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作为鸡病的频发季,就需要做好严格的预防和治疗工作,要结合秋季常发鸡病的特点和类型,采用更加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控,从而确保鸡的抵抗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并对养殖场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养殖户就需要在秋季加强对鸡病的防治,从而根据各种鸡病的特点采取最佳的防控措施进行治疗。
1秋季一些常发鸡病症状及其治疗对策
1.1鸡新城疫
鸡新城疫俗称亚洲鸡瘟,是令家鸡养殖户最为头疼的鸡传染病,鸡新城疫是一种由新城疫病毒(英文缩写NDV)引起的急性败血症鸡病,鸡新城疫属于一种接触性传染病,通过病鸡的分泌物和粪便进行传播。鸡新城疫在1月龄到2月龄的幼鸡群体中最容易感染,致死率达到恐怖的90%以上。HDV的潜伏期一般在5到6天,受到昼夜温差变化大的影响,秋季是鸡新城疫的高发季节。鸡新城疫发病症状主要表现在鸡呼吸困难、张口伸颈,发出“咕咕”声;神经萎靡不精神;排便呈现黄绿色;胃肠粘膜出血坏死等主要症状。鸡新城疫要注重防疫工作,7日龄雏鸡进行LaSota弱毒疫苗滴鼻或者点眼,28日龄LaSota喷雾免疫流程,蛋鸡和肉鸡的防疫措施大体相同,要根据具体的雏鸡品种进行防疫工作。在饲养中要提高鸡自身的免疫力,在秋季要注重鸡舍的通风和环境的卫生,一旦发现病鸡要及时与鸡群隔离,病鸡可以服用清瘟病毒散等进行治疗;将病鸡尸体进行烧毁或者深埋,及时对鸡舍进行彻底消毒,对未发病鸡群的饮水中加入感康多肽药剂进行预防。
1.2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属于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经由病鸡呼吸排出病毒通过空气或者接触性传播,在秋季容易受到天气转冷通风不彻底等因素的影响发病几率比较高,一般对雏鸡的影响较大,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会导致母鸡输卵管系统损伤,造成母鸡终身不育的巨大危害。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多发于6周龄,主要表现在轻微的呼吸系统疾病,打喷嚏咳嗽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出现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脱水甚至出现功能衰竭等症状。增强雏鸡育苗接种是预防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关键,让雏鸡今早产生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能力。采用28/86株或者4/91株疫苗通过滴鼻和点眼等方式进行免疫治疗,可以有效增强病鸡体内的抗体。要充分根据当地的发病情况制定合理的预防机制,在秋季等鸡病高发季节要按时清理鸡舍内的粪便传染源,及时隔离病鸡并去鸡舍进行彻底消毒,对病鸡使用病毒唑原粉结合补液盐进行治疗。
1.3鸡传染性鼻炎
鸡传染性鼻炎是一种传染性的呼吸系统疾病,是由副鸡嗜血杆菌所引起高发性疾病,它的发病率很高但死亡率较低,一般在老龄鸡之间的传染比较严重,鸡传染性鼻炎潜伏期较短,会通过病鸡唾液或者饲料等传染。鸡传染性鼻炎的主要症状为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流稀薄的鼻涕;经常打喷嚏;结膜炎甚至眼睑肿胀。预防鸡传染性鼻炎的主要措施是注重鸡舍内的通风,经常清理鸡舍内的粪便,确保鸡舍内氨气浓度在合理范围内。秋季要在通风口安装取暖设备,可以大降低鸡舍内温度的流失。适当增加鸡舍内的空气湿度,避免灰尘对鸡呼吸系统的污染,经常对鸡舍的进行消毒,可以采用火碱溶液进行喷洒消毒,也可以采用福尔马林溶液进行熏蒸消毒方式。及时将病鸡进行隔离处理,采用常见的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一般会取得良好的治愈效果。
