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体育创新教学的策略
张正兴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正兴,. 浅谈初中体育创新教学的策略[J]. 体育研究,2023.2. DOI:10.12721/ccn.2023.158719.
摘要: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体育教学模式不断改进,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体育教学得到了新的发展。要使学生的核心素质得到充分展示,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与提高,从而真正促进其自身的发展与提高。在管理学生、培养学生等各方面要不断创新,才能使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本文基于此,对初中体育创新教学的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 初中体育体育教学创新教学
DOI:10.12721/ccn.2023.158719
基金资助:

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身心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精心设计课堂,引入具有趣味性、互动性和主体性特点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不会产生对体育的抵触心理,才能在体育氛围中掌握更多的运动技巧,提高身体素质。

一、初中体育教学的意义

首先,体育能增强体质,是体育教育的基本目标;有了好的身体,什么都是虚妄。通过对体育的调查,我们发现,体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而且可以促进其智力的发展。现在的学校对文化的过度强调,导致了学生体质的低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体质逐渐衰退,体育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体育课要尽量多的进行体育活动,给孩子充足的运动时间。其次,运动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团结、合作、共赢;目前初中生家庭条件差,家庭过分溺爱,致使初中生缺乏责任心,缺乏团队精神,缺乏体育锻炼。初中生的自尊、个人利益、自我定位能力、思维偏激、集体意识缺失。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许多活动,因此,要加强与学生的交往和协作,就要加强与学生的交往和合作。在运动教学中,学生相互激励、相互帮助,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当前的应试教育中,大部分的学生都处在学习的重压下,没有机会与同学交流、玩耍;有的人性格比较内向,很少与同学交流,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极端的情感。通过小组、探索性的方法,加强学生与学生的交往,使学生得到快乐和满意,消除不愉快、紧张的心理,逐渐地融入到集体的生活中,使其性格更加开朗、活跃。

二、初中体育创新教学的策略

(一)从多角度增强中学生的体育意识

体育教学并不能完全代表学校的教学,应该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体育教学,以促进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但是,目前我国中学体育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压力,大多数学生对体育的理解还不够全面。教师要引导和帮助,才能让学生完全摆脱被动。要使同学们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锻炼。首先,要从三个层面来理解体育对人体的作用;二是以事例说明行为的重要性;以中国女子排球、乒乓球等运动项目为例,进行运动教学,以提高学生运动兴趣,提高运动水平。其次,加强平时的测验,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还有必要加强身体锻炼、加强体育意识、加强技术培训、在客观环境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循序渐进地提高。通过举办各种体育活动,丰富了初中生的业余生活,使他们有了更多的活动和活动空间。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能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的体育意识和运动技能。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将体育与学生的课外活动相结合,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改善。

(二)营造良好的初中生创新思维环境

为了使学生在“自主”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体育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营造出多样化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场所、教学设备等方面,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再探讨,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充分发挥。教学前要根据教学目的进行合理的安排,配备干净、新颖的教学器材,以符合学生的审美需要。在课堂上,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优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求知、敢于发问、敢于探究,所以,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不能在课堂上摆谱,要对同学表示尊敬,要亲切地指导他们解决问题。老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把真情传递给同学,用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等情感信息,使他们不会感到恐惧。而要学好体育,就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才能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胆量。教师在课堂上也要注意措辞。

(三)建立游戏课堂

兴趣让学生充满学习激情,在课堂上更加主动。如果学生缺少学习动力,在参与体育活动时,就会表现得十分消极,需要在教师的督促或者监督下才能逐渐进入学习状态。所以,在体育课堂上,教师不能只组织常规的体育活动,还要考虑学生娱乐和学习的双重需求,引入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游戏教学法是当前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爱的教学方式之一。如果将游戏与体育训练融合在一起,就能够让学生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感受体育的魅力,掌握更多的体育运动技巧。例如,篮球运动中的“三步上篮”。为了让学生掌握运动技巧,教师设计了一个“一二三跳起来”的游戏。将学生分为四人小组,竖着站成一排。前三名学生手中不拿篮球,第四名学生拿着篮球。第一名学生需要喊出一二三跳的口号做投篮假姿势,随后快速移动到第四名学生身后,后三名学生需要按照这个顺序喊出口号一次投篮。手中拿篮球的第四名学生如果成功投中,就算这个小组过关。如果没有成功投中,则需要将球传递给后一名学生重新投篮。闯关时间最短的小组即可获得胜利。

(四)拓展教学融入民俗活动

民俗活动带有乡土特色,有浓厚的历史气息,部分民俗活动带有体育性质,如果教师深入挖掘其中的运动及娱乐元素,将其引入课堂转化为教学资源,就能丰富学生的运动形式。如“舞龙舞狮”,这是一种用于庆祝、祈福的民俗活动,学生在活动庆典上经常见到这种表演形式。在舞龙舞狮过程中演员们会进行跑、跳等多项运动,教师可以将跑步训练替换为舞龙、舞狮活动,让跑步变得更有趣味性。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纵队,让学生采取螺旋式、交错式的队列形式在操场上慢跑,每个纵队都要保持整齐,形状不能散。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引入趣味竞赛,让学生在保持队形的情况下抢到教师手中的彩球。如果学生的队列相同,同为螺旋形、蛇形、圆形等,就不能互相竞争,队列不同的队伍才能够互相竞争。这种趣味化的竞赛方式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在竞赛过程中,学生之间要相互配合,保持队形不散,这对学生的身体反应力、耐力以及灵活力有较高的要求。通过竞赛,学生能够掌握跑步技巧,提升身体素质,也能了解舞龙、舞狮这种民俗文化。

三、结束语

总之,教师应坚持“趣味引导”的教学理念,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需求出发,把体育元素和体育元素结合起来,改变枯燥乏味的体育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运动潜能,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积极锻炼的体育意识,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体育素养。

参考文献

[1]李长龙.探析初中体育课堂创新性教学[C].对接京津——协调推进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1944-1946.

[2]罗强.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C].教育教学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六),2022:259-26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