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装配式施工方案展开建筑施工工作时,应当关注建筑构件的拼接紧密性及整体建筑物的实际使用性能是否达标。关键要管控施工质量,保障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基于此,各个施工单位都应当结合装配式建筑的特殊性质,找出施工环节中会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及时落实好质量控制任务。
1.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1.1构件方面
施工单位通常会选择与专门的供货商合作,由供货商提供符合施工任务要求的构件。如果构件原材料质量不达标,构件的尺寸存在误差,就容易影响建筑施工质量。再加上,构件成批量运输到施工现场后,如何合理存放也是影响材料使用价值的关键因素。经常会出现由于摆放方式不当,存储地点温湿度管理工作不到位,而造成构件质量下降的问题。
1.2准备环节
建筑施工任务的整体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应当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要了解各项施工操作的先后顺序,做好材料、资金、人力资源的分配管理工作。同时,想要保证施工任务的顺利开展,还要从图纸会审、质量规划方案等方面着手,从而在其完善性不断提升的基础上,达到推动施工顺利进行的目的。实际上,如果前期准备任务没有落实到位,就容易引发施工质量问题,造成资金短缺、施工周期延长等情况,需要施工单位引起重视。
1.3人员因素
现场施工人员的工作能力、职业素质,都是影响施工任务稳步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施工单位没有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拟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就容易因为人为操作问题造成经济浪费及施工安全隐患。此外,针对关键部位进行施工时,如果对其缺乏控制使其不能合理进行,那么施工质量也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例如,板梁柱这一构配件,在对其结合过程中,既需要完成相应的搭接工作,又要对现浇和灌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又如,放线测量工作,如果测量工作无法准确完成,那么也无法保证构配件进行安装时的准确性。不仅构配件吊装受到连带影响,出现安装不到位的问题,而且也会制约结构整体的受力性能。
1.4工作协调性
从施工技术方面来讲,装配式建筑要远远优于现浇式建筑。随着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在组织管理方面也要进行相应的变革。施工方需要围绕配件质量等问题开展与构配件厂的沟通与协调;针对技术交底和图纸交底等设计变更方面,要加强与设计单位的协调;为了使工程验收质量得到保障,还要对工程收尾这一阶段予以高度重视,并与业主方和监理方共同开展验收工作,尤其对于关键部位的质量验收来讲,更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同时,就劳务分包方来讲,也要对管理协调工作给予高度重视,这也是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值得一提的是:施工方要注重专员的配备,对其进行相应的技术交底,并负责施工质量的持续跟进和及时反馈工作。待专员反馈后,施工方要以专员反馈为依据和参考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这对施工工作经验积累也大有裨益。
2.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
2.1落实构件管理任务
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进行装配式施工操作需要预制大量的建筑构件,而构建的质量管理工作,就成为了控制工程整体质量的基础任务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应当先选择正规供货商,并与供货商签订合同,通过合同的法律效力来保障构件的质量达标。关键要在合同当中明确构件制作周期、质量及运输问题由谁负责。最后,施工方应当针对构配件养护工作配备相应的人员,并借助有效措施实现对构配件的合理养护,保证其质量,避免因养护不利对其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2.2健全的准备工作
就此工作阶段来讲,不仅需要有预见性地审视施工过程,而且还要针对装配式施工质量规划进行相应编制。想要确保质量目标的快速达成,围绕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至关重要。对此,施工方要对工人的技术培训给予高度重视,将构配件连接点和工序穿插等内容作为重点培训内容来对待,使其水平向更高的层次迈进,为后续施工质量水平的提升提供基础保障。从技术人员方面来讲,要将着眼点放在图纸会审上,明确装配式施工图和传统施工图的区别所在,并立足于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装配式施工方案。在这一过程中,针对构配件场地的选择与预留需要加以重视,以此来为后续吊装工作奠定基础。
2.3组建高质量团队
展开装配式建筑施工工作,需要落实质量控制任务。基于施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与人才的工作能力息息相关,因此,施工单位应当根据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基本要求,做好对人才的选拔、考核工作。并结合国家出台的管理规定,健全内部的管理机制,采用责任管理制度分配基础工作任务。此外,应当在实际施工任务开始之前,进行装配演习工作,找出员工施工操作的优缺点,合理规避施工风险问题。
2.4做好协调管理工作
协调因素对质量具有综合性影响,其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协调管理是对各参与因素的整合、考虑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宏观调控。从现场施工工作的角度来分析,施工任务工序复杂,需要施工团队内部相互配合。因此,要想保障施工质量能符合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必须要有序展开协调管理工作。鉴于此,施工方需要将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渗透和应用到内部当中,为内部良好运转提供支撑。从对外角度来讲,要基于合同措施下推动自身沟通交流水平的持续提升,有效防止其他参与方将责任归咎到自身,更好地达成既定目标。
结语:要有效控制工程施工质量,应当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掌握装配式施工技术的操作方法,施工单位可以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分配施工任务,并对人才进行培训与考核。与此同时,应落实构件管理任务,与供货商签订合同,展开对进场材料的检查和养护管理。另外,可以通过规范工作流程,科学有序的衔接各项工作任务,这也是提升施工质量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志阔.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2):1.
[2]李云江.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研究[J].建筑与装饰,20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