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从当前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引起动物发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管理、卫生、环境等因素都可能是病原体。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作为我国国家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畜牧养殖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畜牧养殖牲畜的健康生活状况,作为导致牲畜健康状况的重大危害的动物疾病,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影响畜牧养殖牲畜的健康状况,甚至会对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围着。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和完善畜牧养殖牲畜的疾病防控工作,以保证整个社会人民的安全健康。
1.常见的动物疾病类型
1.1普通疾病类
动物的普通疾病类指的是动物发作较普通的常见的普通疾病,主要包括产科疾病、内部器官的功能性障碍和饲养过程中动物的外伤等,例如蹄病、眼病等,治疗起来较为简单。
1.2寄生性疾病
寄生性疾病是动物疾病中一项极为普遍的疾病,主要是由寄生在牲畜体内的各种寄生虫引发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动物间的间接接触传播。常见的牲畜寄生虫主要有原虫、蠕虫及一些节肢动物等。某些寄生虫可以通过与动物共存,给动物带来好处,但是一旦超过一定的标准或不符合动物生存要求,就会给牲畜的健康造成威胁。
1.3传染性疾病
传染性疾病的动物疾病中最难控制、危害性最大,有的甚至传染给人的一类疾病,其主要是由动物病原体引发的,通过病原体和动物间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具有极大的不可预测性。
2.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的主要病因
影响动物疾病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原因。
2.1 生长环境是最主要的因素
动物的生长环境是影响动物发病率、疾病传染率的重要因素。若动物的生长环境卫生不达标,疾病就会增多。在未做到全面消毒和清洁的情况下,动物生活环境中会存在一些于动物本身有害的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影响动物的自我调节与正常的新陈代谢,导致有毒物质无法及时排出。
2.2 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很多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因此忽略了其他因素,导致场地的选择,规模的建设及配套设施都不够完善,养殖环境不达标,在一定程度上行滋生了细菌,使动物的发病率大大提升。
2.3 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养殖方式及养殖人员专业素质对养殖成效具有较大影响,但是目前部分养殖场养殖人员自身专业养殖技术及养殖管理方式有待提升,导致养殖阶段容易产生较多管理问题。其中人为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此类方面,养殖场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管理活动需进一步调控,防止随意应用各类药物。有部分养殖人员在养殖过程中未能选取科学化养殖模式,养殖观念较为落后,片面认为在养殖阶段不需要设置各类设备。对养殖环境缺乏综合分析,管理理念缺失。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缺乏有效监管,各类药物应用不科学与错用,将会诱发严重的负面养殖问题。
2.4 动物自身的原因
所谓的自身原因主要是指动物自身就被病毒或细菌入侵,本身鞋垫病毒,在养殖过程中生病动物自身携带的病毒或细莹会进行大量的繁殖和转移,影响到了健康动物,进而造成动物大面积发病或者死亡。
2.5 管理机制的原因
畜牧养殖看似简单,但其实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活动,涉及很多专业的知识。因此,养殖人员必须要具备专业的技能,经过专业的培训,否则将无法胜任动物疾病的防御与治疗工作,就会增加疾病发生的概率,产生不可挽回的影响。
3.畜牧养殖工作中动物疾病的有效防控对策
3.1完善养殖管理制度
在动物的养殖过程中,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养殖管理制度,加强养殖过程中的制度管理。首先,建立健全约束和激励机制,加大对其养殖管理的激励力度。其次,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和责任归咎制度,加强养殖人员工作的规范性,例如,在养殖场的消毒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来明确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保证动物的生命安全。要进一步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切实做好粪便等的清理工作,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强化对于环境的管理,最大限度地防控动物疾病的发生。
3.2提高养殖人员的素质
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病因的防控对养殖人员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要注重养殖人员的素质问题,提高养殖人员自身的防控水平。首先,一些大型的养殖场可以选择合格专业的养殖人员,聘用具备更高动物疾病防控方面知识水平的养殖人员,选择高水准的专业人员,以此来保证动物疾病防控的质量。其次,政府可以加强对基层养殖人员的指导和相关技能培训,帮助养殖人员能够掌握正确的动物疾病防控措施,并且熟悉各种不同的动物疾病类型。除此之外,还要增强养殖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最大限度地保证其养殖工作的规范性。
3.3做好养殖场的选址工作
养殖场的位置对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防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养殖场的选址和环境建设关乎着动物健康成长问题。因此养殖人员必须要做好养殖场的选址工作,尽量的选择通风条件良好、水源充足并且干净、粪污便于处理和消纳的地方,除此之外选址还应在远离居民的适养区,以免对居民区的生活造成污染和影响。
3.4加强养殖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新型实用技术
基层的畜牧养殖的经营者主要是个体户,他们养殖规模不大、养殖的设施比较落后以及简陋,这就不方便他们进行统一化的管理以及检疫。这就需要政府要加强引导以及扶持,加大对基层畜牧业的资金投入,增加建设-些具备养殖规模的场地,将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对养殖基础设施差的情况进行改善,可以把规模较小的养殖个体户进行集中,归并为一个大规模的养殖场。积极构建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组织专业人才实行喂养统化的管理,这就解决了养殖个体户因为不具备专业知识致使动物疾病发生或者菱延的问题,更是让新型的实用技术得到应用以及推广,让科学喂养与高效喂养并存求得动物养殖质量与数量的齐头并进。
3.5科学进行疫情处理和善后
如果动物出现疫情之后,则需要对动物进行及时隔离,避免疫情进一步传播,对疫情进行有效控制,使其保持在最小范围内,并查找引发疫情的原因,科学选择治疗药物,在具体治疗过程中,针对没有患病的动物,需要进行疫苗的接种,从而提升动物自身免疫力。针对无法得到救治的动物,需要进行妥善处理,如焚烧或者深埋,避免疫情进一步传播。
结束语:
畜牧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动物疾病防控方面要特别重视。通过加强动物疾病防疫工作,提高对日常饲养管理工作的重视,了解疾病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来实现动物疾病的防控效果,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连臣.简论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措施[J].中善医学杂志2019(02);:71-72.
[2]高欣召,王谨 王玮,谢肖宾周会高伟静.中善医疾病诊断与防治方法[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03):37-38.
[3]诸葛福豪,季顺养殖场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方法分析[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01):44.
[4]周得玖.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防控对策[J].国外畜牧学(猪与),2018,38(12):64-65.
[5]刘娜.动物疾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8(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