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谋求一席之地,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不断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目前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采用的是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导致企业的资源得不到科学合理的利用,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为此,企业需要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加强对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改变粗放式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切实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效果,推动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一、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分析
(一)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分析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也就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采用新的管理理念,秉持认真的态度、渗透精益求精的文化,将以往常规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和管理思维向精细化方向进行转变,降低企业经营管理的成本,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益,促使企业管理质量和经营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当前科学化的企业管理需要经历三个发展层次,一是规范化,二是精细化层次,三是个性化层次。在当代社会分工和服务质量逐渐精细化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精细化管理也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必经阶段。
(二)企业精细化管理的特点分析
精细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重点和关键。与常规的企业管理模式相比,企业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标准的“细”和质量的“精”上[1]。也就是细化、量化企业各项工作的职责,尽善尽美的完成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确保每项工作都能够落到实处,实现对企业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最大限度的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分解”和“细化”也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本质特点,要求企业每一项细微的工作都能够落实到个人身上,要求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尽职尽责,每一位管理者在监管员工的同时也要受到员工的监督,努力构建一种企业自上而下积极引导与企业自下而上自觉响应相结合的常态化企业管理模式,这也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特征。
(三)企业精细化管理的要素
一,清晰管理目标。要想实现精细化管理必须要建立清晰明确的工作目标,这也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在企业管理目标明确的基础上,不断强化企业的责任机制,有助于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增强,促使企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提升。
二,科学的管理方式。在企业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科学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是至关重要的,企业需要积极采用科学化的管理理念以及探索科学化的管理方式,这也是企业实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
三,系统的工作组织。企业精细化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工作管理系统的科学合理设计,促进企业内部各子系统协调行动,推动企业组织系统自行运转。
四,资源的分配和利用。资源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对象,要想提升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管理资源是必不可少的,当前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管理资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人力资源。也就是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一定数量的和高质量的员工。二,信息资源。也就是企业各项工作开展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三、资金和物质资源。也就是企业运行所需要的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
二、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其一,有助于企业科学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是实现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的重要路径。它可以通过建立明确的企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帮助企业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在生产方面、人力资源方面和时间方面的成本投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对各岗位以及工作职责的细分,改善以往常规管理模式相互推诿的现象,明确工作内容,落实个人职责,降低企业的沟通成本,提升企业的科学化管理水平。
其二,有助于员工的主人翁意识的增强。在以往企业的粗放管理模式中,企业各环节工作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员工往往对上层的真实意图无法进行清晰的了解,导致管理过程中出现了“深井”现象。而精细化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中的科学合理应用可以采用规范化和数字化的量化模式,对员工奖惩制度体系进行科学完善的建立和实施,用制度化管理代替以往的人管人管理模式,让员工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能力,积极主动地融入到企业的发展目标里,为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进一步强化了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了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三,有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当前精细化管理也是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塑造企业良好形象的重要手段。企业的良好形象作为企业的无形财产是企业获得消费者支持的重要基础。而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升华企业的文化,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推动企业良好发展。
三、企业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企业经营的精细化管理
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是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它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企业运作的基础。企业要想实现精细化管理必须要企业领导者转变自己的管理理念,只有当他们对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关键点和精髓进行真正了解和认识之后才能够在企业的日常运营过程中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贯穿其中。要想切实提高企业经营精细化管理的效果,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整体把握企业的发展情况和企业的建设情况,深入全面性的分析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这样才能够确保企业经营精细化管理的科学合理推行。同时企业经营精细化管理工作在落实的过程中还需要协同发展和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信息技术以及科学化的经营方式,只有这样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才能够实现高效低损的精细化发展。
