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工程中生态水利技术的应用探讨
李立新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立新,. 河道治理工程中生态水利技术的应用探讨[J]. 水资源研究进展,2022.2. DOI:10.12721/ccn.2022.157014.
摘要:
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是城市环保工作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着整个城市区域的承载力运行情况。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应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不能满足城市河道治理工程的需求。文章重点分析了生态水利技术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旨在提升城市河道治理水平。
关键词: 生态治理;水利技术;河道治理
DOI:10.12721/ccn.2022.157014
基金资助:

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性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日趋显露,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以实现人水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的生态治理工程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采取河堤清淤、岸坡绿化及两岸防护等措施清洁型河道,从而保证河道的行洪排涝、水资源供给、生态环境安全和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生态护坡技术随着人们对文化生活、河道景观和自然生态要求的不断提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综合考虑了水利、水文与景观等多门学科的河道生态治理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生态水利技术应用于河道治理工程中的优势

工业生产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工业生产所造成的废水、废气等也对河道及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从而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生态水利设计理念的应用,也就是在遵循社会发展原则、维护生态环境平衡、促进生态环境发展的基础上,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将河道治理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之间的科学关系充分地彰显出来,然后利用一些河道内部物种之间的相互联系,建立一种适合物种生存的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一种比较科学并且合理的排污系统,进一步增强河道的排污性能,降低对河道水环境造成的污染,促进河道治理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为构建美丽城市创造了条件。

二.生态水利技术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原则

河流会受到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影响着河流生态环境的多元性发展。通过建设水利工程能够影响水生环境以及陆生环境,也会破坏河流周边的植被,或者是阻断自然河流,此种方法会改变河道以及附近流域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着陆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容易干扰生态平衡,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发展。

要提高河道治理的生态化,就要遵守河道治理的相关原则,使河道空间环境更加优良。并且,对于河流形态以及空间异质性不断进行优化,使生物的生存环境能够更加具有自然性,多种生物能够在河道中共同生存,形成生态性的生物链,有效地提高河道的生态性,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当中对于生物的损害。在治理河道时,要根据生物的多样性引进各种生物,通过人工种植的方式不断优化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能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保持平衡。在水利工程治理防护的过程中,必须采用整体性的原则,使河道治理范围能够进行拓宽,并且对河流当中的生态环境进行总体性的考虑,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和完善。

三.生态水利设计应用于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方式

1.充分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

城市河道在生态功能恢复方面是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采取一定的综合性措施进行必要处理的,重点要做的就是要做河道植被的相关恢复工作,对于河道的植被恢复工作,相关工作人员要在此项工作中,充分结合所在地的实际气候特点和向景观的实际建设需求,为城市河道选择适合的植被种类,并在为河道起到应有的缓冲作用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完成其他设计的目标,以保证河道内的植被在有效恢复的基础上,达到净化河道内水资源及实际景观的需求。

2.建设生态河堤

水资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基于天然环境下水资源分布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必须要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通过建设生态河堤,实现水资源流量的合理分配,控制洪涝灾害,有效提高河道水体自建能力。生态河堤是生态水利河道建设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建设生态河堤能够保护生态植被,绿化河堤。生态河堤能够实现河岸和河水水体交换和调节的功能,所以在建设的过程当中通过人工护岸的设计模式,可以提高河水调节的效率。在生态河堤建设过程中,应当考虑到河水流经的大小和形状,以及河水流动对于周边环境的影响,从而有效地展现出河道的形态。生态河堤建设宽度、设置要根据河道的过流能力,增大河道的可变空间,使河堤景观更加优美,功能更加完善。建设生态河堤时要根据河道周边的自然条件进行多样化的选择和应用,将材料选取尽量迎合河道整体性。

3.推动自然化河流建设

在河道治理工程中,必须要确保河道的蜿蜒性,蜿蜒性河道能够切实增加蓄水量,相比较直线河道而言,蜿蜒的河道能够产生较强的水流,切实提高水体容量,并且为生物生存提供丰富的空间。所以,基于水资源蓄积功能以及生态功能分析,应当确保河道的外延性有效,实现自然河流建设,才能够确保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效统一,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河道治理工程中有效借助生态水利构建现代化生态水网,通过构建现代化水资源网络体系,能够对水资源应用进行优化调度。在此过程中,必须要尽可能地改善、恢复原本的生态环境。生态化水网建设属于系统性工程,繁琐复杂,必须要对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统一协调。通过构建现代化生态水网工程,能够有效促进河流流域良性生态循环,保护生态环境。

4.构建水生动物种群

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生态平衡建设的基本要求,因此维持河道水生动植物的多样性为生态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现代化设计理念尽可能的保持物种多样性,确保水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水环境健康。另外,在生态治理时为提高河道的自净化能力,可依据河道污染物来源、水质状况、河岸地形特征采取工程或植物措施净化水质,例如根据水质状况、水深和水流大小确定具有净化水体的植物种类,在河道功能不受水质净化措施影响的条件下采取工程拦污措施,在郊野村落集中且风景观赏的河道内水质净化措施的应用较为普遍。因此,可结合河道治理实际情况提升此类物种的数量和水质净化能力,促进河流内水流循环保持水生生物的可持续发展和总体平衡。

5.种植水生花卉

充分考虑河道景观美化、行洪排涝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效能建设生态水利工程,要结合土壤条件、水质状况、水流速度及水深等情况选择适宜的水生护岸植物类型。在实际工程中宜选择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且具有一定观赏功能的水生植物。此类护坡形式抵抗水力冲刷、淘蚀的能力相对较弱,并且部分植物的服役年限较短,所以要综合应用多种不同类型的植物。在流速较慢、坡度较缓的河道内这种护岸形式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水利技术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优势较多,一方面为河道内部一些动植物系统的生存提供了健康的环境,另一方面还有效地促进了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降低了水体污染,提高了河道微环境调节的能力,为周边居民创造了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城市河道治理工程设计人员应充分利用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详细掌握河道内外实际环境情况的基础上,更好地满足城市河道治理工作的需求,促进河道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启民.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3):81-82.

[2]刘秀香.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河南建材,2018(6):402-403.

[3]卢斐兰.生态水利设计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20(31):94-9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