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体育教育的要求和体育学习的重要性
(一)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体育教育的要求
随着国家教育部颁布《新课程标准》,中国的教育事业也随之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各种课程都在进行着变革与创新,包括高中的体育课程。在新时代发展的大背境下,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方法都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体育教学质量低、效率差、器材缺乏、占课情况严重等。此外,由于受到旧教育教学观念的制约,体育教学质量效率低下。因此,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我们必须持续地改善高中阶段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使其更加充实可以更好地参加更多的体育活动。此外,我们还必须要改变教育教学观念,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活动,这样既可以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也可以将传统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种不足加以解决,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到体育学习的价值和意义,进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体育学习的重要性
这些年来,我国的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全民健身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体育锻炼也已变成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体育教师也要加大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关注。学生是祖国的花朵,高中更是他们学习生涯的关键时期。所以,要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提高高中学生的体育水平,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此外,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学生们还可以释放自己压抑的情绪,这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发展和有效学习有着重大的作用。其次,科学、高效的体育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好处,当他们有不良的情绪时,能够及时的用运动来舒缓。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高效教学对策
(一)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强化学生体育意识
在进行体育教育时,要以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为基础,营造出一种良好的、积极的、快乐的运动气氛,让学生的参与热情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他们的运动兴趣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建立起一种能让他们拥有终生的体育意识。学校和老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以高中体育教材的教学内容为基础,并与高中生的实际情况相联系,比如身体发育特点、接受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从而进行多元化的体育活动的设计,并在此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的教学措施,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锻炼平台。此外,要充分运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报刊栏等宣传手段,加强对体育运动的宣传,树立起良好的运动意识,并举出许多事例,使学生意识到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从而受到更深层次的影响。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加大对体育教育的投资力度,首先要对体育运动场所进行持续的改进,其次要对与之相适应的运动器械进行补充,这样才能够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运动需要,从而让他们对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对他们的运动技巧进行强化。老师们也可以邀请父母加入进来,一起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让“全民健身、全民参与”成为现实。
(二)根据学生认知特点,选择适当教学内容
在选择课程的时候,要以学生的认知特征为基础,根据他们的认知特征,选择适当的、与他们的认知规则相一致的课程,这样才能使他们的体育需求得到充分的体现,从而提高他们的体育热情。首先,要考虑到学员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利益需求。比如,在“排球垫球”的教学中,若只是简单地要求两个人一组,这样就会使同学们感到无聊和无聊。要使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并能调动起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老师们可以采取如下方法:(1)将对垒和自垒的有机组合:在接到对手的球之后,自己先垫一下,然后把它交给对手;(2)筛子对垫子:让同学们每五个人站成一排,用筛子和另外一群人对着垫子;(3)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角色体验教学法,调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增强体育运动的教学效果。
(三)在教学中引入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体育教学能让人感到轻松愉快,这也是高高中生喜爱体育教学的主要因素之一。爱玩游戏是儿童的本性,高中生也不能免俗,特别是在面临着很大的学习压力的情况下,参加一些游戏活动,能够让学生们的身体和精神得到充分的释放,从而让他们从某种程度上脱离出来。所以,身为一名体育老师,要擅长设计出跟学生的认知需要相适应的游戏活动,要主动地将他们的参加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训练,同时还可以在玩的过程中获取一些新的知识和新的技巧,充分地将他们的主体地位充分地发挥出来,将他们的思维能力充分地激发出来,从而养成他们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这种方法既能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又能引起他们的好奇。比如,在上课初期,老师就可以把以前那种“先慢跑,后做操”的准备活动,改成一个有趣有趣的游戏。例如:“抱球比赛”“贴膏药”“跳绳接龙”“跳绳”等,不仅能促进同学们的感情,而且还能使班级气氛更加活泼活泼。又如,在进行“篮球传球方法”这一技巧的时候,老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展开一系列的游戏训练。
(四)精心设计教学问题,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作为一种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得到集中的一种关键方法,提出的问题同样适用于体育教学。因此,在课堂开始之前,老师要精心地设计出一些有效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回想并巩固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从而让他们对这一节课产生更多的兴趣,并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比如,在运动竞赛中,我们可以指导他们进行思维和探索。例如,当老师在组织同学们进行传接球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去想:“为何别人可以很容易地就抢到球,拿到分数?”“后卫、中锋、前锋主要都是干什么的?”“如果抱着球不传给队友,会不会有丢分的现象?”这样,就可以养成同学们的观察习惯,加深同学们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在编制教案的时候,教师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仔细考虑,确保这些问题的设计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与他们的认知规律相一致,将学生的技术薄弱环节凸显出来,并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经过多次的教育实践,得出结论:如果我们对教育的关键环节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充分地发挥出问题的效果,最终实现我们想要的教育目标。
三、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高中的体育课堂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行改革,使之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快乐学习”。此外,还应重视对体育老师的专业和业务能力进行改进,构建出一套科学、高效的评估系统,以实现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贺新龙.新课改下如何提升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有效性[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1(40):153.
[2]封锐.试论如何实施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高效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1(8):121.
[3]吴春兰,王立杰,董向莹.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J].高中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