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养殖中常见中毒病及防治措施
裴俊涛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裴俊涛,. 牛养殖中常见中毒病及防治措施[J]. 当代畜牧兽医,2022.12. DOI:10.12721/ccn.2022.157092.
摘要: 在畜禽的规模化饲养中疾病是影响其产品特性和机体健康状况的主要阻碍因素,牛饲养过程中,消化系统疾病也是一个很常见的病症类型。肉牛饲养中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生的大部分因素都是由于肉牛养殖饲养管理措施不适当,以及饲养品种的频繁变更,饲料饲喂量过多或饲料原料质量不好等原因造成的肉牛出现瘤胃蠕动迟缓,以及胃肠管消化吸收机能下降等状况。一般患得消化系统疾病的肉牛会发生反刍停止和异常的情况,同时牛体内消化系统菌群出现异常,胃肠管消化管不良,积食以及胀气的状况。下面将对肉牛饲养中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措施加以阐述,力求给肉牛的健康饲养带来帮助。
关键词: 牛;消化道疾病;瘤胃胀气;积食;生产性能;防治措施
DOI:10.12721/ccn.2022.157092
基金资助:

1瘤胃胀气

1.1病因

牛饲养过程中采食了过量的发酵饲料或是多汁型青绿饲料之后,这种饲料原料易在奶牛肠胃微生物菌群的发酵作用下产生大量的气孔,同时对部分霉变饲料或是冷冻饲料的采食中也易产生膨出。大量气体在牛消化道前胃中会抑制对瘤胃神经的正常反应,从而引起瘤胃的收缩力量减弱,进而引起瘤胃发生膨胀的情形。部分生产实践中发现,在牛肉饲养中加入了过多的精饲料和豆渣等原材料后也很容易引起牛肉发生瘤胃胀气的状况,一般在对牛肉的饲养采食过程中或是在采食后发生。

1.2瘤胃胀气的症状与病理变化

瘤胃胀气通常会出现在瘤胃急剧膨大,反刍停止,取摘量明显减少以及生产效率下降的状况,同时发病牛出现了精神状态沉郁,从后足蹬至腹部,呼吸困难,同时心脏跳动加快,腋部出现明显凸起,因而腹腔肌肉紧绷而产生弹性,对发病牛腹腔进行叩诊即可听见鼓声,同时瘤胃的蠕动声明显减弱,若不能及时进行缓解治疗措施将出现人牛窒碍致死的状况。对发病牛进行解剖分析后发现肿瘤胃黏膜均出现了充血出血的状况,同时肿瘤胃上皮也发生了剥落。而发病牛的肺脏也发生了显著充血的状况,同时肝部和皮质发生了缺血的情况,同时砼膜也均发生了出血的症状。

1.3瘤胃胀气的诊断与治疗措施

通过检查患病奶牛的临床表现有助于诊断是否存在瘤胃胀气的情形,同时检查病奶牛在病症表现之前的采食状况也能够辅助进行诊断有无发生瘤胃胀气的症状,如发生前曾采食过大量发酵饲料等,同时病奶牛若发生了严重的呼吸困难,也可以判断病牛存在瘤胃胀气的情形。通过将十头大蒜捣碎后,混入五百mL食醋和食用油向发病牛灌服能够减轻瘤胃胀气的状况,而如果发病牛是犊牛,也能够通过降低灌服的剂量来防治,并且拉动对病牛进行了适当的体育锻炼,一般以15~0min为宜左右瘤胃胀气的状况便会出现了改善,约1~h后便开始出现反刍和取摘。通常使用后一次灌服,可以有效防治瘤胃胀气的情况。在后续喂养过程中必须严格注意饲料的质量与品种,并采取合理的精饲料喂养措施,以防止过量。

2瘤胃积食

2.1原因

瘤胃积食是一个很普通的消化管病症状,一般是由于采食大量无法经胃肠管消化和吸收的饲料时产生,无法消化和吸收的饲料原料在牛瘤胃中滞留,造成了瘤胃积食。另外部分其他常见的消化管病症,也可能导致瘤胃积食的现象发生,比如创伤性网胃炎症,前胃发育迟缓以及瓣胃梗阻等消化系统病变也会导致牛瘤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减退,从而引起牛出现瘤胃积食的表现。

