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改良体位护理结合保温护理对长时间侧卧位手术患者的干预研究
麦春燕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麦春燕,. 手术室改良体位护理结合保温护理对长时间侧卧位手术患者的干预研究[J]. 国际护理学,2023.12. DOI:10.12721/ccn.2023.157114.
摘要:
目的:分析手术室改良体位护理结合保温护理对长时间侧卧位手术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份本院需要长时间侧卧位行手术的70例患者开展研究工作,随机数表方式分成对比组与研究组,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手术室改良体位护理结合保温护理,对比两组应激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皮质醇、甲肾上腺素等)、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时间、凝血原酶 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等)、术后麻醉苏醒时间、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12小时内压疮发生率、术中低体温发生率、舒适状况量表评分。结果:术后,研究组应激指标、凝血指标等水平均优于对比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麻醉苏醒时间、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12小时内压疮发生率、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等均低于对比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理的、心理的、社会文化的和环境等方面的舒适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比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长期侧卧位进行手术的患者,采用手术室改进体位护理配合保温护理方案,可以降低患者的压疮和低体温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性,稳定机体应激指标与凝血指标,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荐。
关键词: 手术室改良体位护理;保温护理;长时间侧卧位;手术;应激指标;压疮;舒适度
DOI:10.12721/ccn.2023.157114
基金资助:

手术体位是指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医生为手术治疗而对患者采取的不同体位。手术体位对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的影响尤为显著,对长时间侧卧位患者,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将会加重患者的生理负荷,增加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因此,为确保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专业知识储备,积极应对各类突发情况,从而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手术室改良体位护理是一种无创伤的护理技术,能够提高患者手术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舒适的手术环境。保温护理概念保温护理是指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持环境温度相对恒定,防止患者体温下降、机体功能减退和营养不良,以减少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一种护理活动。本研究将手术室改良体位护理结合保温护理应用于长时间侧卧位手术患者,旨在为其提供更加科学、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而改善患者术后康复状况,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份本院需要长时间侧卧位行手术的70例患者开展研究工作,随机数表方式分成对比组与研究组,各组35例。研究组中男/女人数18/17例,最小/最大年龄25/72岁,均值(46.63±2.35)岁,体质指数21.5-35.8kg/m2,平均体质指数(22.44±4.47)kg/m2。对比组中男/女人数是19/16例,最小/最大年龄是26/71岁,均值(46.85±2.15)岁,体质指数21.9-35.5kg/m2,平均体质指数(22.52±4.25)kg/m2。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性别不限;③术前没有进行过任何体位改变的手术;④对本次研究目的了解并签署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①术中有出血或组织损伤风险者;②因各种原因无法维持侧卧位者;③精神类疾病或认知障碍者;④年龄<18岁且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1.3方法

对比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方案,在手术之前,要与患者展开良好的沟通,将有关的操作步骤告诉患者,并且针对过分紧张、恐惧、焦虑的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从而将患者的不良情绪降到最低。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在手术过程中帮助临床医生完成手术,并强化无菌操作。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同时实施手术室改良体位护理结合保温护理方案,具体包括:(1)改良体位护理:采用压疮危险评分表评价患者压疮发生风险,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术前要检查手术台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并要保持手术台的干净和干燥,帮助患者保持侧卧位,同时要注意手法的轻柔,以免导致患者拉伤或跌落。以手术时长为依据,选择合理的保护垫,在患者的腰部放置半圆形海绵垫,用来支撑腰部,并分别在其肩胛、手臂、髋关节、足踝等凸起部位安放凝胶垫,以免对其造成过度挤压。为患者准备一块胶质体位垫,并按照患者的病情选用抗压胶质体位垫,将康慧尔的透明创可贴贴在臀部、腿部、脚踝等易受压迫的地方,以减轻对骨折处和负重处的压迫。进行护理日志登记,将手术体位、皮肤温度、皮肤颜色、压疮发生的部位、等级、创面情况等都一一列明,从而对皮肤受到的压力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最后让术中的责任护士在表格上签字,以增强护士的责任心。如果发现有瘀血的地方,可以采取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比如加大推拿力度,也可以咨询外科医师,稍微改变5-10度的姿势。(2)保温护理:预先把手术台上的温度毯子预热到37℃,然后把手术用的仪器、药品等做好准备,给非手术部位做好保暖工作,铺好床单。

