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护理教学改革研究策略
郝庆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郝庆娟,. 高职院校护理教学改革研究策略[J]. 国际护理学,2023.12. DOI:10.12721/ccn.2023.157113.
摘要: 在医学中,医学护理的作用非常重要,护理人员承担的是一项“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工作,因此提高护理专业的教学效率、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效率是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而精准护理时代的到来,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动力和方向。为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方法,创新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标准,重视实训教学,积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此推动护理专业教学改革,满足精准护理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
关键词: 高职院校;护理;教学改革
DOI:10.12721/ccn.2023.157113
基金资助:

医疗模式的转变使医疗服务的核心从疾病治疗转化为针对病人的病理情况提供具体的医疗健康服务。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医疗卫生条件是护理行业人员所关心的问题。据孟发芬等人的调研,护理类学生对护理安全知识的了解较少,也较少参与护理安全教育的系统性培训。因此,在护理学课程的革新之路上,以护理安全教育为课程改革的指路明灯是必要的,更是有着深远意义的。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护理安全意识的培养,将护理安全教育融入护理学课程的改革之中,以此为主线,积极顺应护理行业的时代潮流,实现有效的课程革新探索,实现护理学课程改革成效的提升。

一、实现护理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护理安全直接关系到护士和患者的人身安全

医疗卫生安全状况是影响人体生命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据相关研究,护理人员的职业病危害率较高。同时,在就诊的病人中,有3.5%~16.6%的病人曾被错误的医疗行为所伤。目前,我国每年的医患关系赔偿金额在5亿到6亿元之间。护理安全是人最根本的需求,是护理的最基础要求,也是体现护理水平的关键参数之一。我国目前存在着六到七成以上的卫生保健失误是归结于护理身上的,这也恰恰说明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是护理工作。护理工作的核心是护士人才的管理,其重点就是如何培养护士的安全意识,对护士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护理安全教育的现状令人担忧

目前,很多外国的医疗机构都在引导护士树立护理安全意识,如主动报告安全事件、积极开展安全护理教育活动等。我国的健康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新上岗的护理人员属于不安全事故高发群体,当他们上岗后,医院对他们进行的护理安全宣传工作成效欠佳,严重地制约了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适应性和积极性。学校将安全护理教育纳入护理学课程,可谓是恰逢其时,这能让护理专业的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将基于护理安全教育的护理学课程学习到位。学生的实习压力相对较小,产生的学习学效果自然也比较好。然而,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护理安全意识还不够强。

二、护理安全教育的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转变陈旧的护理教育理念,以护理安全教育助力护理学课程革新

21世纪,医疗体系由单一的生物学模式过渡到生物学—心理学—社会性医学。这既给护理学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也为护理安全教育有效融入护理学课程提供了新的可能。因此,在护理学的教学理念上,学校要积极将护理安全意识的培育渗透于护理学的日常教学工作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知识创新能力、解决临床护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和临床护理技能,实现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较强的解决临床护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的目标。护理学课程作为护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教学改革必须坚持上述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理念,使之与护理安全教育有机结合,从而使教育改革能够更好地满足当下护理行业的发展新需求。

(二)强化法律意识教学,使护理安全教育有效融入护理学课程的革新之中

笔者根据最近几次的调研,发现实习护士是导致医疗事故高发的人群。因此,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护理教育,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法制教育。在学生上岗之前,学校要强化上岗前的训练,要对相关的法律、规章进行深入的了解,并结合报纸、网络、时事新闻等媒体进行个案宣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个案的形式将相关的法律条文与护理学知识相结合,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实现有机统一。带教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护理教育方面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包括知情权、隐私保护权、医疗安全法规等。同时,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带教老师应该在落实护理安全教育的基础上,有效增加专业护理知识、相关法律知识,并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力度,逐步增强学生的危险预判意识。在护理学课程的革新实践下,学校可以把护理安全教育作为一个常见的话题。相关教学人员要积极调查护理专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将这些因素有效融入护理学教学课堂之中,让学生根据所了解到的相关法律知识采取相应的对策,制定相应的制度。这亦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以护理安全教育深化教学评价改革,丰富护理学课程的革新内容

在护理安全教育的基础上,要想有效进行护理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教师就要把“安全意识”“风险防范能力”“护理安全知识与实践”等概念融入护理教育的评估之中。首先,对于护理专业学生的训练与评估,教师要对学生对安全护理专业知识与标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过程中应遵守的相关规定的认知,以及对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认识等进行评估。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的护理技能实践,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寻找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同时,要想护理安全教育能在护理学课程教学评价环节发挥更大的优势,教师就要对护理专业的应急方案进行修订,将目前护理行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记载,引导学生依托护理安全教育知识和护理基础知识探寻解决办法,从而实现更好的课程评价,提高护理教育的质量,将护理学课程的改革之路走得更远、更稳。

(四)注重护理安全的操作,构建规范科学的护理学教学体系

护理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导致其难以在实际工作中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大部分护理人员仅会用事实说话,无法灵活运用,言语也不够婉转。教师要提高护理学生的交际能力,多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并编制《操作前沟通交流与评估》等教学材料,以此实现对护理学课程内容的有效丰富与革新。同时,科学、规范的教育制度则是实现教育改革的重要保障。学校要想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的护理教育,就必须构建一套科学化、标准化的教学体系。这是保证护理学课程改革成功的先决条件。学校要在护理安全教育的基础上,结合护理行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地进行教学革新,不断更新、完善护理学教学的内容,持续丰富教学手段,编写科学的护理学课程教材,从理论、试验、章节等方面完善教材内容,强调实际医疗护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

三、结论

总是,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要基于基础护理理念,对护理专业教学进行改革,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导教师优化教学方法,并创新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标准,加强实训教学,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以此将护理理念落到实处,使护理专业教学适应精准医疗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万荣,王润霞,张薇等.高职护理教学改革促进应用型教师培养的实践[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01):242-243.

[2]张伟,冯国和,李国熊.精准护理在精准医学时代中的发展展望[J].健康研究,2018,38(05):509-511.

[3]谭严.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

[4]何敏卿.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