2.2瘤胃积食的临床症状

牛饲养中患的瘤胃或积食时往往会发生取摘量明显减少,牛暖气的反刍运动速度降低甚至停滞,同时患病小牛的瘤胃运动速度减慢,对其进行听诊的蠕动音也明显减弱。病牛的脉搏和心跳明显加速,并发生呻吟的现象。母牛在发病初期会发生便秘的现象,但随着新发病的马加具牛开始发生腹泻。同时患病水牛的肷窝发生了凸起,腹部僵硬。

2.3瘤胃积食的诊断与治疗措施

通过奶牛的采食状况及其相关的临床体征,能够在早期判断病奶牛有没有发生瘤胃积食的情形。处理办法一般可以采取用一千mL的石蜡油+500g硫酸镁+30g鱼石脂,搅拌至均匀加水稀释后再给病奶牛灌服。一般一次灌服就可以达到不错的治愈疗效。当生产养殖过程中奶牛出现瘤胃积食的状况或者比较急,而且病症表现得严重时,就可以采用小手术的方法把病奶牛的瘤胃完全切开,然后抽取瘤胃内积存的饲料后再加以缝合消毒,就能够很快的解决患者瘤胃积食的状况。在治疗后的饲养管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牛饲料的供应量,以避免改变饲养品种和一次喂养中过多的饲养,以避免瘤胃积食的现象。

3前胃弛缓

3.1前胃弛缓的病因

肉牛饲养过程中导致产生前胃弛缓的因素,主要包括饲养的条件频繁改变,与饲料原料的搭配不合理以及对霉变饲料的喂养错误等,从而导致肉牛的饲料原料无法消化吸收,同时肉牛的前胃肠神经肌肉组织也出现了兴奋程度下降,从而导致瘤胃壁心肌组织的收缩力减弱,饲料原料长期在瘤胃中滞留,前胃肠管运动迟缓,同时由于瘤胃中菌群失去了平衡,饲料在瘤胃中出现异常发酵的状况,最后出现前胃肠管弛缓的表现。

3.2前胃弛缓的临床症状

前胃弛缓病变在规模式肉牛饲养中是一个普遍的疾病症状,给肉牛饲养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肉牛发生前胃弛缓病变后将发生取摘量明显减少,瘤胃蠕动弛缓的状况。同时,患病母牛的反刍能力逐渐下降。而发生急性前胃弛缓的母牛则往往变现为精神状态沉郁,采食废绝,嚼食无力以及嗳气量增多的表现。但通常前胃弛缓患病牛的体重、心跳速度和呼吸次数都没有明显改变。得了慢性前胃弛缓的奶牛会发生日渐消瘦,被毛松乱失去光泽,身体健康功能低下,身体无力的现象。而慢性前胃弛缓患者牛会发生鼻镜干燥,粪便形态也出现了异常的问题,最后就会造成奶牛身体功能衰竭而死去。

3.3前胃弛缓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通过对病牛精神状态的诊察,同时观测奶牛是否存在取摘量减少及反刍活动失常等状况。一般发病奶牛都会出现瘤胃和瓣胃的肿大,以及消化管皮肤黏膜组织中发生出血点的表现,同时发病奶牛的皱胃发生了低垂的状况,且皱胃中内含物质比较干燥,通过上述的病症现象即可判断奶牛是不是患病前胃弛缓病变。前胃弛缓的处理办法可以通过应用清热健胃散,给每只病奶牛一次灌服一百g,或者连续灌服三次可以达到不错的处理效果。但需要提高病奶牛日常饲料的科学管理措施,合理搭配饲料配方,以防止饲料的突然改变。

结束语:

肉牛饲养中,消化系统病症的发生造成了肉牛产品性能和机体健康状况的明显降低,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把控牛饲料原料的质量与比例,可以有效减少消化系统病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了肉牛养殖者机体健康状况,推动了肉牛饲养行业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莫德春.牛常见中毒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J].中兽医学杂志,2021(10):20-21.

[2]安进.牛常见中毒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21,37(08):96.

[3]吐尔松买买提.试论常见牛中毒病的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03):5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