(二)企业人力资源的精细化管理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人才管理也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人力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和利用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是其他企业无法模仿的。因此,在企业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作为一个关键性的环节,也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精细化管理效果,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全面落实选、用、预、留四个方面。“选”就是逐渐细化企业的人才需求,严格制定企业人才的选用标准,比如人才的质量、人才的数量等,确保企业引入的人才能够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用”就是通过对企业工作标准和规章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根据企业岗位要求实现对企业员工的科学合理分配,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员工工作的效率。“育”就是要加强对先进知识和技术的引进力度,组织企业员工开展系统性、全面性的培训活动,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促使员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能够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和价值,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留”就是对企业员工的晋升机制以及薪酬待遇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和实施,根据企业人才的实际情况对人才成长通道进行科学合理的创设。在引进先进人才的同时,留住精英人才,确保企业人员流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此外,在企业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考核标准、考核流程的建设,实现高效率团队的创建。
(三)企业资金的精细化管理
企业的运转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要想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实现企业资金的最大化利用,节省企业的运营成本,需要通过对企业资金的精细化管理,详实准确的记录企业资金的流动情况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计划,利用最少的资金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2]。要想做好企业资金的精细化管理需要对以下四个方面统筹兼顾。一,企业预算管理。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有助于企业科学合理的安排企业资金运作,对企业资金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严格控制,为企业资金使用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确保企业资金流动的合理性。二,企业资金效益考核。企业资金效益考核需要企业的每个部门对资金效益考核目标进行详细科学的制定,确保每一笔资金在使用过程中都能获得的最大化利用。三,企业成本管理。通过成本管理准确把控企业各项成本的使用动态,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实现对企业运行成本的有效控制。四,企业回款管理。为了进一步加快企业回款的速度,需要企业对各项欠款进行定时盘点清算,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实现快速回款。
(四)企业产品质量的精细化管理
要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加强对企业产品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开展企业产品的精细化管理是实现企业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措施和路径。产品的精细化管理涉及到了产品原料的质量管理、产品的加工管理以及产品的质检管理等内容。要想实现对企业产品的精细化管理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企业需要加强对产品质量体系以及质量标准的建设,强化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制定完善的奖惩机制,调动员工对产品质量控制的积极性。二,企业需要对产品生产流程标准有效明确,严格把关产品的生产流程,要求员工对生产流程进行严格执行,在生产设备操作过程中落实相关的规章制度,促进产品质量管理落到实处。三,企业需要加强管理从产品生产到产品销售的整个过程,严格落实好每一个流程,确保每一个环节不存在任何问题。通过企业生产与销售管理应急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及时有效的处理产品质量问题,确保企业生产的每一件产品都能够满足相关的质量要求和标准。
四、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路径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企业管理的本质就是管人。因此在企业精细化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企业领导人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引导员工对企业规章制度的深意进行深入了解,尊重员工在企业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在每一个管理细节中渗透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尊重员工,关注每一位员工,了解员工的实际情况,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促使员工在工作中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员工的优点,进而用最少的资源和时间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努力打造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事事能落实的企业精细化管理局面,实现企业管理精细的目标。
(二)加强管理制度的建设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和实施并不能立竿见影,它需要以点、线、面的方式在企业的每一个细节中进行逐步全面的渗透,经过循序渐进的积累才能看到一定的效果。因此,在精细化管理思路构建的过程中需要企业改革现有的管理方式,细化日常管理,并在员工的内心深处植入精细化管理理念,以无形的方式约束员工[3]。加强制度的建设力度,并结合企业运营的实际情况,以及当代社会的新要求对制度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为精细化动态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促使员工在动态化管理模式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和提升,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精细化管理的作用和价值,提升企业的管理效果。
(三)加大企业考核力度
企业要想在管理过程中摆脱“吃大锅饭”的现状,必须要充分的意识到企业管理的精髓就是绩效。为此,在企业精细化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企业加强对绩效考核的实施。管理人员需要对相关的绩效流程和绩效规范进行严格制定,严格要求员工在工作中落实相关的流程和规范,获得最佳的工作效果。同时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严格的考核也是实现硬指标量化、软指标硬化的重要路径。为了有效突出精细化管理的价值和目的性,需要企业在考核过程中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努力实现定量的数据化发展和定性的标准化发展,确保企业考核能够覆盖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细节,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的重要模式。随着企业精细化管理的不断深入,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创新原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提升自身的科学管理水平,将精细化管理渗透贯彻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细节中,在实现制度化管理、人性化管理的同时实现数据化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忠敏,李红星. 精细化管理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财讯,2022(19):99-101.
[2]曹梦鑫. 精细化管理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1(14):215-216.
[3]李文轩,边素芝. 精细化管理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文化,2023(4):28-30.
[4]构孙红艳.建企业内控体系及完善企业风险管理思路构架实践[J].商场现代化,2022(04):64-66.
[5]邹莹.基于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J].全国流通经济,2022(01):115-117.
[6]张丽.食品企业财务精细管理系统构建及实践探索[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22):244.
[7]申忱.构建企业内控体系与完善企业风险管理实践思考[J].商场现代化,2021(13):76-78.
[8]姚依凤.国有企业内控精细化及财务核算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2(09):108-110.
[9]会简群兰.计电算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今日财富,2022(07):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