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的发育初期,此时的发展关系到人的一生,婴幼儿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具备很强的可塑性,人为干预能让幼儿的发展朝着预期的方向前进,可促进人的心理良好发育、身体健康发育。在各种观念频出、人性探索越发深入的背景下,现代的父母尝试用更先进的理念教育和抚养孩子,但由于各种原因,父母很难解决这些问题。基于此,对于儿童保健健康教育的护理研究,则对新时期的婴幼儿保健健康教育有重大的影响。
1.儿童保健教育护理工作开展
2022年,国家卫健委印发《婴幼儿健康教育养育照护指南》,该文件尚在试行阶段,取得效益还有待商榷。婴幼儿时期是儿童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大脑与身体发育速度非常快,介入或者干预将会对发育产生影响,因此这一时期必须通过养育风险筛查、父母课堂、亲子活动等形式,指导养育人掌握育人的观念、养育知识,可以为婴幼儿提供好的养育照护以及优质的健康管理。
在人的成长与发育中,生理与心理的发展变化是随着年龄的变化而不断产生变化,这种变化同时与周围环境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甚至会受到家庭与学校的影响。儿童发展学家将儿童的发展按照年龄划分为不同阶段,如产前期、婴儿期、学步期、学前期,这种划分仅仅是为方面某一个领域的研究而在学术层面上做出的界定,需要知道,人在不同生命时期,个体发育差异也十分明显。文章所研究的婴幼儿时期是婴幼儿建立起安全感的重要时期,婴幼儿在出生之后身体的各项技能不断发展,自身的抵抗力很弱,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养育的早期,必须给予正确且规范的保健教育,但是很多父母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导致婴幼儿保健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必须对保健工作进行指导[1]。
2.婴幼儿保健教育工作内容
2.1饮食保健
婴幼儿时期孩子的各项身体指标变化速度非常快,怎样摄入营养、婴幼儿需哪种类别的营养物质成为一门学科。新时期人均饮食条件不断改善,人们更关注婴幼儿的饮食营养护理工作的开展。通常,母乳喂养是最好的喂食方式,同时也要保证婴幼儿摄入营养的均衡与合理性,可以通过辅食来丰富与改善幼儿的饮食结构。通常,对于婴幼儿偏爱的某一类东西,家长基本上都可以满足,逐渐养成挑食的习惯,若有意更正,这种情况可以改变,如果不够关注则会因为摄入营养不均衡出现营养过剩的情况。因此需要进行这一方面的饮食健康教育,让婴幼儿养成科学的、良好的饮食习惯,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2.2智力保健
早期婴幼儿的智力开发十分重要,专业的护理人员会指导家属营造优质的婴幼儿成长环境,通常在婴幼儿经常接触的地方和部位张贴漫画,堆放彩色玩具,放置对应的产品,让幼儿可以在日常的观察中产生探索欲望,主动打破壁垒,积极与外界产生联系。在这一个阶段内,父母还应与自己的孩子进行积极而有效的互动,利用外界的色彩与声光影来启发婴幼儿,对婴幼儿的脑力和动手能力进行全面开发和培养。
2.3语言表达能力
早期的语言能力锻炼十分重要,这也是保健健康内容中的一部分,观察与记录下婴幼儿的发声、发音情况,有利于了解婴幼儿的身体情况。部分婴幼儿在语言表达上面存在缺陷,对于这一类婴幼儿,更需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关注他们,照顾他们的各种需求,鼓励婴幼儿克服自己内心的障碍,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存在缺陷、在行为上出现错误的婴幼儿,家长应该耐心看待问题,且用婴幼儿容易接受、容易理解的方式给出孩子正确的认知,避免孩子产生恐惧、惧怕的心理,让幼儿可以用正确的、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逐步强化自己的语言能力。
2.4睡眠教育
婴幼儿在三周岁之内必须保证睡眠,同时婴幼儿能在任何场合入睡,如何保证高质量的睡眠十分重要。由于不同婴幼儿的身体素质存在差异,因此睡眠时间也有区别。在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睡眠时间会逐渐减少,所以需要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因此,家属需要为幼儿营造良好、整洁、无噪声的舒适的睡眠环境,营造舒适的环境更要控制好房间内的温度和采光,护理人员可以将适合婴幼儿睡眠的体位姿势传授给家属,以确保父母能掌握好抚育婴幼儿的职能。如在睡前保证婴幼儿情绪稳定,了解幼儿喜欢的舒适体位,侧卧的时候帮忙更换避免出现变形情况,幼儿入睡后不能出现噪声[2]。
3.婴幼儿保健健康教育护理的建议
3.1 科学进行婴幼儿饮食保健教育
婴幼儿在出生后,采取合适手段,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同时密切关注婴幼儿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采取科学的方式观察和记录下婴幼儿的习惯,落实针对性保健教育。婴幼儿在出生之后,通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演示正确的喂养姿势,新生儿在出生之后到六个月之内,喂养都是以母乳为主。早期的喂养知识由专业人员传授,针对喂养知识与喂养技巧进行演示。医护人员在指导、传授的过程中,指导产妇运用正确的姿势,同时对喂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解决,避免出现呛奶现象。当婴幼儿成长到六个月后,可以选择市场上安全、营养的奶源喂养,适当增加辅食,保证摄入的营养均衡。婴幼儿饮食结构合理十分关键,要避免出现挑食的现象。
3.2进行疾病预防教育
婴幼儿的抵抗力很弱,合适的疾病知识指导十分重要,医护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对婴幼儿家长科普常见的疾病,产妇需要了解到病发的前兆与预防的方式。针对肺炎、佝偻病等应重点介绍。在婴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医护人员要指导家长做好皮肤清洁、体温检测等等,要按照地方规定进行检查、接种疫苗[3]。
3.3早教指导
早教指导可以让家长双方意识到自己的职责,医护人员要让家长了解到早期教育的优势,了解到进行教育的必要性。医护人员需要介绍常规的早教方式,怎样去触摸、社交,观察和了解孩子的需求,记录下孩子的特征等等。可推荐家长阅读相关的书籍以及视频,提高家长的早教能力。早教教育是科学的干预手段,可保证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结语:
综上所述,婴幼儿时期通过正确的保健干预,能够给婴幼儿提供健康且舒适的生长环境,让婴幼儿的身体与智力发育均衡,为婴幼儿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通过科学的饮食、语言表达、智力教育,可以让婴幼儿在舒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因此婴幼儿保健健康教育护理对婴幼儿的成长发育有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奎玉.儿童保健健康教育护理对婴幼儿行为发育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2,33(07):871-874.
[2]胡荽.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护理价值[J].人人健康,2021(12):78-79.
[3]李月霞.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01):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