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与保证
朱美云 崔军岗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朱美云 崔军岗,. 水质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与保证[J]. 水资源研究进展,2022.1. DOI:10.12721/ccn.2022.157006.
摘要:
进行实验室水质检测就是为了获取能够帮助进行水工艺处理的一些数据、信息,确保经过水处理以后,水质可以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对于实验室水质检测工作来说,检测结果是否真实、准确会对水处理工作的实施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对其有足够的重视,要通过有效的措施来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科学的控制,要提高检测结果的质量。
关键词: 水质检测;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控制
DOI:10.12721/ccn.2022.157006
基金资助:

近年来我国持续开展水质改善优化工作,随之对水质检测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保证水质检测机构的质检水平和数据可靠,相关部门及机构自身会定期开展水质检测质量控制考核工作,旨在综合考核和评估水质检测实验室的质检能力,从而确保检测结果精确可靠为水质研究工作提供坚实基础。为保证质检结果的真实准确,水质检测机构要明确影响水质检测质量的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调整优化检测流程,从而实现水质检测质量控制水平的提升。

1影响水质检测质量的因素

1.1环境条件

作为一项细致严谨的检测工作,水质检测工作受环境条件影响程度较高,因此对环境的要求较为严格。首先要为水质检测工作营造一个合理适宜的实操环境,这就要求实验室设备摆放布局合理,透光通风性能良好,基本环境整洁干净且易于调节,或为实验检测类型进行具体分类,以便开展不同类型的水质检测工作,使得不同项目有各自的检测空间。

1.2人员因素人是水质检测工作的执行主体,检测人员在技术判断、经验、技巧上的差异对整个水质检测的质量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水质检测人员,一定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还要具有良好工作责任心和职业操守。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和新型仪器的投入使用,对检测人员的能力要求逐步提高[1]

1.3实验环境

实验室环境是质量控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环境因素影响形式多样,比如空气的悬浮颗粒物会污染水样、气温过高或偏低对电子仪器的精密度造成影响。因此,水质检测前和检测中均要按照分析仪器的使用条件,对温度、湿度、灰尘、通风等环境因素进行有效的监控,及时消除不利影响。当检测条件不具备时要实施人工干预,比如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杂质、用空调调节气温等。另外,要重视检测人员的安全环境保障,做好不安全因素辨识和安全防护措施。

1.4化学试剂

在水质检测工作中,为精准提升检测质量控制水平,检测机构会采用化学试剂辅助测定,因此化学试剂的质量与稳定性会在一定程上影响检测结果。水质检测机构要加大对化学试剂的监管力度,从购入到储存都要严格制定相关规范条例。首先,购买化学试剂要到正规有资质的企业单位进行交易,购入化学物品前要对其质量和性质做出科学测定,达到所需标准后方可进行购买,在化学试剂购买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控制购买量,尽量做到现买现用以保证其有效性。其次,在使用化学试剂进行水质检测前,要对其质量和活性进行再次检测,以保持化学试剂可以充分发挥实效。再次,配制化学试剂溶剂时要精准把握用量,确保试剂药品新鲜,避免药品浪费。最后,配制药剂的器具和容器要保证绝对卫生干净,避免其污染试剂而对水质检测质量造成影响和干扰[2]

2水质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实操

2.1基于人的检测结果质量控制

由上述分析可知,基于人的检测结果质量控制需要选择专业素质优异、能力水平高超、操作经验丰富的人员,要求人员秉承严谨、负责的态度,进行各环节操作。比如,在水质金属元素检测时,检测技术人员应适当对水样进行酸化处理,即加入适量硝酸,避免金属元素流失。比如,对于水体上游污染性较大的化工企业排放污水检测,需要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对pH值、温度、水质颜色、悬浮物以及阴阳离子等项目进行检测,以便获得水样污染情况。在水样测定结果分析阶段,水样检测人员应贯彻分批次原则,根据水样组成条件差异,进行数据的二次对比分析。

2.2基于环的检测结果质量控制

对于水质检测而言,环境的影响因素涉及了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等。为避免因空气湿度过低产生静电反应而导致的检测仪器异常波动,检测技术人员应及时根据温湿度仪的数值进行湿度调整。同时为避免空气温度过低导致水样物理性质发生变化,比如颗粒物沉淀等,应及时调整空气温度;为避免空气中悬浮颗粒物过多影响水质检测结果的质量,应在水质检测前、检测后及时打扫环境卫生以及对应的仪器设备,保证检测结果的质量。

3质量检测机构加强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管理

3.1强化对于仪器设备的使用

实验室水质检测离不开各种专业的仪器设备,而对检测质量进行的控制同样也需要这些仪器。所以,在进行水质检测的过程中,必须要使用合适的仪器设备,确保其性能与功能符合水质检测的相关标准以及要求。对这些仪器设备必须要做好日常的维护和检修工作,要制定严格的维检制度,记录仪器的维护情况,并定期进行核查,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开展水质检测工作,检测的结果才更加的准确、可靠,更具价值,能够进行溯源[3]

3.2加强实验设施及环境管理

实验室的设施与环境对检测结果同样会产生影响,所以对检测结果质量的控制就必须要重视对于设施和环境的管理。对实验室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它的设施以及环境条件要能够满足进行检测的相关要求。环境中的温度、湿度、通风,空气以及电磁干扰等都会影响到检测结果的质量,这些因素都是需要监测的对象,并且监测数据都是实时的记录下来,有必要的话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控。实验室的设施以及环境条件还需要符合安全标准,为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安全保障[2]

3.3检测数据和记录控制

水质检测结束并完整记录检测数据之后,还需要通过后续措施保障检测质量,要对检测数据和实验记录要进行校验,确保数据真实、完整、准确、可靠。若发现检测流程不符合规范或分析结果不合理,需要及时加以纠正,如有必要可重新检测。在数据分析处理过程中,应采用一人处理,另一人复核的审核制度,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数据修约,合理保留有效数字位数;对于检测数据与记录需要做好收集、整理与归档工作,便于进行检测数据的对比及检测结果回溯[4]

3.4意外情况应急处理

很多工作人员在参与考核时因过于紧张或操作不规范,而导致样品分配不合理不能满足检测规定次数或数据无法达到标准的紧急情况。遇到这类情况时,切记不可随意采用同类相似数据做补充,这样会影响检测数据和结果的真实性。同样若在检测过程中出现水质样品浓度梯度不合理的问题时,不应以假乱真,可以及时与上级部门如实反应情况,争取补救机会。

4结束语

对水质检测的结果进行质量控制是很复杂的。为了保证水质检测结果的质量,在进行检测的时候,检测人员与机构要对检测过程的所有环节都进行科学、合理地控制,要严格落实相关的规范与标准,进行规范的操作,做好质量监督与控制工作。通过对这些环节强有力的管控,才能够切实保证水质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样水质检测才会更有价值。

参考文献:

[1] 竺叶.某水质检测项目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与保证[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13):114-115.

[2] 蒋晶.浅析水质检测中检测结果质量的控制与保证[J].世界有色金属,2019(17):208,210.

[3] 张晓娟.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J].山西化工,2019(2):77-79.

[4] 顾凯宇,徐锋卢,启红.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研究[J].绿色化工,2019(1):61-6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