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资源污染严重,在水污染治理的过程中,水质检测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其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将会直接影响水质检测的结果。因此,有必要对提高水质检测准确性与稳定性的方法进行研究,对水质检测的准确性、稳定性造成了冲击,研究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的方法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1 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的意义
在城市工业化进程中,相关污染行业向水体中排放的毒害污染物不断增加,频发的水污染事件对居民用水安全以及整个生态环境水安全造成了危害。从本质上而言,水质检测是为了判定区域内水体的污染情况。而根据有关行业水质检测标准,水质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的提升可为水污染的处理提供有效的辅助。
2 、影响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及稳定性的条件及因素
2.1水样保存及处理
在成分组成较为复杂的水质检测时,由于水样保存、检测过程中干扰物质的存在,使水样检测结果的稳定性与准确性受到较大的影响。重铬酸钾法检测生物需氧量时,氯的存在会消耗重铬酸钾的量,这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会造成影响;而在经紫外消毒后,污水出水中粪大肠菌群数检测时,因紫外线消毒能力不持久,极易因在长时间保存过程中出现的水中悬浮物、消毒剂量短缺等因素出现电晕现象[1]。
2.2不同水质条件影响检测结果
进行水质检测,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工作就是要足够详细并充分的了解当地的用水情况,这样不仅能够及时的掌握各项水源水质的有利信息,更能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最为有效的检测实施方案。例如要想对某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进行检测,首先要确定当地用水的基本水源,明确当地居民在哪里作为取水的地点,其次要充分了解当地用水居民的分布情况,对此城市的工业分布也要进行充分调查,在对这些问题都有了充分的了解与掌握以后,根据不同的水质类型,结合现有的技术条件,将理论和实际充分的联合起来,制定出一套最为有效且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以此不仅能够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更可以提升检测的效率,同时也更加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及稳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都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意义。
2.3不确定因素
不确定因素是导致水质检测出现不确定误差的原因,也可称之为偶然因素,在产生条件、影响条件方面均具有较为突出的随意性。在水质检测时,检测方操作过程、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均对水质最终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准确性具有较大的不利影响。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即便检测者严格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且与外界环境条件保持一致,仍然会出现水质检测结果不确定误差。在水质检测中导致不确定误差产生的因素主要为仪器差错、标准物等[2]。
3、 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方法
3.1在水质检测地点的选取上应有效的确认其污染源
进行水质的检测,应在选取之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提前了解水源地点的特殊特征,而非选择就近原则。水质检测,最好建立多个检测地点,综合确定其水质合格率。除此以外,在选取水质检测地点之前,检测机构及检测人员必须着眼于未来,从全局出发,充分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不仅要结合自身的知识条件及技术水平,还要充分考虑现有的设备条件,系统的考虑到检测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在检测水源地的选取上,检测机构及检测人员必须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质条件、环境因素可能对检测过程造成的影响,当地水质的自身条件,水源类型对水质检测产生的不利影响,当地水源的开采情况等,保证水质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及检测结果的相对准确与稳定。
3.2制定水质检测方案
水质检测过程中,因需检测项目较多且对应项目适用的检测方法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有效控制系统误差,检测人员应制定水质检测方案。在河流水质检测方案制定时,检测技术人员应对河流深度、宽度进行测定。在确定测定值处于规范标准限度内后,综合考虑水平、垂直情况,进行检测位置的规划以及加固。一般来说,为保证水质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应将水质检测点设置在河面(0.35±0.15) m 的位置。除确定水质采样种类以及其周边水文环节外,检测技术人员还需综合考虑相应种类水质检测点的地质地貌、被开采、被污染物渗透情况等,恰当选择水质检测点位置,进而判定水质污染距离,确保以正确、稳定的水质检测方案进行执行[3]。
3.3规范管理样品的运输与保存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水质检测时,一部分检测样本是需要在现场进行检测的,一些需要精密仪器设备进行检测的水样,需要运输至实验室。因此,相关部门需要保证水质样本在运输环节的完整与稳定。在水质样本运输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水质样本不会受到破坏,需要选择饮用水水质保存试剂,科学地选择保存方法,使样本水质结构不会受到破坏。在样本采样的过程中,需要保证采样现场的卫生环境,在采样的过程中,采样工作人员不可与样本直接接触,避免样本被污染。
3.4积极引先进的检测设备
水质检测是一种对检测设备依赖性较强的工作,大部分检测的数据均需要在针对性较强的检测设备的辅助下才能进行,检测设备能否正常稳定的运行会对检测结果带来直接的影响;同时,先进的检测设备在水质检测精准度及水质检测稳定性上均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其不仅可以缩减检测流程、提高检测效率,还能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并且能够实现对多类物质的检测,对于提高我国水质检测工作的工作质量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积极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相关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懂得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还要懂得水质检测的原理,提高水质检测工作的时效性。当检测设备出现小型故障时,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根据检测原理及错误的检测结果分析检测设备的故障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就目前情况而言,随着我国水体污染越来越复杂,之前从未见过的污染物质也出现在饮用水中,需要检测的污染物质增多,由于一部分检测设备无法对污染物质数据进行全面的检测与分析,因此需要对检测设备进行不定时的更新[4]。
4、结束语
在实际水质检测的过程中,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水质检测设备,规范样品,的运输与保存。技术人员应综合考虑水质种类、水源采集等诸多因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水样以及合理的实验药品,保证水质检测的准确度、稳定性,充分发挥现代水质检测技术在水资源保护方面的优良作用。
参考文献:
[1]段利军,马建涛.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的重要性分析[J].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0,30(5):148-149.
[2] 胡素瑞 . 对水质检测数据准确性产生影响的因素分析[J]. 世界有色金属 ,2020(21):190-191.
[3]段利军,马建涛.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的重要性分析[J].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0,30(5):148-149.
[4] 胡素瑞 . 对水质检测数据准确性产生影响的因素分析[J]. 世界有色金属 ,2020(21):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