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如何提供安全稳定的电力资源是电力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做好电网的检修工作,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变电站检修涉及到电网的状态检修和故障修复技术,做好对电网进行检修的管理,可以有效地改善电网的运行状况,防止因停电和故障而影响电网的正常工作。
1.电力系统变电设备检修模式和重点
1.1电力系统变电设备检修模式
一是故障检修模式。这种事后维修方式一般是以故障为基础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当电力系统的某个单元不能正常工作时,技术人员可以采用此方法,但故障检修模式具有较低的经济效益和较长的检修时间,这种较低检修效果和效益的模式往往不具备一定的推广价值。
二是预防性检修模式,在设备尚未发生之前进行的预防性检修也是重要的检修模式之一。可以利用实验、检查和巡视来定期检查变电设备的运转状态,根据设备运行的不同参数可以一定程度上评价设备的运转状态和效能。检修人员在这种状态下要制定详细检修计划从而有针对性的检修,针对质量相差不大的变电设备也可以采用定期检修模式,电力企业要结合工作实际和变电设备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设备检修模式。
1.2电力系统变电设备检修重点
一是隔离开关检修。在电力系统中,变压器绝缘开关的维修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它极易发生载流回路和触点过热等故障从而影响电网的正常工作。载流回路的过热是由于设计中的电流接触区域有一定缺陷,而大量的活动接触会导致绝缘开关的接触不良。接触不良、工艺不良以及没有正确的合闸等会导致触头过热。在变电设备隔离开关检修中容易出现接线座和触头壁之间存在松动,材料本身的问题和安装不当都会导致该松动现象的发生。
二是断路器检修。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安全装置,它的日常维修和保养是保证电网正常运转的关键。处于工作状态的断路器容易受到人为、材料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材料密封度和操作回路等因素容易造成断路器出现接触不良和误合等故障,拒绝跳闸和拒绝合闸等断路器故障容易严重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需要针对电路器故障进行及时的检修和更换作业,通过对断路器故障原因的分析和处理来减少断路器故障的影响范围。
2.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分析
2.1状态检修技术
利用状态检修技术进行变电检修能够及时发现变电设备运行的故障,通过检修过程中的处理措施能够使变电设备的故障得到有效消除。传统变电检修过程普遍是对设备进行定期的调试、检修和维护,控制好检修的次数和频率是传统变电检修等关键所在。状态检修技术能够改善传统检修技术的缺陷而在任何时间进行检修,通过与网络技术深度融合能够实现对变电设备的远程检修与故障诊断,通过科学性的变电设备检修模式有效提升了变电检修的效率和质量。
变电检修中应用状态检修技术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在线检测。要利用实时监控系统对变电设备运行的状态参数进行实时性检测,当发现有异常数据发生故障时,要对故障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原因分析,并根据其运行状态的不正常参数,为设备的维修工作提供相关的数据支持。二是要采用振动变电和超声波检测器将设备的运行参数有效提取。三是对设备进行定期的解体检修。检修人员要对需要大修和低负荷的变电设备进行必要的解体检修,通过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运行参数有效提高检修的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
2.2故障检修技术
借助故障检修技术能够对变电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快速的处理,故障检修技术通常包括比较和综合检修两种变电设备检修技术。可以针对变电设备的运行环境和工作状况挑选合适的故障检修技术,通过合理的选用故障检修技术来有效提升设备检修的效率和质量。比较检修方式可以利用污染、射线和噪声诊断获取设备的相应数据,通过对比历史数据和诊断数据能够对设备的故障位置进行准确定位,检修人员可以借助诊断数据将设备恢复到正常的运转状态。综合维修技术要求维修人员做好资料采集等工作,在保证维修资料的准确性的前提下,将故障设备与正常设备进行对比,并根据故障部位的精确定位,采取有针对性的维修和处置措施。
3.电力系统变电检修管理措施
3.1采用先进的设备检修技术
信息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变电检修的主要发展趋势,因此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逐步引入变电检修的新模式和新技术。在变电设备发生故障后要通过准确的定位和原因分析来及时处理,检修人员要具有足够的创新和钻研精神深入研究先进的检修方式。通过合适的变电检修手段来提升检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检修人员要积极探索符合检修技术发展的信息技术和设备理论,通过对变电设备的实时监控对检修技术进行不断的优化,通过提高变电检修设备故障的处理效率来提升检修工作的质量。
3.2完善变电检修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在进行检修工作时要充分意识到检修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变电检修制度的不对修订和完善来发挥制度的指导性作用。完善的检修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指导检修人员进行检修作业,通过对检修流程的不断完善能够有效提升检修工作的效率。一是要不断完善检修工作的不同工序和流程。通过设置合理的检修流程来进行不同类型设备的故障检修工作,不断的提高变电检修作业的标准性和规范性来提升检修质量。二是要严格做好变电检修工作的人力资源管理情况。通过落实排班制度和责任制度来确保检修工作的科学有效性。三是要不断强化检修工作责任制度,要明确不同作业人员的岗位责任并对检修作业进行详细的记录,要充分发挥奖惩和激励的功能,以激发维修人员的工作热情。
3.3提高变电检修人员综合素质
变电检修人员要注重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来提高检修质量,电力企业应通过定期的培训和人员交流来提升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要结合变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工作实际进行针对性的人员作业培训。对带电操作和恶劣天气作业等关键性操作进行一定的技术和安全培训,要组织检修人员进行实训以提升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严格落实考核制度来规范检修人员实际检修流程,鼓励检修人员极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等提升自身变电检修专业水平活动,利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来激发检修人员业务学习主动性。
3.4加强变电检修各环节的管理
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变电检修作业涉及到较多的环节和流程,做好检修作业不同环节的管理工作以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频率。通过对检修细节的严格管理来提升变电检修的质量和效率,要确保检修人员具有与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技术和职业素养,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进行设备检修从而确保不同检修步骤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规范的输电线路维护是保证电网运行安全的关键。电力公司要抓住检修的关键和难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维修技术,运用先进的维修管理体系,强化维修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以提高维修的质量和效率,促进电网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世波. 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分析与研究[J]. 经济管理:全文版:00102-00102.
[2]皇甫羽飞, 孙韬. 状态检修模式下的变电检修技术分析[J]. 中国科技投资, 2017, 000(027):141.
[3]孙亚辉. 变电检修技术标准互联互通管理创新与实践[J]. 企业管理, 2019(S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