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见建筑工程施工工序
建筑工程项目的结果,本身就非常的复杂,且庞大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不断增大,导致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施工量越来越多,因此在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施工时,主要利用的是流水施工方式。通常情况下,施工按照纵向的由下至上的顺序进行,横向的按照各种不同建筑结构进行有效的规划和控制,这一过程要根据建筑结构的总体走势、周围环境和地质条件等合理分析。常见的施工工序主要为:测量定位→钢筋绑扎→柱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柱混凝土养护工作→梁模板安装→梁板钢筋绑扎→梁板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梁模板拆除→梁模板混凝土养护→预应力钢筋绑扎→预应力浇筑与振捣→梁模板拆除。这些是最基础的主体结构施工顺序,每一个环节都非常的重要,需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结构就是混凝土结构和模板结构,所以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这两部分的工作内容给予更多的重视,严格控制好施工质量。
2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工序非常复杂,包括准确的配合比例计算、原材料进行合理的计算并对外加剂进行合理的配制、混凝土试块制作和坍落度测定、混凝土的搅拌运输、铺垫的布料、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泵和输送管进行一定的清洗以及做好相关的拆除工作。这些工序中都有着相应的要点需要我们有效控制,如果混凝土输送是在楼层上,那么需要利用垂直管道在边梁上预埋铁件,这样就可以用角铁焊输送管;如果混凝土输送在楼面上则需要运用支架对输送管进行支撑,切忌将输送管道直接放在楼面上。并且在输送混凝土时,一定要避免空气进入管道当中,这样会导致混凝土逆流,对管道造成堵塞,此时需要我们对水槽进行及时的更换,并查看泵送效果。对于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效果来说,影响最大的一部分就是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如果材料选择不合理或者材料质量出现问题,就会降低混凝土的各方面性能,导致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某些部分发生变形、松动、开裂等问题。因此,对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加强重视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2.2钢筋工程
(1)钢筋工程简介
钢筋工程连接方式是对荷载自上而下作用的构件,下铁在支座,上铁在跨中。对荷载自下向上作用的构件,下铁在跨中,上铁在支座。并且受力钢筋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确定钢筋接头的位置时首先需要确定梁底部的钢筋是否在支座处,上部钢筋保持在一半以下的范围内,接头钢筋的同一断面要比总面积的二分之一少。钢筋工程施工技术对于建筑主体结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有着重要影响作用,在施工之前我们需要按照施工的图纸的要求合理选择钢筋,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操作。在绑扎之后旋紧悬臂结构的撑脚与螺纹接头从而使建筑的钢筋绑扎得比较牢固。
(2)注意事项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主体结构最常使用的就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所以钢筋的重要性是不能被忽略的,钢筋的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主体结构的质量,同时,也影响着使用者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因此,我们在实际开始进行钢筋施工之前,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对需要使用的钢筋进行仔细认真的检查,确保钢筋各方面数据是符合相应规范标准的,如果钢筋不满足标准,要求那么不允许使用到建筑工程项目当中。钢筋对于品种、钢筋的级别以及钢筋的数量等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必须按照标准进行使用,否则属于不合格的违规产品严禁使用。锚固长度也是一个重点,在构件纵向受力的时候,钢筋相应的保护层厚度要达到相应的标准,在进行钢筋绑扎时,要进行对主要矛盾和相关问题进行解决,只有保证翻样准确性才能确保钢筋进行正常合理的绑扎工作。在进行钢筋翻样和下料单时,进行后续工作之前应该通过施工技术组和监管部门的层层考核和检查。
焊接的机械器具应该放置在通风良好,干燥的地方,最主要要防雨;切勿在周边堆放易燃物品;交流线处要设置保护罩;工人进行钢筋焊接时,防护器具不可少;所有用电器必须做好保护接零,装设漏电保护器。
接头尽量设置在受力较小的地方,即受弯构件应该射在在弯矩较小的地方而抗震结构应避开梁柱等端头箍筋的加密区;在同一根钢筋上应该尽量减少接头以保证钢筋的传力性能。
2.3模板工程
(1)模板工程简介
模板分为柱、墙模板、梁模板、顶板模板和楼梯模板。楼梯段模板由底模、搁栅、牵杠、牵杠撑、外帮板、踏步侧板、反三角木等组成。进行模板工程时,应先在底层做好模板控制线,并在柱钢筋上做好高程控制点。做好水泥砂浆,作为支撑点要找平层。用水泥砂浆找平暗柱、墙底模处,根据楼层高度模板模数找平厚度,为了保证暗柱、墙模板垂直度、上下平整度及防止漏浆,模板设计时应有明确规定。
(2)注意事项
模板作为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在质量方面是有着严格要求的,我们最应当重视的基础就是控制好模板的尺寸,保证模板轴线位置按照规定要求设置。在进行模板拆出时,制定好的完成的拆模程序要符合相关标准,并在拆模前对好混凝土的凝固现状有了解。此外,把握好对拆模强度、墙体拆模强度以及承受楼板荷载等。
2.4砌体工程
(1)砌体工程简介
原材料、构造及质量标准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图集、文件规定。砌筑墙体是应该保证小砌块的含水率,天气干燥时应该提前进行喷水湿润,但不得喷洒过多,保持适当的湿润即可,轻骨料应该在施工的前期进行提前的湿润处理,阴雨天施工时,需保证砌块的面层上不得有积水否则不允许施工。
(2)注意事项
砂浆的使用需满足规范的规定要求外,还要有很好的和易性和粘结力;需要材质相同的砌块进行互砌;在需要开槽的水平位置或竖直位置用混凝土进行填充墙面设置管线的暗槽;为了保证门窗栏杆与主体结构的连接锚固,门窗栏杆的安装处应该设置拉结筋或者周边用混凝土进行浇筑;不得随意移动已经砌筑的砌块保证灰浆的饱满。
结语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各种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我们通过对施工过程相关的技术手段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各种因素,来确保施工工程的质量,严格的按照施工的相关标准进行施工,才能确保主体建筑的效率和安全,可以想象的到,未来哦过建筑整体的施工技术一定会更加完善,并且质量能够得到更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赵占杰.住宅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探析田科技致富向导,2017(21).
[2]黄国熙.结构施工中若干质量缺陷的成因与处理m四川建材,2019(2).
[3]林盛,董国英,孔雅楠.超高层建筑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穿插施工技术的应用田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