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运点无动力除尘设计方法
武建斌 刘昌荣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武建斌 刘昌荣,. 转运点无动力除尘设计方法[J]. 动力技术研究,2021.11. DOI:10.12721/ccn.2021.159110.
摘要: 通过某电厂细碎机室转运点内落差18米高的曲线落煤管及密封导料槽结合的无动力除尘的设计思路,优化过程,介绍一种无动力除尘设计方法。
关键词: 转运点;漏斗缓冲;锁气器;三通挡板;落煤管;导料槽
DOI:10.12721/ccn.2021.159110
基金资助:

一、无动力除尘技术简介

E-DEM无动力除尘技术的关键是:首先通过落煤管的E-DEM设计从源头上减少粉尘、诱导风的产生,在保证导料槽良好的密封特性同时,通过导料槽扩容、在导料槽内设置多道循环降尘幕帘,降低风速、吸附粉尘。当导料槽出口诱导风速降低到要求的范围之内2.0米/秒以下时,出口的粉尘或自动沉降或被无动力除尘装置吸附,就非常的少了.从而达到皮带机输送系统转运物料降尘、除尘的目的。

无动力除尘技术是采取抑尘并降低诱导风理念进行设计的。希望有效的降低诱导风,则堵不如疏,通过取消封闭式中间阻尼挡帘,采用疏密开槽的中间阻尼挡帘,交替正反安装;科学排布抑尘单元(即阻风挡帘)放置方式,采用真正蛇形通道,就可有效的衰减诱导风的风速,抑制粉尘扩散。

无动力除尘挡帘由阻燃耐磨橡胶制作而成,由于具有很大的吸附表面及静电吸附力从而起到吸附粉尘作用,多级幕帘可以逐渐消耗风能降低风速,当导料槽出口风速降低到1.5米/秒以下,5微米以上的粉尘自然落到胶带的表面,从根本上解决粉尘问题。无动力除尘阻尼帘具有耐磨损、吸附面积大的优点,易维护无需动力消耗。

无动力除尘单元工作原理图如下:1.png二、无动力除尘装置简介:

1、无动力除尘双密封导料槽结构部件简介

2.png双密封导料槽首选必须具有优秀的密封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为达到以上功能要求,密封导料槽采取如下设计结构:

(1)模块化组合式双密封导料槽,它由可扩容的导料槽弓形顶板、模块化组合式导料槽侧板、阻尼抑尘帘(抑尘吸附挡帘采用900万分子量天然胶制作)等部分组成,双密封导料槽较传统的容腔较大(容积约为DTⅡ导料槽的1.3倍)、结构缩短,并配置Y型迷宫防溢裙板和夹持器系统,对胶带胶面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2)皮带以下采用标准槽型托辊架和支撑条相结合的方式,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相结合在保证降低皮带运行阻力的同时有效提高导料槽防溢裙板的密封性能,通过优化支撑条设计,采用方形结构,使支撑条达到双倍使用寿命,并使其可简单并任意更换;

(3) 3-DEM 模块化组合式密封导料槽系统美观、耐用,配合无动力除尘单元更可以实现无动力除尘的效果。

2、无动力除尘装置导料槽及支撑条组件结构简介

(1)导料槽侧板内侧安装采用耐磨钢板制作的内衬板,衬板沿侧板可上下调节,可起到第一级密封,并有效的保护导料槽侧板、防溢裙板。

(2)导料槽外侧安装双头双层密封防溢裙板和夹持器,裙板材质采用EPDM橡胶与天然橡胶复合而成,耐磨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不伤害皮带。裙板与皮带接触紧密,间隙小于0.2mm,以上双重密封措施可确保导料槽两侧不会漏粉。因为导料槽的结构设计合理,防溢裙板不会受到煤流的直接冲击,所以使用寿命较长、防尘效果持久。

(3)防溢裙板加持结构为固定活扣可调式,安装、维修操作简单方便。加持机构由夹紧器与异型角铝组成,夹紧器采用S304不锈钢螺栓和螺母,异型角铝为高强度铝合金。夹紧器与异型角铝配合使用可确保防溢裙板安装牢固、拆卸方便。导料槽每0.5m使用一夹紧器,异型角铝单根长度为1m。3.png截图4.png防溢裙板结构图

(4)导料槽下部采用的槽型托辊和支撑条结构,两槽型托辊间距1200mm,中间布置双面矩形耐磨支撑条,支撑条采用3mm矩形钢管外面包覆耐腐蚀,耐磨损,自润滑和低摩擦系数的UHMW材料,分子量高于900万,取消螺栓固定支撑条和基板方式,防止支撑条磨损后螺栓露出后磨损皮带问题,双面矩形支撑条,耐磨面单边15mm厚度,双倍使用寿命;采用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相结合的方式,可进一步有效提高支撑条的使用寿命。支撑条和防溢裙板将胶带加夹在中间,提高密封等级,确保密封效果。截图5.png(5)在无动力除尘导料槽装置内每隔0.5m设立的一道挡尘幕帘,在保证降低诱导风的同时吸附粉尘。挡尘幕帘单侧开槽加装孔洞,交错正反安装,依照堵不如疏的原则,使诱导风向形成蛇形通道,有效抑制风速和粉尘。

(6)阻尼抑尘帘采用多棱阻燃耐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每组挡尘具有耐磨损、吸附面积大,易维护的特点,无需动力消耗。由于多级幕帘可以逐渐消耗风能降低风速,当导料槽出口风速降低到1.5米/秒以下,5微米以上的粉尘自然落到胶带的表面,从根本上解决粉尘问题。阻尼挡尘帘设计为可抽插方式,升降灵活,便于安装和更换。截图6.png(7)在导料槽尾部安装一套升降式尾部密封箱,密封箱为多道阻风帘箱式密封形式,与皮带有良好的接触,且其方便升降,便于清理尾部滚筒的积煤;

三、结语

3-DEM导料槽尾部密封装置采用先进的迷宫式密封结构设计,箱体内的多重阻风帘与皮带紧密贴合,可确保无论导料槽内风压多大粉尘均无法从其尾部喷出。尾部密封箱可进行升降操作,当各种原因皮带机尾部产生积煤需要清除并通过皮带机输送走时,工作人员可以转动摇臂提升尾部密封箱,使得尾部密封箱密封皮与皮带之间产生较大间隙,需清除的撒煤可以方便的被皮带输送走,清扫结束后转动摇臂降下密封箱,恢复导料槽系统的尾部密封性能。

作者简介:

[1]武建斌,男,1975年,中北大学,目前从事发电厂设备管理工作,工程师,山西京能吕临发电有限公司,邮编033200

[2]刘昌荣,男,1986年,东北电力大学,目前从事发电厂工程建设工作,山西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邮编03241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