1.4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应激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皮质醇、甲肾上腺素等)、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时间、凝血原酶 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等)、术后麻醉苏醒时间、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12小时内压疮发生率、术中低体温发生率、舒适状况量表评分(generalcomfortquestionnaire,GCQ,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文化的和环境的4个维度,每个纬度30-120分,分值越高舒适度越高)。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 SPSS21.0分析,计数数据以( n/%)为单位, 以X2检验,计量数据以(x̄±s)为单位, 以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应激指标、凝血指标比较

术后,研究组应激指标、凝血指标等水平均优于对比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应激指标、凝血指标比较(x̄±s)120.png2.2两组不同临床指标比较

研究组的术后麻醉苏醒时间、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12小时内压疮发生率、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等均低于对比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不同临床指标比较121.png2.3两组舒适状况量表评分比较

研究组生理的、心理的、社会文化的和环境等方面的舒适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比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舒适状况量表评分比较(x̄±s,分)122.png3讨论

体位是指为完成手术操作而将患者固定于某一特定位置的医疗措施。手术体位一般分为:仰卧位、坐位、侧卧位、俯卧位和坐起位,其中以侧卧位为最常见。手术体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急诊外科手术中更为重要,而侧卧位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术体位。但是在某些特定部位进行手术时,其与手术台的接触面积很小,而且侧方有很多突出的骨头,这就导致身体重量的集中,极易增加压疮的危险,同时如果人体的软组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受压的状态,很容易造成循环障碍。此外,由于受到术中麻醉效果因素的影响,患者的知觉感觉会下降,基本失去了对身体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使得血液流动的速度变慢,进一步增加机体功能障碍发生概率[2]。侧卧位手术患者术中由于体位不当、翻身不及时等因素,常导致伤口疼痛、出血、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因此,需要加强术中的体位护理,对保证患者的手术疗效,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

常规护理方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其不够全面,不具备针对性的特性,导致护理结果并不理想。有研究发现,实施手术室护理可以弥补常规护理的缺陷,通过加强护士的风险意识,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进行评估,从而有计划地进行护理服务,能获得有效的预防效果[3]。手术室改良体位护理是指在传统的体位护理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特殊的设计,并对其进行改良,使之更符合手术患者的生理特点,更能促进术后恢复。手术室改良体位护理其主要目的是改善患者体位不稳,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发生,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以及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4]。保暖护理是指在手术患者的全身或局部进行保温、降温处理,以维持患者体温在正常范围内,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的一种护理方法。术中保温可以使手术部位保持在适宜温度,减少术中热量流失,维持患者体温在正常范围内,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康复[5]

本研究通过观察手术室改良体位护理结合保温护理对长时间侧卧位手术患者的干预效果,为手术室护理工作提供新思路。研究结果显示,术后,研究组应激指标、凝血指标等水平均优于对比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麻醉苏醒时间、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12小时内压疮发生率、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等均低于对比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理的、心理的、社会文化的和环境等方面的舒适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比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这主要是由于手术室护理不仅关注患者的病情,同时也重视对其受压点的观察,经提供有效支持,可预防压疮发生;强化护理人员责任心,完善各项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各项体征处于平稳状态,对预防并发症发生有重要意义。此外,在开展手术室体位护理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加以量化性分析,明确患者可能存在的不舒适风险因素,并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通过保温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手术期间的舒适度,预防应激反应,稳定机体凝血功能,预防压疮、低体温等不良事件发生。

综上,对于长期侧卧位进行手术的患者,采用手术室改进体位护理配合保温护理方案,可以降低患者的压疮和低体温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性,稳定机体应激指标与凝血指标,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吕亮,马娟. 手术室改良体位护理结合保温护理对长时间侧卧位手术患者压疮及舒适度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8(9):173-175.

[2] 闫明. 保温护理结合改良体位护理对手术室长时间侧卧位手术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J]. 糖尿病天地,2022,20(8):278-279.

[3] 虎曼秋,孙甜甜,张丽. 改良侧卧位固定在经左胸后外侧微创切口入路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室体位护理中的应用[J]. 四川解剖学杂志,2022,31(2):131-133,145.

[4] 侯晓敏,彭焕椽,朱丽瑜,等. 改良70°侧卧位用于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肾部分切除手术的效果[J]. 护理学杂志,2022,38(8):44-46.

[5] 孙萌,蒋月超,王亮. 集束化护理联合保温对侧卧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J]. 黑龙江中医药,2022,51(6):274-27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