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各类妇科疾病的常用方式,其特点表现为创伤小、恢复快,对于女性而言,较小的手术创伤不仅减少了痛苦,同时也可以尽量保证皮肤的完整性,减轻了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1]。现代腹腔镜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尽管如此,在实际腹腔镜手术中,也可能因为患者个体差异(肥胖)、术者技术差异等,造成相关性的并发症[2]。如腹部瘀斑,该并发症恢复缓慢,可引起疼痛、红肿、皮肤颜色及质地和健康部位存在差异等情况,不利于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常规西医治疗本病的手段比较单一,多是从消炎、消肿层面入手,疗效较差。中医则认为本病的治疗应当从活血化瘀入手[3]。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中药芒硝,大黄外敷用于本病的疗效,并在2021年7月~2022年7月期间入选了70例患者探究,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于2021年7月~2022年7月期间进行,此期间共有70例患者入选,均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入组者以抽签方式均分,一组针对腹部瘀斑进行常规治疗,一组以中药芒硝,大黄外敷治疗,各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年龄段26~65岁,平均(46.12±1.52)岁,其中子宫肌瘤患者14例,卵巢囊肿患者10例,子宫窃书患者6例,其它疾病患者5例;观察组:年龄段27~63岁,平均(46.11±1.38)岁,其中子宫肌瘤患者13例,卵巢囊肿患者10例,子宫窃书患者6例,其它疾病患者6例。组间一般资料经检验,未见差异,P>0.05,研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支持下进行,两组可相比。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腹腔镜手术适应症,且由同一组医护人员负责手术、治疗工作,患者本人同意参与。
排除标准:凝血异常者;精神障碍者;过敏性紫癜患者;非手术原因引起的腹部瘀斑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应用抗生素消炎,实施红外线照射治疗,每次20min,每天治疗一次,直到患者出院。
观察组应用芒硝、大黄外敷治疗,大黄100g,芒硝300m,研磨为细小的颗粒,混合后使用棉布袋装好,裁剪为腹部大小,贴敷在瘀斑位置,活动时,需要妥善固定布袋,当药物出现结块、打湿等情况,则需要更换,每次30min,每天治疗三次。两组在治疗期间,应注意补充营养,并叮嘱患者不要过度抓挠、按压、按揉瘀斑位置,并保证饮食合理,两组均在治疗一周后观察效果。
1.3观察指标
疼痛分析:以VAS量表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分值0~10分之间,分别在用药前、用药1d、3d和7d时进行评估,分数与良性结果负相关。
统计两组的瘀斑变浅时间、持续时间。
症状评分:主要包含疼痛、色沉、红肿三项,按轻重程度评分0~3分,分数高则病症重。
治疗满意度:由患者评估,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估量表,量表应用百分制评估,分为很满意(90分及以上)、较满意(70~89分)、不满意(70分以下)三个维度,很满意+较满意=总满意例数。
1.4统计学分析
工具采用SPSS23.0,检验值分别是X2和t值,可对计数资料(百分数)、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进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VAS评分
两组用药前的VAS评分相比,无差异,P>0.05,在用药1d、3d和7d的评分中,观察组数据较低,分别是(3.31±0.45)分、(1.33±0.16)分、(0.54±0.11)分,组间相比,可见差异,P<0.05。
表1:两组的VAS评分(分)
2.2两组瘀斑变浅时间、持续时间
观察两组瘀斑变浅时间、持续时间,均可见观察组数据较低,分别是(3.54±1.12)d、(7.45±1.34)d,二者可见差异,P<0.05。
表2:瘀斑变浅时间、持续时间(d)
2.3两组的症状评分
观察症状评分后,疼痛、色沉、红肿几项分值相比,观察组评分较低,分别是(0.23±0.04)分、(0.16±0.06)分、(0.12±0.03)分,组间相比,可见差异,P<0.05。
表3:两组的症状评分(分)
2.4两组的治疗满意度分析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获得了更高的治疗满意度,组间可见差异,P<0.05。
表4:两组的治疗满意度统计
3、讨论
腹腔镜手术是现代的一种微创手术,可用于治疗多种妇科疾病,例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和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可以极大程度减轻手术损害,尤其是手术切口,这不仅减小了患者的痛苦,也保证了其躯体的美观性[4]。此外,腹腔镜手术下,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少,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负担。而女性本身的耐受力较差,情绪较为敏感,故比适用于使用腹腔镜手术[6]。但是,从近几年的手术情况来看,临床中一些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会出现腹部瘀斑,者主要是由于机械性损伤导致的[6]。腹部瘀斑以局部血管通透性增高为主要病理表现,可导致皮下或是黏膜发生斑状出血,皮肤表面发红、发紫,按压时出现疼痛[7]。
