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果的路径研究
张斌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斌 ,. 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果的路径研究[J]. 体育研究,2023.5. DOI:10.12721/ccn.2023.158745.
摘要:
新时期我国推行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即要落实“五育并举”的新要求,切实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背景下,初中体育学科作为落实体育教育的核心学科,其重要性在不断提升。早在2007年国家就推广了阳光体育活动,这凸显了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开展新时期的初中体育教学工作,实际上是在弘扬“阳光体育”理念。文章阐述了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布局存在的问题,并就在新课标理念下对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体育教学;路径
DOI:10.12721/ccn.2023.158745
基金资助: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同时,促进学生均衡、全面的发展,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为了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果,要在教学中优化教学路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传统的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布局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活动设计问题

近年来,基于新课标要求,各地初中学校的硬件与软件实力都有所提升,学校设施也能满足体育教学需要。然而,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热衷于几种常规的教学用具,如跳绳、足球、羽毛球等,而学校布置的乒乓球案、高低杠等器械则成为摆设。同时,由于缺乏分层教育思想,体育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项目难易程度难以把控,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畏难情绪。

(二)课堂师生互动问题

随着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突凸显,越来越多的教师尝试开展生成性体育教学,但因为对学习自主生成认知不足,所以课堂教学有些娱乐化,忽略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需求。初中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如果教师将游戏直接带入课堂,学生就会参与其中,但对新知识不会有深刻的印象。在互动环节,有些教师在学生热烈探讨或者反复练习时不适时宜地给出点评,这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果的路径

(一)多方引导,提升学生兴趣

我国北宋教育家、思想家张载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对学生学习的重要影响。对此,体育教师要通过多方引导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孔子曾经说:“亲其师,信其道”。根据新时期教育的要求,需要建立尊师、爱生、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这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之一。要想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体育教师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一定的亲和力;在教学活动中要把言传与身教结合起来,做到身体力行,用教师的个人魅力影响学生;对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有耐心、讲方法,切忌简单粗暴;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要求既要做到一视同仁,也要尊重学生个体存在的客观差异,努力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其次,要重视巧妙设计教学。针对初中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枯燥感,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灵活设计教学方法、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例如为了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教师可以在七年级、八年级的体育教学中,通过问卷形式让学生从六类专项技能中选出最想学习的四项技能,把学生的个人爱好和学习需求结合起来,如男生喜欢的球类项目、女生喜欢的健美操等,把这些项目的学习与体育考试、中考内容糅合到一起,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二)充分重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在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一方面要在如何高效地“教”上多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导学”上提升实效性,这对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中学体育教师需要重视自身的提升与成长,以激发教师的内驱力,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对于体育教师自身来说,要注意从思想观念、教育教学技能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根据新时期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新目标,它是在原来“三维目标”上的进一步提升,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初中体育教师要保持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要多关注新课标,了解新要求、新变化,主动接受新理念。体育教师要特别重视对2022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深入研读,充分领悟课程标准的精神,保持正确的教育教学方向,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育人理念,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在教学技能方面,体育教师既要把握体育学科教学的前沿信息,也要重视主动接受新方法,重视教学技能的逐步提升。在教学方面,体育教师要重视提升课堂掌控力,关注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要把安全教育时刻放在心上,针对各种偶发问题要提升自身的应变能力,把教书与育人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三)细致推进,完善教学各个环节

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既要抓住课堂这一“主阵地”,也要把课前准备、课后总结与反思等各个环节做好,做好细节,稳步推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在全面细致地备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备教法、学法,并且以素养培养为中心确定教学目标。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推进。

1.要在每节课设计完整的学习活动。即要丰富学习内容与方法,也要提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完整学习活动,结合初中生的兴趣特点,把“学、练、赛”三者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在做中学、在学中思、在思中获。

2.创设情境,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情境教学法是备受教师欢迎的方法之一,它能够把教学目标巧妙地寓于情境之中,不仅能够涵盖体育锻炼和技能培养,还能够给学生创设对抗练习、比赛等情境,在激发学生参与动力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品格和体育精神。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了减少反复练习带来的枯燥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调整、变换教学方法,例如将学生自主学练、合作学练和探究学练相结合,鼓励学生在练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总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优化体育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

参考文献:

[1]周家秀.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探究[J].天津教育,2021(21).

[2]李方玉.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J].学周刊,2020(9).

[3]宗清平.新课改下的初中体育教学优化模式探析[J].新课程,2020(4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