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键盘突出症是临床重要诱导腰腿疼痛的一项关键因素,主要就是由炎性因子刺激导致的,并在外力作用下使纤维环发生破裂。传统形式下大后路开放手术治疗方式,出血量大并且创伤严重。在我国微创医学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趋势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方式,在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预后方面具有关键作用。本文选取相关病例,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较好,评价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9年6月-2020年7月,选择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数量为45例。在观察组中,有20例男性患者, 25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42.3±36.2)岁;对照组中,有23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43.6±38.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学组织委员会批准,患者也知晓研究内容合研究内容,同时也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一是观察组,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术中各项操作都是在侧卧位下实施,患者始终保持向上,身体垂直于床面,于C型臂X线机下开展正位透视,精准定位位于责任椎间盘上缘区域的水平线,沿椎间隙倾斜方向,在侧位透视下,精准定位一条经下位椎体后上缘区域的侧位线,提到的这两线交点的位置,实际上就是本次手术的穿刺点。一般状况下,手术穿刺点都位于棘突旁区域12-14cm处,并且与椎间盘之间的夹角为40-50°。与冠状面夹角为25-35°。常规操作,都是先消毒铺巾,取无菌手术膜贴敷;使用1%利多卡因行浸润麻醉,经过皮肤、穿刺粒径,直到目标节段的关节段。与此同时,C型臂X线机发挥引导作用,保证穿刺针对靶点进行穿刺[1]。按照手术流程有效去除髓核,并且也要细致探查神经根走行、观察患肢感觉和运动状况进行观察,只有在不存在异常状况下,才可以直腿抬高试验。最终结果为阴性,再却定能够神经根未存在的受压状况,将工作通道和内镜退出,进行缝合、包扎、固定。在完成手术之后,将患者送到病房。
二是对照组,应用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方法治疗,保证每一项操作都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协助患者取俯卧位,在保证悬空腹位之后,应用C型臂X线机透视,主要作用就是明确手术椎间盘,并要做好相应标记。
1.3观察指标
(1)两组手术操作情况,具体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天数。(2)评估两组术后治疗效果期间,应用ODI指数,其越高标识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优:完成手术后,患者肌力恢复正常,并且腰腿处的疼痛感会逐步消除。良:完成手术后,腰腿区域偶尔存在疼痛感,但是不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1. 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的比较采用 t 值检验,计数的比较采用 X2检验,P <0.05 代表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天数,观察组中各项指标均少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x̄±s)
2.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观察组的术后MacNa量优良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4.45%,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3. 结论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人们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改变,腰椎键盘突出症发生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现象。对于临床收治的腰椎盘突出症患者,应用标准后路开窗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法,即便能够环节和改善症状,但是此种方式属于有创操作方式,会对患者的椎板黄韧带等具有支撑作用的构造造成损伤,甚至还会对患者的脊柱稳定性造成影响[2]。在现阶段我国医疗水平显著提升的趋势下,为了能够提升腰椎盘突出症治疗效果,将椎间孔镜技术作为主要治疗方式。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术后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都少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存在用统计差异(P<0.05),并且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病例。因此,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期间,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方式,既能提升治疗效果,也能改善腰椎功能阻碍状况,值得大范围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国勇.益肾通络汤联合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20,13(14):96-98.
[2]崔冠宇,舒雄,刘亚军,孙宇庆,何达,刘波,田伟.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治疗伴有高髂嵴的L_5/S_1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25(27):4333-4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