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了信息技术的利用效率和应用范围,使其能够适用于各个现代化的不同环境中,大学的体育教学工作自然也不例外。通过具体的实践经验不难看出,互联网+体育教育的混合形式在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能够直接调动学生的参与主动性,并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体育教学的系统化和规范化。然而,在实际改革形式的落实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还依旧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阶段性问题,大学相关部门要利用好互联网结构中信息提取的便捷性和共享性,对所存在的不足加以完善和调整,进而加强体育教学工作的存在意义。
1 “互联网+体育教育”背景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 提高大学学生身体素质的关注程度
体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锻炼和成长两个方面,然而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以及实践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于教学方式不合理造成学生身心健康受到危害的尴尬局面,不但没有实现体育教学工作的存在意义,还影响了体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与发展。与此同时,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必须要提高大学学生身体素质的关注程度,要结合学生身体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1.2 互联时代对体育教学变革的推动
互联网在给大学体育教学带来更多新鲜信息的同时,也会给整个体育教学工作的形式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因此,要想促进体育教学工作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便捷性和有效性,大学相关部门就必须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变革。与此同时,当代大学生已经适应了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信息共享,能够在第一时间对共享信息实施精准的判别和灵活的调整,所以,如果大学内体育教学模式缺少足够的丰富性,也会造成体育教学工作效果的不达标,通俗的讲,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着体育教学变革速度的加快。
2 “互联网+体育教育”背景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所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程度不高
互联网+体育教育的结合,能够在真正的意义上实现线上办学和线下办学的同步进行,因此所包括的种类是非常多样的,所能达到的整合内容也是非常宽泛的。从现有发展方向不难看出,大学相关部门在体育教学方面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因此就不能对教学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积极地作用。与此同时,尽管大学相关部门能够清晰的意识到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会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还会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却很难从主观的角度去开展互联网信息的共享和融入,不仅制约了二者相互结合的契合度,还会在基础设施的投入上大打折扣,导致软硬件之间功能的不匹配,很难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实时的更新与完善。
2.2 没有健全的应用机制
要想切实的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高效性和适用性,学校相关部门就必须要与时俱进促使具体的工作内容不断地精进和完善,而整个体育教学工作的落实是需要建立在健全的应用机制上的,一旦大学内缺少针对性的机制加以支撑,就会导致体育教学工作出现一定的问题。然而,部分大学内往往没有制定健全的应用机制,导致互联网+体育教育的结合模式开展困难。与此同时,部分大学虽然制定了相对健全的应用机制,但是在执行阶段往往习惯于形式化,并没有将应用机制通过合理的方式开展下去,更谈不上有目的的规划了。在这种负面环境的影响下,体育教学工作者很难对机制范围内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掌握,不能完全契合互联网+体育教育的新形式,最终造成了混合形式没有效果的尴尬局面。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大学体育工作者个人能力和专业素养较差,不能完全理解互联网+体育教育的应用意义,导致日常的引导方向和规范内容得不到全面的发挥,阻碍了学生的成长与锻炼。
3 “互联网+体育教育”背景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3.1 利用互联网优势,调动学生积极性
互联网应用的优势特点非常明显,能够促进学生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同时,还会在接受体育教学后及时阐明自身的适应情况和类型的选择,有利于帮助大学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大学能够通过网络信息的共享性实现线上课程的线下保存,方便了学生的课后温习和掌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现阶段,互联网授课已经成为了未来教学发展的新模式,所以,相关人员要善于把网络的便捷性应用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3.2 创新课程设计,关注学生的兴趣
在课程设计上,要注意到学生的需求,创新课程设计,使课程安排呈现多元化态势,避免课程设计上的单一化。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同时考虑到哪些大学体育课程可以一直延伸至生活。在课程内容上,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避免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需要一线教师和课程设计的教师多关注学生的想法,并在授课中进行实践。在课程考核上也要避免过于死板,在考核方式和考核时间安排上要更加灵活。
3.3 拓展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及方法
大学体育教育教学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情况和学习进度,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大学应该对体育课程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扩充,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并积极开展多种体育活动,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参与程度,进而实现增强学生体育素养和身体素质的目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对于大学生来说,体育教学对他们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增强自身的体质,还可以促进发展。所以将传统课堂模式和互联网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混合式课堂模式”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体育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改善,从而将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徐吉伟.关于“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策略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05):26-28.
[2]李勇.“互联网+体育教育”背景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07):127-129.
[3]赵志梅.刍议“互联网+”背景下大学体育教学方式改革与“混合式课堂模式”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3):155-157.
[4]邓博文.“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长江丛刊,2020(28):35-36.
[5]闫婷.“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1):5+7.
[6]庞俊娣.“互联网+”背景下大学体育教学方式改革与“混合式课堂模式”构建[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03):131-132.
[7]葛磊.“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的体育教学改革[J].数码世界,2019(0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