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
李增超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增超,. 脊柱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J]. 现代康复医学,2021.5. DOI:10.12721/ccn.2021.157042.
摘要: 脊柱脊髓损伤作为一种严重创伤,多是由于高处坠落、交通事故等造成的脊柱结构变化,产生脊髓受损或挤压,进而导致脊髓神经支配的相应器官的功能性障碍,严重降低了生命质量。康复治疗过程中,应该首先对损伤情况全面考察,迅速商定出个性化的治疗与康复方案,及时早期干预,最大程度减少脊柱脊髓损伤,阻止并发症,尽可能恢复神经功能。基于此,本文从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与康复等作出分析研究,以便对此类病症的改善有所帮助。
关键词: 脊柱脊髓;损伤;康复治疗
DOI:10.12721/ccn.2021.157042
基金资助:

由于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原因导致脊柱结构改变以及脊髓受损或受压,从而造成脊柱脊髓损伤,引发功能障碍发生在某些受脊髓神经控制的器官中。基于此,本文对近年来在脊柱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中获得的进展作出分析研究。脊柱脊髓损伤主要是以原发性损伤以及继发性损伤等为主,原发性损伤主要是对患者的神经细胞和血管等产生不可逆的损害。继发性的损伤指的是对患者的心理、生理和运动等功能造成的影响,导致患者丧失了自理的能力,甚至出现瘫痪的现象。经过临床干预和治疗得知,康复治疗途径本身可行性高,能让患者短期恢复。为了分析结果,选择140例脊柱脊髓损伤案例作为对象,对所有案例进行康复治疗路径,对比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总结结果。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

抽取140例脊柱脊髓损伤案例作为对象,所有案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观察组,男46例,女24例;年龄26~60岁,平均(45.61±1.32)岁。对照组,男44例,女26例;年龄26~60岁,平均(45.56±1.40)岁。所有案例符合研究要求,排除脑损伤以及骨盆骨折的患者。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康复治疗,定期康复训练等,观察组患者实施康复治疗路径的落实,如下:

(1)损伤评估: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病史以及影像学的结果进行分析,通过损伤程度的进一步分析之后,对病症进行分析,而后判断预后情况。检查方式有:CT、MRI和X线等,由于每一种检查技术的侧重点不同,在实施中需要依据各种检查技术的结果进行综合性的测评。

(2)药物治疗:脊髓损伤的患者体内可能出现异常反应,传导受到阻滞。损伤部位的血流量减少之后,组织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缺血和缺氧等受到破坏。针对损伤的患者需要及时用药,减少脊髓损伤的情况,促进患者的恢复。

(3)康复训练:脊柱脊髓损伤的案例康复训练重要,腰椎损伤平面以上的患者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可以进行髋关节的屈伸和牵张训练,在床上自动进行翻身,提升移动能力。导管需要及时更换,避免出现感染的情况,后期拔除导管,及时进行间歇的导尿。

3,指标分析

一方面生活能力、健康与自理能力评分比较。本次研究中对两组各项评分对比,分别是生活能力评分、健康评分、自理能力评分。另一方面神经功能评估。采用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脊柱损伤学会(ASIA)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情况,该量表分为针刺觉、轻触觉和运动三部分。评分越高表明神经功能越好。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用n表示计数资料,用%统计计数资料,用检验计数资料,如果检验后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

二、结论

1,生活能力、健康与自理能力评分比较对比分析两组不同时间段的各项评分情况,两组生活能力、健康和自理能力治疗后的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能力、健康和自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ASIA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ASI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针刺觉、轻触觉、运动评分和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脊柱脊髓损伤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可能累及到其他系统,导致患者失去劳动能力。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失去自理能力,此外由于并发症比较多,后期预后比较差,需要结合患者的自身病情,积极采取有效的方式落实。在整个阶段通过X线、CT以及MRI等方式进行检查之后,可以确定损伤部位,明确损伤程度,结合损伤具体情况针对性治疗。

在本次研究中分析了脊柱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的路径,患者的脊柱脊髓损伤分析是重点和关键,需要正确进行治疗,临床研究中依据各种证据进行评估,而后制定个性化的临床治疗方案,通过对应的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之后,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继发性的脊髓损伤的情况,有助于患者后期的恢复。此外对于患者采取康复治疗方案,强化肢体、膀胱和运动康复护理指导后,能促进患者的恢复,改善自身神经功能情况,降低对应的并发症。此外,应用康复治疗路径可进一步提升患者神经功能,对运动和感觉功能改善效均较高,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康复治疗路径的设计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并在治疗中积极鼓励和支持患者,以保证康复治疗的规范性,为此,家属也应引起关注,对康复治疗的对应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多给予患者情感支持与鼓励,严格按照康复治疗的基本要求实施,辅助对应的护理指导之后,能提升优势。

对比分析不同时间段的各项评分情况,分别是生活能力评分、健康评分、自理能力评分等,治疗后的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说明针对脊柱脊髓损伤的案例实施康复治疗,能促进患者的恢复。

结语

脊柱脊髓损伤常导致感觉和肢体功能障碍,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及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对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可以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也就是说,脊柱脊髓损伤的康复要在病情稳定、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早开始,并且要根据病情评估结果和患者的实际需求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和目标,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自受伤至脊柱可以负重阶段的早期康复锻炼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并发症,其方法包括康复护理、床上运动及心理康复,随后即可开始运动功能康复。可见,康复治疗方案可以缓解脊柱脊髓损伤的不良反应,值得实施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郑博隆,张志成,高杰,等.急性成人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后路手术加速康复外科实施流程专家共识[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9,12(12)

【2】赵宽.骨科康复训练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1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