终点时,除了要将接力棒放到指定的位置,还要告诉老师前面所有同学传的话,最终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注意,为了保证公正性,传的话是教师给出的)。在这个比赛的过程中,有的组得分高,有的组得分低,难免会出现争吵,所以老师要适时开展道德教育,教育学生要团结协作,要有竞技竞赛和胜负意识,了解运动的重要意义就是要让同学们明白团队责任,树立正确的输赢意识。综上,在这样的体验中,学生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许多。
三、多元教育,推进多练
体验课程强调训练和巩固,而“课课练”的设置目标在于扩充教学材料、弥补学生薄弱内容,所以教学内容要有弹性,避免一板一眼和呆板枯燥。体验课程“课课练”的教学内容因教科书的不同而异,也要针对因学生的弱点而进行调整。因此,要提高“课课练”的效果,中学体育老师必须在“课课练”的选择和设计上下功夫,认真挑选能够适当扩展教学范围、弥补薄弱环节的内容。“短跑”在八年级的体育课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学生的短跑能力,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多种技巧,还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条件,例如:上肢力量、下肢力量和腰部力量等等。所以,在“短跑”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在“课课练”的项目中,设置“单脚跳、蛙跳、立卧撑、引体向上、斜身引体、仰卧起坐”等内容。另外,在“课课练”的数量抉择方面,老师要从学生的具体状况出发,数量不够,对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帮助;过量的话,将会对学生身体和精神的发展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体质情况,灵活、适度地选用“课课练”的内容,从而使“课课练”的效果得到充分体现,也保证可以丰富学生的体验[2]。
四、组织训练,丰富体验
为了提高初中体育体验教学的整体素质,教师必须注重扩展运动训练的范围,以充分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进行拓展运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兴趣和丰富性,要充分发挥学生对运动的热爱和对运动的兴趣,并根据他们的具体学习特点,进行丰富的拓展训练,以此提高他们的主动性,这样,就能为学生的高质量学习奠定坚实基础。首先,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拓展体验课程教学时,应重视培养方法的革新,并以扩展训练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把拓展训练与学校的特色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其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业情况和校园的情况有基本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训练教育,同时利用情境教学模式创设良好教学气氛,以此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其次,在初中体育拓展体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以人为本理念的渗透,并在此基础上注重教学手段的革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考查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身体素质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加拓展训练,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比如,在“集体离地拍摄”的过程中,让学生对跳跃的方法以及姿势的摆设要点进行体会,这样可以让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练习之中,让他们体验到了拓展训练的快乐和价值,从而促进了他们的可持续发展[3]。
五、结语
在初中体育教育中,体验课程是学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课程,也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此阶段,体验课程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素质教学模式。体验课程并不局限于单一组织,其关注更多维度、更多内容组合,同时强调学生的真正体验,以满足学习需要为目的,不断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而从学生体质和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还发现体验式教学突破了以往教学方式的缺陷,对学生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教育实践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还以学生为主体,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推进作用。而本文所提及的体验教学法,充分重视了初中学生的感受和感知,使学生在直接体验中获得发展。基于此,初中体育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对体验教学的有效优化进行分析,并不断努力推进体验教学的发展,提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显艳.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11):158.
[2]杜娜.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应用研究[J].祖国,2019(21):182–183.
[3]吴怀兵.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应用[J].科普童话,2019(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