临床常规治疗本病一般会应用消炎治疗、红外线照射治疗、消肿治疗等。但是治疗周期长,不易好转[8]。中医认为本病的治疗应当以活血化瘀及清热消肿为主[9]。中药外敷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主要原理是利用药物性味归经的特点将其贴敷在病灶处皮肤上,经皮肤渗透药理,起到治疗效果[10]。在本次研究中,两组用药前的VAS评分相比,无差异,P>0.05,在用药1d、3d和7d的评分中,观察组数据较低,组间相比,可见差异,P<0.05。证实了,大黄联合芒硝外敷对本病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减轻疼痛。中药芒硝及大黄是比较常用的外敷散剂,均属于泻下类药物,其中大黄性寒,味苦,具有消食平胃及下气的功效,大黄入血分,还可产生逐淤通经、解热降温和调血脉、利水肿的功效[11]。现代药理血研究也证实了:大黄中的有机酸类、蒽类衍生物、鞣质类、挥发油类以及苷类化合物含量多,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在早期创伤中,可以减少白细胞渗出,有效抑制病原菌,减轻疼痛[12]。
芒硝性苦、寒,味咸,具有泻热通便、解毒消痈和软坚散结。现代药理血研究也证实了:芒硝属于硫酸钠,口服用药下,由于含有杂质,故难以被吸收,会形成高渗溶液,提升肠道内含水量,刺激肠胃,使之加快蠕动[13];芒硝具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可以发挥促使伤口渗出液吸收的作用,有效减轻血肿,预防感染问题[14]。芒硝与大黄联合,制成散粉剂,外敷患处,能够刺激局部神经末梢,经神经反射及扩张血管作用,改善患处血液循环,营养周围神经和阻滞,发挥消肿、抗炎及镇痛的功效[15]。
结果还指出:观察两组瘀斑变浅时间、持续时间,均可见观察组数据较低,二者可见差异,P<0.05。分析其原因在于:局部用药可以提升药物浓度,快速发挥药效,加快病情的好转。
在结果2.3中:观察症状评分后,疼痛、色沉、红肿几项分值相比,观察组评分较低,组间相比,可见差异,P<0.05。此项结果也充分说明了大黄联合芒硝外敷对疾病有着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减轻疼痛、色沉、红肿等病症,减少患者的痛苦。结果2.4两组的治疗满意度也作证了该治疗方式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腹部瘀斑,可以使用芒硝和大黄外敷治疗,能够有效减轻疼痛、红肿等病症,帮助减少患者痛苦,加快病情的好转,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良晶,史肖华,程秀琴. 大黄鼻饲联合芒硝外敷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的meta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22,29(36):22-26.
[2]齐仙玲. 大黄芒硝包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护理对剖宫产术后切口局部微循环状态及愈合的影响[J]. 医学信息,2022,35(22):184-186.
[3]梁伟,刘辉,金梅,齐维,晏晨. 祛毒生肌汤内服联合大黄芒硝外敷用于妇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障碍的临床价值[J]. 中华中医药学刊:1-5.
[4]陶明艳. 大黄联合芒硝腹部外敷对骨科患者卧床后便秘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2022,38(29):76-78.
[5]彭燕辉,熊莉,万芳丹. 大黄与芒硝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对胫腓骨骨折肢体肿胀患者的护理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9):2929-2933.
[6]李晓云,江珉,王碧丹,金元娥,赵静,邓淑娟,徐晓燕. 袋鼠式护理联合生大黄芒硝外敷预防产后乳汁淤积疗效观察[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22,45(04):6-10.
[7]邹芳芳,李伟,廖朝青. 大黄、芒硝外敷联合瓜蒌牛蒡汤治疗乳痈的疗效研究[J]. 药品评价,2022,19(13):790-792.
[8]聂娟,王美玲,钟阳. 大黄芒硝外敷联合护理干预预防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临床研究[J]. 光明中医,2022,37(12):2238-2240.
[9]胡国霞. 生大黄胃管注入联合芒硝外敷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22,41(06):89-90.
[10]郑磊,汪晋,宣莹莹,丰茂坤,江雯,葛宇,徐茂奇,芮景. 大黄芒硝散脐周外敷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J]. 肝胆外科杂志,2022,30(02):130-133.
[11]李斌杰,周晓芳,黄自冲. 生大黄灌肠联合芒硝外敷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J]. 湖北中医杂志,2022,44(04):13-16.
[12]姜敏,梁培芳. 红外线照射联合大黄芒硝外敷对剖宫产术后腹壁肥厚产妇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3(02):38-40.
[13]戴鑫伟,吴宏. 大黄芒硝散外敷联合常规抗感染治疗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感染、裂开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2021,28(35):140-143.
[14]温国栋. 大黄鼻饲联合芒硝腹部外敷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效果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33):169-171.
[15]范小燕. 中药大黄芒硝外敷、红外线理疗联合抗生素治疗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疗效对比分析[J]. 现代养生,2021,21(18):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