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分析
钟捷荣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钟捷荣,.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分析[J]. 建筑与工程管理,2022.1. DOI:10.12721/ccn.2022.16062.
摘要: 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工程项目建设数量和规模持续扩增。对于建设单位而言,合理应用施工技术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手段,同时还应提升施工管理水平,推动项目的正常进行。基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DOI:10.12721/ccn.2022.16062
基金资助: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想要占据一席之地,有关企业就应着力解决施工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问题。施工是项目的核心环节,其管理包括了材料、人员、设备、技术等各方面,如何确保各部分能够协调进行作业,是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重点,也是工程质量和安全得以保障的关键。因此,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管理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 建筑工程常见施工技术

1.1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是建筑物下面的土地用于支撑建筑结构的基础,地基承载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建筑的质量。当前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高层建筑项目越来越多,地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实际施工中,有关人员应前往现场进行勘察,当遇到软土地基时,一定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手段对地基进行改良,确保其强度和稳定性符合项目开展要求。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和方法主要如下:(1)置换法。具体包括换土垫层法、强夯置换法、砂石桩置换法等;(2)排水固结。具体包括真空预压法、超载预压法等;(3)灌入固化物。具体包括渗入性灌桩法、高压喷射注浆法等;(4)振密挤密。具体包括挤密砂石法、压实法等。

1.2屋面防水施工处理技术

屋面防水施工是工程项目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防水卷材以及其他防水敷料除了要保证厚度和强度符合要求之外,在施工安装时也要应用合理的工艺,以免出现质量问题。在实际施工时,还可设置防水槽,深度同找平层,施工完成后进行填充处理。

1.3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的基础材料,通常说的混凝土施工即混凝土浇筑,这也是工程质量的决定性影响因素。一方面,应根据工程特点、要求等选择型号合适的混凝土材料,例如抗渗、早强混凝土等;另一方面,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配置比例,必要的情况下可适当加入添加剂。随后可进行坍落度的试验,确保符合工程要求之后进行施工。

1.4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主要起到控制建筑施工的结构、形状的作用,能够将混凝土包裹并凝结,确保符合图纸的要求。除了基本的支撑功能之外,模板还需要承担来自混凝土的侧向的压力。在施工中,应合理进行设计,包括模板的材料、长度、宽度、受力情况、拉结固结方式等。

1.5电气防雷接地施工技术

部分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尤其是强降雨、雷暴灾害等,做好防雷接地施工十分有必要。该技术的主要原理在于,利用相应的设备,对雷击产生的瞬时电流导流到地下,起到对工程的保护作用。防雷接地的重点在于接地、避雷线、避雷网等。

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2.1完善施工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想要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有关单位应根据实际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制度体系进行针对性的完善。首先,在正式施工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前往现场进行勘察,了解施工对周围环境、居民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其次,针对施工进度、技术施工、流程、材料设备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制度体系,完善管理规划。第三,贯彻落实责任制度。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合作,建设规模越大,参建单位数量也就越多。因此要明确划分各部门的职责及工作内容,将权力下放到一线管理人员手中,从而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当发现质量问题时能够及时解决。

2.2提升管理人员专业水平

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直接决定了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开展的质量,建设单位应重点关注强化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确保工程满足预期要求。有关人员应将安全责任意识、质量管控意识渗透到管理的美和细节,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优化内部组织结构,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要对现场可能出现的各方面问题进行预测,提前制定好应对计划,从源头上降低安全质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3做好现场监督工作

通常来说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大、施工周期长,现场管理内容较多。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除了要加强管理之外,还应做好监督工作,确保各项制度能够有效落实到位,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对材料的要求,按需进行分配,避免材料资源的浪费。二是在不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人员安排的数量,保证工程能够顺利完成即可。当现场人员流动较为频繁,无关人员随意进出现场时,不仅影响工作效率,出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三是确保设计图纸、现场管理制度中的各项内容都能有效落实,可对表现突出的职工进行奖励,并对态度随意、浪费资源的个人和部门进行惩治。

2.4强化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应引起有关人员的充分重视。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可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禁止违规操作,进出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在高危作业时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在每一阶段施工开展之前,都应将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组织起来进行安全培训,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隐患的发现和解决能力。此外,还可在现场张贴警示横幅,在潜移默化中对施工、管理人员造成积极影响,培养良好的施工习惯。

2.5提升施工技术水平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先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中,为了更好的发挥出先进技术的作用,应不断提升有关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建设单位可组织培训,或邀请行业专业人员前来分享工作经验,让施工和管理人员对前言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此外,为了充分激发有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可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对其行为进行引导和约束。在人员管理中,尽可能满足其在工作和生活上的需求,培养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工程的顺利开展。

2.6合理应用先进技术

建筑行业在我国发展时间较长,很多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已经较为固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可利用信息技术对现场管理进行适当创新,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时,还能节省人力、物力资源。例如建设单位可将材料使用情况、库存等信息录入到系统中,对材料用量进行实时监管;或是在施工人员进出现场时,利用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进行身份登记,提升其考勤管理的准确性,也能够实现人员的合理安排。简而言之,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施工现场管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也是现代化管理改革的重要体现。

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和数量持续扩增。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要求,有关人员应加强混凝土、模板、屋面防水、地基等各方面的质量管控,合理应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此外,还要完善施工管理制度、提升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做好现场监督工作、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加强和信息技术的融合。通过采取以上手段,能够全面强化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为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应对措施核心思路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16):126-127.

[2]曾洪泉.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21(05):150-151.

[3]孟宪洲,张国胜.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21(04):169-17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