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应用的意义
1.1提高建筑施工安全水平
就建筑施工而言,确保施工安全始终是施工管理的基本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不断规范,施工安全事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安全事故仍然时有发生,且呈现出反复的现象。一线建筑工人乃至施工管理人员自身安全意识不高是诱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最为典型的便是不遵守规定佩戴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具,增加了安全风险的发生概率。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既注重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又重视安全宣教,不仅能够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依据,也能够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因主观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从而整体性提高建筑施工安全水平。
1.2保障建筑施工进度
当前,不少施工人员对技术规范性缺乏正确的认知,仅仅凭借经验进行施工,导致施工质量与预期效果具有很大的差别,既增加了安全风险,也会导致返工,延误工期。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克服当前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延工、返工的现象,保障工程施工如期开展、顺利完成。
1.3提高建筑工程经济效益
成本管理是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成本管理的实效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从工程的成本支出来看,施工阶段的成本占比最高,因此,强化施工成本管理就成为企业有效控制成本的必然要求。成本管理并非孤立的内容,其与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风险管理则贯穿于各项管理当中。当前,施工中成本超支的现象多由其他环节管理不到位导致,如因安全事故导致的成本升高。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因安全事故、安全问题导致的成本超支的现象,使成本支出控制在合理水平,从而有效保证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
2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2.1安全人员的业务水平较低
就目前从事安全工作管理的专职或者兼职人员来看,他们大部分的业务水平不高,受教育水平大多是在高中或者中专,少部分是拥有大学学历,总的来说,安全工作管理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与能力不高。在乡镇区域建设项目的施工企业,相对于在城市区域的管理来说,管理相对比较宽松,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安全投资、岗位培训执行不到位, 而且设备机具老化, 无防雨防潮设施, 绝缘安全检查落实不到位, 安全技术保护措施落实不到位, 违章操作随处可见。
2.2安全责任不落实
无法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职责分离是项目建设过程中无法落实安全工作的主要原因。尽管企业对于项目的建设,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安全责任制,但是该责任制似乎形同虚设,管理人员和部门仍未履行其工作安全责任。整体来说,员工对于安全责任不够重视。事故发生后,尽管责任单位的处罚力度稳步增加,但与事故密切相关的责任人以及与生产、技术、设备、运行等有关部门的处罚力度不够,直接制约了工作安全责任制的实施。对于安全管理的手段也是过于单一,并且较为传统,大多数企业对于项目建设尚未建立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体系,所采用的管理方式过于老套,根本不适用于当前的发展。施工企业还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以获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但是已建立的安全生产体系也不是根据自身情况来建立的,而是从其他企业复制而来,只是单纯的应付检查,根本谈不上责任落实。
2.3项目对安全工作不够重视
安全会议是在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根据调查的结果可以得知,目前有少量建设项目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会每周举行一次安全会议,安全会议的内容主要是对上周的安全工作问题进行讨论与总结,并且开始制定新一周的计划,一般一个安全会议不超过一个小时。但是大部分项目没有举行安全会议,而是将安全会议包含在整个项目中。通常,此类项目会议将持续 2-3 小时,其中关于安全的部分仅占10%-20%,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的关注度不高,他们一直强调进度,预算和效率,但是从来没有强调过安全管理问题。
3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
3.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
首先,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中离不开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的安全组织机构,能够在安全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明确每个人的责任,从而更好地保证安全相关制度施行下去,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也能找出安全生产出现问题的源头,并能够对其进行追责。安全组织机构的职责包括多个方面,主要是对整个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筹的作用,并且能够对相关工作进行监督。其次,在安全管理体制中,最为关键的是拥有专业素质较强的安全人员。这些技术人员需要熟悉掌握安全生产的相关规范,并且还存在丰富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最后,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能够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从而保证施工正常有序的进行,可以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的责任,保证安全生产的质量。
3.2深入开展建筑施工现场巡查
施工现场巡查是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的常见策略,在防范建筑施工安全问题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机械设备“带病”作业是导致施工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施工现场巡查能够有效减少机械设备“带病”作业的情况,提高建筑施工安全水平。对此,要从以下几点出发,开展好建筑施工现场巡查:首先,建立常态化的巡查制度。为了对全体人员形成有效的震慑与警戒,要制定并完善巡查制度,采用定期巡查与临时巡查相结合的模式。其次,优化巡查主体。巡查队伍以一线建筑工人为主,采用轮流巡查的模式,同时,巡查队伍中至少配备一名专业人士,重点检查施工技术的规范性。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升一线建筑人员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也能强化巡查队伍的专业性,一举两得,有效避免以往巡查中流于形式、走过场的问题。例如应用BIM技术,利用可视化的三维模型,通过施工动态模拟(如图1所示)和动态监测技术识别潜在的危险源,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有序。
图1 利用 Navisworks 模拟施工技术路线示意图
3.3 创新建筑施工安全宣教方法
现阶段,建筑工人的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对此,要紧扣建筑工人的实际情况,创新建筑施工安全宣教方法。首先,发挥好典型案例的宣教作用。与枯燥、抽象的安全知识教育相比,案例具有直观性、生动性的特点,更易为建筑工人接受。要搜集整理近年来建筑领域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安全案例,以理论结合实际的形式向建筑工人开展安全教育,让建筑工人在直观的图片、视频中了解建筑安全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安全防护意识。其次,将安全宣教融入建筑工人的日常生活。
4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建筑施工行业的重点问题就是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问题,近年来导致安全事故频发,主要是企业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不严格、带来的安全事故,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当中需要重视对于施工环境的管理、施工人员的管理、施工器械的管理,重视安全生产环节中的每个组成部分,仔细排查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加强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施工管理过程中对施工现场的质量和安全进行严格把控,加强施工人员和有关管理人员对于企业建筑安全管理的高度重视,严格执行安全制度,确保现场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郭波.浅谈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要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09):127-128.
[2]黄敏,熊璠.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中外企业家期刊,2018(06):188-189.
[3]李杰.基于建筑工程风险管理——浅谈危险源[J].科技风期刊,2018(02):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