1.4鸡痘
鸡痘是一种接触性急性传染病,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常见鸡病,鸡痘通常分为干燥型鸡痘、潮湿型鸡痘和混合型鸡痘,干燥型鸡痘一般生长在鸡冠、脸颊和肉垂部位;而潮湿型鸡痘一般生长在口腔和喉咙;同时具备两种生长特点称为混合型鸡痘,一般混合型鸡痘的致死率比较高。鸡痘病毒通过相互接触和蚊虫传播,一般育成鸡的患病几率比较高,鸡痘一般可持续3周左右,致死率很低但是会影响蛋鸡的产蛋率。干燥型鸡痘的表征比较明显,在脸颊或者鸡冠处有白色的隆起,最终会转变成黑色,3周左右变成结痂。潮湿型鸡痘表现为呼吸困难、眼部肿胀流眼泪、口腔及喉咙有明显的白色溃疮。7日以上鸡雏可在皮下接种鸡痘疫苗,一般疫苗功效可达到半年左右;要保持鸡舍内的卫生,定期灭杀鸡舍内的蚊虫,从源头上扼杀鸡痘的传播途径;一旦发现病鸡要及时隔离,并对鸡舍进行彻底杀毒;要采用水杨酸软膏对鸡痘进行治疗,病鸡一般会在3周左右痊愈。
1.5温和型流感
温和型流感是我国最常见的群发性鸡病,也是对禽类养殖影响最大的鸡病,温和型流感是由H9病毒引发的慢性鸡传染病。温和型流感一般在秋冬季节比较流行,致死率较低但是对鸡产蛋量有很大的影响。病鸡主要表现在食欲减少、精神萎靡不振、羽毛蓬松脱落、呆立缩头等等症状,另外伴有呼吸道疾病和腹泻等症状,一般粪便呈现黄绿色。给雏鸡接种防疫疫苗,在秋季要保证鸡舍的温度,合理控制鸡舍的光照和湿度,定期为鸡舍进行雾化消毒。对病鸡及时隔离处理,可以采用清热解毒类中药搭配消炎类西药对病鸡进行治疗。
1.6肠毒综合征
肠毒综合征由混合感染而致的一种鸡病,病情成因较复杂,其主要表现症状为:病鸡食量大减、生长发育速度下降或停止,腹泻拉稀便。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2—3d后,腹泻加大范围,进食量进一步减少。病鸡发出尖叫声、头颈部颤动兴奋异常,兴奋后逐渐瘫软无力最终衰竭而亡,多在黎明时分死亡。
该病诱因复杂,需按免疫规定进行各种疫苗的接种免疫,平时应做好鸡舍环境卫生、饲料卫生、饮用水源卫生等工作。
可以肠毒痢康治疗病鸡,对因肠毒综合征引起的症状有较好疗效,以鱼肝油修复病鸡受损的肠道黏膜组织,以促其尽快恢复。
2秋季常发鸡病防控措施
2.1强化饲养管理
科学的饲养管理能够促进鸡的健康生长,关于鸡舍管理要遵从全进全出原则,避免各种品种混合饲养。要对鸡舍进行全面消毒,防止鸡群出现交叉感染,饲养员必须对鸡舍的温度和噪音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且要保持鸡舍空气流通以及温度的稳定。还需要在饲料中增加维生素以及抗生素,从而提升鸡群的抗病能力。饲料在储存的过程中要保持干燥和清洁,如果储存的时间过于长久就必须经常晾晒。还需要对鸡舍饲料和器具进行消毒处理,从而让病原体得到有效的控制。
2.2强化综合防治
若鸡群进行转群,饲养员就需要对鸡舍中的粪便及时的清除,并进行杀菌。鸡发病时,需要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免疫和治疗,对病鸡做好隔离措施,控制病原体的传播,全方位的对鸡舍进行消毒。
结语
在鸡的养殖过程中,秋季是各类鸡病多发的季节。为了保证鸡的健康生长,养殖场应做好常发鸡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根据各类鸡病的症状,合理采取有效措施对鸡病进行控制。同时及时采用相关药物对病鸡进行治疗,以降低鸡病的影响范围,保证鸡群的整体健康。
参考文献:
[1]鲁永华。秋季常发鸡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J]。国外畜牧学,2019(6):60.
[2]宁健超。秋季常发鸡病的预防及治疗对策[J]。农家参谋,2019(1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