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语言康复个别化教学互动系统及学具运用于多重障碍儿童情绪干预的个案研究
​尹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尹芳,. 听力语言康复个别化教学互动系统及学具运用于多重障碍儿童情绪干预的个案研究[J]. 现代康复医学,2021.2. DOI:10.12721/ccn.2021.157010.
摘要: 多重障碍儿童多伴有沟通障碍以及不良的情绪行为,而图片、模具等学具作为辅助沟通的要素,能促进多重障碍儿童语言和沟通能力的发展。本个案是具有听障、自闭症、白化病、发育迟缓的多重障碍儿童。运用个别化康复互动系统以及学具辅助互动,对存在不良情绪问题的多重障碍儿童进行干预,结果显示其学习主动性得以提高,认知能力有所提升,不良情绪有所改善。
关键词: 听力语言康复个别化教学互动系统;学具;多重障碍儿童;情绪问题
DOI:10.12721/ccn.2021.157010
基金资助:

本人的康复个案,是一位发育迟缓、听障兼自闭症和白化病等症状的多重障碍孩子。该儿童2岁6个月走路,虽植入人工耳蜗却听而不闻,不理睬人,爱发脾气,撞头,扯人工耳蜗导线,咬人等现象常见。言语发育迟缓、人际交往障碍、兴趣单调和行为方式刻板,不如意就经常伴随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大喊大叫、自伤等攻击性的行为。若常常被负面情绪困扰,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诸多不良的影响,在亲子团体课上,经常会影响到整个班级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对该个案的不良情绪进行干预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听力语言康复个别化教学互动系统是为了增进听障孩子听觉能力和口语能力而发展的一种教学互动系统,这套系统利用不同阶段的听觉、语言、言语、认知、沟通训练达成儿童主动沟通及类化的目的,也适用于多重障碍儿童。本研究运用该系统对一名存在不良情绪问题的多重障碍儿童进行干预,以期改善其不良情绪行为。

一、个案基本情况

刘XX,性别男。运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估,显示其为重度自闭症患者。小刘很少能够短暂地注视物或人,只偶尔会瞥一下,但持续时间很短,起初不认识玩具,也无兴趣。语言理解能力几乎没有,听不懂口语指令,更无从执行。无言语能力,但能发出叫声。
在认知方面,小刘无认知基础,但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常表现出教学效果不明显。他不会配对物体,更不能区辨和命名物体。
在社会交往方面,与人交流时,小刘无法注视他人双眼。不能进行游戏,更不能进行团体活动。他喜欢独自一人看手机或电视,也爱看听力语言康复个别化教学互动系统里面的内容,他会不停地按开关。
在情绪管理方面,小刘控制情绪的能力较差。该生缺乏社会交往意愿,也无法用口语表达相关意愿,常出现不良情绪行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大喊大叫,甚至拿头去撞桌子或墙壁,或直接把电子耳蜗的导线拉扯出来直接丢掉,固执的行为直到其要求被满足为止。每半小时在课堂上出现不良情绪的时间超过3次,在团体课上则不能安静地参与学习活动,特别是活动不变化时更会出现行为或情绪问题。这不仅影响其自身发展,也影响课堂常规教学。
二、研究过程

采用听力语言康复个别化教学互动系统对小刘进行干预,通过自制的《兴趣爱好表》调查显示,小刘喜欢吃香蕉、旺仔牛奶等食物,不喜欢吃硬硬的食品等,喜欢玩平板电脑、手机,爱看电视。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一)增强主动性

该生缺乏沟通的主动性,注意力缺失,学习兴趣不稳定,在个训课教学中,他爱用电脑上课,会主动爬上椅子并不停地按按钮。训练目标一:五大领域的初级阶段。要求该生听到声音进行反馈,例如,感觉到声音的存在,要能够举手,因为该生学习能力较低,他只会机械地点击或按按钮而不肯思考。目标二:增强认知能力。要求其通过学习与训练,能够自行认识图片指认实物。在训练过程中,采用他喜欢的物品,以增强注意力和趣味性,提升学习主动性。通过反复训练,学生目前已初步建立与老师沟通的意识,当看到喜欢的食物时,能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有时也会开心地将嘴巴贴近屏幕做出吃的动作。
(二)增加认知能力
因为该生不能对物体进行简单配对,在区辨和命名方面更是困难不小,因此采用听力语言康复个别化教学互动系统对其加强“辨认图卡”的训练。要求他能在众多的图片中选择正确的图片或指认出来,以提高认知能力。由于发育迟缓,智力不高,加上听障,虽经过训练,但该生还是不能根据口语指令指认相应物品、场所,需要借助一些视觉提示,方可能指认少量物品。
(三)改善情绪行为
该生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间均会出现不良情绪行为,这可能与其无法表达需求有关。除了运用听力语言康复个别化教学互动系统对其进行个别化训练以外,本人还经常通过手把手地教他串珠,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因为孩子感觉系统失调,我就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动作训练室坚持动作治疗。老师带领家长先示范再陪同孩子做治疗,到最后家长带学生独立完成。感统干预以后,该生的精细动作有了一定的提高,情绪行为也有些好转。

该生爱看视频,因此,我经常用动画视频吸引其注意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其专注力,我还经常手把手地带他操作嵌板,从零开始,不断练习抓握,练习转动嵌板,练习改变方向放置,最终,通过将近一年的练习,孩子终于能够把嵌板快速摆放正确。

三、结果与分析

(一) 学习主动性提高

在运用听力语言康复个别化教学互动系统的情况下,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都提高了。在课堂上,除了运用图片对学生进行干预外,教师常常用教具辅助其学习沟通,该生对之充满了好奇。通过操作学具,孩子的学习能力增强了,遇到喜欢的物品,他就会主动去拿。

(二)认知能力提升

通过学习,能够把汪汪叫与狗配对,能够把喵喵叫与小猫配对,能把呱呱呱与青蛙配对。但也要一些视觉线索,如口型或动作。

(三)孩子的不良情绪有所改善

听力语言康复个别化教学互动系统对情绪的干预是有效的。孩子听到或看到里面的动画,就很专注。随着认知能力、沟通能力的增强,孩子对学校的适应能力增强了,不良情绪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四、反思与建议

应将听力语言康复个别化教学互动系统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卡片、模具等学具在与听力语言康复个别化教学互动系统结合使用,效果更佳。若尝试将信息技术引入听力语言康复个别化教学互动中去,既能调动学习兴趣,也能帮助学生更快地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五、参考文献:
[1]邹小兵,邓红珠.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手册第5版孤独症谱系障碍诊断标准解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8):561-563.
[2]贺荟中,洪晓敏.近十年国外自闭症儿童重复行为干预的实证研究进展[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4(5):137-144.
[3]曹漱芹,方俊明,自闭症谱系儿童语言干预中的“视觉支持”策略[J].中国特殊教育,2008(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