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黄秋云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黄秋云,.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 国际护理学,2023.8. DOI:10.12721/ccn.2023.157072.
摘要: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性。结果通过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护理人员缺乏护理知识,法律意识淡薄;患者病情不稳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患者及家属缺乏相关知识。结论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医院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增强其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培训;加强患者病情观察及生命体征监测,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护理;危险因素;预防措施
DOI:10.12721/ccn.2023.157072
基金资助:

1. 缺乏护理知识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缺乏必要的护理知识,没有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不能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不能很好地处理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导致护理工作难以开展。比如在心内科进行输液时,如果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就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在对患者进行吸氧时,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吸入性肺炎等。此外,护理人员没有及时巡视患者病情,没有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以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等也是导致护理工作安全的主要因素。

预防对策:医院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定期对其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针对护理人员缺乏相关知识的现象,医院应加强对其的教育和培训,使其具备护理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医院应对其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行调离或者转岗;医院应定期开展护理专业知识讲座,使其能够掌握相关知识。

2. 法律意识淡薄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在护理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法律规范执行操作,存在着很多潜在的护理隐患。如:在进行输液时,护士没有将液体滴入正确的部位;在输液过程中,没有及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护士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抢救,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针对以上问题,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其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医院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法律教育培训,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各种法律法规,并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同时,医院还应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使护理人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样可以减少因护理工作失误引起的不良后果,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3. 患者病情不稳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心血管内科患者病情不稳定,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多为老年人,他们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尤其是对于新发的心血管疾病,缺乏必要的急救措施。而患者由于年龄较大,体质较弱,且行动不便,因此不能及时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检查及治疗工作。同时在患者出院后,由于缺乏长期有效的健康教育和指导,部分患者或家属无法掌握相关知识,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工作,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素质较差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或家属应给予更多关心和照顾,防止意外发生。同时要做好出院指导工作,确保患者能正确用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

4. 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心血管内科的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出现差错,或者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疏忽、责任心不强等情况。由于患者的病情复杂,护士需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果护士的责任心不强,可能会影响护理效果。比如在对患者进行输液治疗时,由于患者对药物过敏,或者因患者出现不适症状而中断治疗。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

防范对策针对上述问题,医院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使其能够掌握相应的法律知识和责任意识。此外,医院还应加强对护士的监管力度,要求护士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并定期对护士进行考核。同时还应加强对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的监管力度,对于那些违反操作规范或法律规定的护士进行处罚。此外,医院还应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

5. 患者及家属缺乏相关知识

患者及家属缺乏相关知识,也是导致护理工作中危险因素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部分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不了解病情变化及治疗过程,也不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认为治疗没有效果;部分患者及家属缺乏医学常识,不知道如何配合医院的治疗方案,导致治疗时间延长;部分患者及家属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没有不良习惯,患病是偶然的。

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医院应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过程;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如按时服药、按时复诊;告知患者饮食注意事项;告知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同时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6. 对策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制定相关制度,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提高其责任心。

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采取相应的宣教措施。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相关疾病知识,让其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和预后转归,以达到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康复的目的。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培训,使其明确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制定相关制度对护理人员进行约束和管理。使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加强患者病情观察及生命体征监测,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做好基础护理工作,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静。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医嘱,减少病人痛苦与烦恼,促进病人康复。

7. 结语

针对以上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医院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增强其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培训,提高其责任心;加强患者病情观察及生命体征监测,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由于心血管内科患者病情不稳定,并发症较多,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做好各项检查结果及治疗过程中的监护工作,减少各种因素引起的医疗纠纷。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只有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完善护理管理制度、防范护理风险,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和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 周柳嫦.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6):197-197.

[2] 白菊娥.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医学,2011,32(10):1772-1773.

[3] 栗超,刘冬梅.心内科护理安全与风险防范[J].齐鲁护理杂志:下旬刊,2011,17(2):101-103.

[4] 陈少梅.心内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与对策[J].河北医学,2010,16(7):886-887.

[5] 富川华,雷静,袁莉.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管理[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7,24(4):470-47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