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畜牧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行业之一,不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饮食安全等有一定作用,而且对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也产生一定作用。畜牧业具备着一定的地域性性质,畜牧业的发展可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但在畜牧动物养殖过程中,必须要做好防疫工作,一旦疫情爆发,不仅会危害畜牧动物的生命,同时也会造成大量的经济亏损,所以必须在养殖过程中做好相应防疫工作,当前新技术在畜牧兽医站中得到应用,通过信息技及高新技术的使用,从而可以加强畜牧养殖工作,保障我国畜牧业得到健康发展。
一、新技术概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养殖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疫病的危害也加重,因此,必须提升对畜牧业的管控水平,做好畜牧兽医站动物防疫工作。而将新技术应用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可以降低患病率,减少经济损失,是保证畜牧兽医站动物防疫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1]。
新技术主要是借助信息技术和现代通信手段,对信息进行传递、存储、处理以及分配,而提高获取信息能力的技术。新技术在动物防疫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信息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可以以此为基点,组建防疫工作数据库,通过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将其上传到数据库中,为工作人员提供便利;其二,互联网技术,通过运用该技术,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得养殖户与畜牧兽医能进行实时沟通,及时了解养殖信息,实现数据共享,能提高动物防疫工作的效率;其三,大数据技术,将其应用在动物防疫中,可以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站与养殖场之间的联系,基层畜牧兽医站利用计算机设备对各项数据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收集,为后续的防疫工作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二、新技术在动物防疫中应用的重要性
根据调查,人的传染病与动物的疫病有着密切的联系,70%的动物疫病可以传染给人类,已查明的动物疫病有100多种,这不仅给人们生命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还会阻碍养殖行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效益造成一定的损失。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防疫工作很受重视,在中央财政拨款经费中,其中有大部分经费用于畜牧业发展。而将新技术应用在畜牧兽医站工作中,在原有工作的技术基础上,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为防疫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满足防疫工作的发展需求。新技术的应用能通过对养殖情况的了解,将相关信息进行汇总,以此为前提展开工作,在保证防疫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有效减少因疫病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保证畜牧养殖业的稳定发展[2]。
三、新技术在畜牧兽医站动物防疫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一)在动物饲养管理中的应用
新技术在动物饲养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动物的患病率,提高动物饲养管理水平,推进饲养的规模化发展。畜牧兽医站作为畜牧兽医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动物进行管理过程中,要发挥其自身的主体地位,将新技术有效融入到动物饲养管理中,对动物发生疾病的情况及时进行了解,对防疫工作的现状、动物的基本信息要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将其准确记录在信息系统中,利用新技术信息共享的特性,借助计算机平台,实现动物管理人员和防疫人员的实时交流,确保可以及时获取疫病的动态信息,为后续的工作决策、工作落实奠定良好的基础,避免出现各种各样的管理漏洞,保证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不同地区的畜牧养殖存在差异性,因此防疫工作内容也存在着不同,新技术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疫情信息、数据资源的共享化管理,在多方面技术交流的基础上,对于疫情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减少动物疫病的传播,对防疫工作的落实效率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二)在动物免疫监测中的应用
将新技术应用在畜牧兽医站动物防疫工作中,相较于传统的常规管理方法,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为动物防疫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指导,提高动物防疫工作的管理水平,借助数据信息的整合力度和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动物饲养的全过程监测,准确了解动物的真实免疫情况,有效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提高动物检疫效率。在将新技术与动物防疫工作进行有效融合时,可以以计算机系统为支撑,利用其数据收集功能和模块功能,加强畜牧兽医站与养殖场的联系,将各种动物的基本情况和防疫信息同步上传到计算机系统中,对饲养动物的数量、种类以及防疫具体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为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各方面的信息提供便利,为动物防疫密度的掌握提供重要的平台,进一步推进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新技术的监控功能可以实现对动物管理情况的全面监测、对免疫情况的全面了解,因此,在发现疑似疫病的情况时,可以根据动物的实际情况,结合监测的信息,作出科学的预测,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预防,为防疫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从根本上降低疫病的发生,控制疫病的传播,减少经济的损失,进一步提高动物的免疫水平。
(三)在防疫信息跟踪中的应用
新技术的应用,在获取防疫信息的过程中,能够全面跟踪饲养动物的防疫信息,对动物的真实防疫情况及时进行了解,缩短信息获取的时间,为防疫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在应用新技术时,借助信息技术中的读写器,可以将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快速转换,通过其对信息的读写,可以对电子标识进行明确,利用计算机将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快速连接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解码处理,以达到实时了解饲养动物防疫信息的目的。另外,动物防疫日常的管理工作,与防疫工作落实的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而通过应用新技术中的数据处理器,可以对动物防疫信息进行全面跟踪,将饲养场的管理工作与畜牧兽医站的防疫工作进行有效衔接,根据所养殖动物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疫机制,确保防疫人员根据所设置的防疫机制,规范性地开展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高效的防疫任务,保证防疫工作的质量。
结论:畜牧兽医站动物疫病在防控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过于复杂,它是一项长期而又系统的工程,在动物防疫工作落实过程中,要对工作重点进行严格把控。近年来,我国动物养殖规模快速增长,饲养方式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加快了动物和产品流通的速度,畜牧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方式,严格的把控动物疫病,能有效的解决药物残留对人体产生的消极影响。因此,新技术在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的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海斌.新技术在畜牧兽医站动物防疫工作中的应用[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17):187-188.
[2]郭林章.新技术在畜牧兽医站动物防疫工作中的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8):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