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持续利用
袁玮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袁玮,. 谈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持续利用[J]. 水资源研究进展,2021.12. DOI:10.12721/ccn.2021.157120.
摘要: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条件之下,对于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就更加需要将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落实到位,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下文将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持续利用改善措施展开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气候变化水文条件水资源
DOI:10.12721/ccn.2021.157120
基金资助:

虽然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国,但是人口较多,并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发展,因此部分地区出现了水资源匮乏、短缺、污染严重等很多不良的问题。并且,很多地区工业较为发达,出现了大量的水资源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用水和稳定发展。所以,创新发展模式,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落实水利工程管理的各项细节政策是非常关键的。

1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平提升的意义

对于水利工程的发展来讲,其作为我国关键的基础性设施,对于社会经济的稳步增长以及人们生活需求的满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严格把握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模式的创新,也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首先,可以更好的通过防洪、抗灾、排涝等问题的解决,对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进行避免和降低。其次,通过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模式的拓展和延伸,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农田水利的应用水平。通过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不断对水利工程的优势进行发挥,对于陈旧型发展体制的有效突破以及不良问题的解决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比如,很多地区灌溉技术较为落后,在对管理模式进行运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粗放式的资源利用模式,大大影响了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所以,严格把握统一的设计标准,通过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体系的构建,对各项问题解决是非常重要且关键的。

2 我国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状况

2.1 缺少对水利工程管理的正确意识

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在运行管理中缺乏良好的管理理念,这是水利工程面临的重要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许多水利项目管理人员习惯于在管理过程中使用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方式,但现在的水利工程逐渐向着大型化发展,在管理工作中涉及更多的管理内容。若管理人员仍然采用传统的水利工程管理方法,那么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类漏洞,使水利工程的管理质量得不到保障。

2.2 缺乏充足资金的提供

作为国家的重要工程,水利工程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国家应该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以便于更好的建设水利工程、但是,一些区域内的建设资金缺乏,尤其是地方配套资金到位不及时,这不仅对地方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更为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2.3 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率不高

由于农业的生产以传统的大水漫灌为主,造成了接近七成用水的浪费,各种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受到成本因素的制约,需要进一步推广。作为用水大户的工业企业,正响应政府号召,通过工艺和生产流程的升级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但由于我国工业的整体规模较大,技术升级需要长期的努力。

3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改善措施

3.1 转变管理观念和思维方式

在传统的观念当中许多人对水利工程的看法就是“水利工程就是国家的”,因此许多人都顺理成章认为“水利工程是公益性的,是由国家建设人民无偿使用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受国家相关部门的委托管理水利工程,仅仅只是一个服务型的事业单位。”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长久以来也正是由于这种错误观念导致了我国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因此要改革我国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方式首先应该改革的就是陈旧落后的管理观念,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相关部门应该树立价值管理观念,从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出发,真正改变那种行政命令式的管理观念,将水利工程转变为一个自负盈亏的管理企业,从源头上转变水利工程管理的观念,按照市场价值规律行事,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发挥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作用。

3.2 严格执行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制度

对建设资金严格的使用报账管理制度,完善专人管理、专人核算、专款专用的管理原则,财政部门向水务部门及时的拨付专项资金,水务部门要及时的核算项目资金。财政部门、水务部门要严格把关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按照资金的审批流程和工程的实际进度拨付专项资金,不仅可以保障工程的进度,更让项目建设的质量有所保障,及时的处理账务,规范会计核算,保障安全运行专项资金,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3.3 明确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责任

改革和加强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关键在于明确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责,实行分级管理,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各级管理人员应明确自己的管理职责,由省级管理部门统一管理跨流域调水工程和具有流域性的水利枢纽,安排、指导和监督地方水利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由省级管理部门与地方管理部门协作,上级管理部门应向地方管理部门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并对地方管理部门的状况进行检查。对各级管理机构的人员来说,要努力培养他们的管理水平,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水利运行管理机构应明确职能,改革传统体制,将维修人员和养护人员从管理部门分离开来,组建具有专业维修养护知识的专门机构,使水利运行实现养护和维修的专业化管理。并使维修养护工作与市场接轨,开放维修养护工作权限,实现市场化运作。既能提高维修养护水平,又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部门的人力物力投入。

3.4 强化体系协调,提升管理人员职业素养

在对水利工程的各项细节进行落实的过程中,要充分注重施工管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要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教育,激发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情点,对水利工程的各项细节进行严格的落实。另外,也要严格的把握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巡查工作,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各项巡查,应急检验工作进行推进。通过科学的演练与补充,进一步的对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提升。在对各项主体关系进行协调的过程中,不断推动水利管理水平的提升。比如,对于工程老化失修、时间浪费等不良问题来讲,要积极通过不同部门关系的协调,不断对问题进行解决。

3.5 规范水利财政补助

水利财政补助是水利建设得以进行的最大资金保障,那么为了更好地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促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的改革,相关部门需要规范水利财政补助的使用情况,应该根据水利主管单位的性质来确定财政补助的具体方式。比如有些水利单位属于纯公益性的单位,这样的单位由于没有具体的收入来源,因此所有的支出费用都应由财政负担,另外,对于一些准公益性的水利单位则应该采取不同的资金补助形式促进它们的改革发展,比如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方面,一部分的维护资金由国家财政支出,不足部分由非公益性水利单位补足,这样不仅保证了水利工程维护养护工作的有序开展,也有利于促进非公益性水利工程单位开展多种经营,增加单位收入。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模式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十分重要,影响水资源有效利用的主要因素决定了各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因此,要合理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效率,科学利用水资源,就必须对传统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模式进行调整,有效建立相应的运行管理机制,同时还要优化各部门水资源的使用与配置,确保水利工程及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取得的效益得到稳定的发挥。

参考文献:

[1]任珅.谈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持续利用[J].山东水利,2021(08):33-34.

[2]次琼,普布曲珍,旦增次旺.关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探索[J].城市建筑,2020,17(29):183-184.

[3]樊建新.浅谈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地下水,2019,44(04):207-20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