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能够为水文水资源信息资料的收集、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有利于提高抗旱防汛能力,实现对水文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对各方面信息数据的实时监测和记录管理能够为水文水资源工程实践提供参考依据。必须明确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升管理意识,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
1.水文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水文水资源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贯穿了水资源利用循环的全过程,面向社会各行各业。目前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和信息化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进步,因此必须加以改进和优化。在水文水资源的管理工作中,应采用动态管理替代传统的静态管理,采用科学管理替代传统的经验性管理,采用统一管理替代传统的分散条状管理。为推动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积极采取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2.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设施设备相对落后
目前,我国的水文监测设备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且设备质量较差,导致工作开展困难,工作量十分复杂和繁重,增加了建设管理工作的难度。较为发达的国家已大规模应用质量高、技术含量高的水文监测仪器和设备。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利用和使用水文监测仪器和设备的概率都较低,由于缺乏资金投入等因素,采购设备的数量相对较少。至今还使用着传统的工作模式,监测精准度不高、工作效率低下,还因工作人员的数量较多,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加,很难将管理的工作效率提高。
2.2水文水资源管理意识不强
水文水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关联,能够对日常生活质量起到显著的提升作用。受限于传统思想,水文制度仍然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应尽快有效提高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意识。由于相关的审批政策不到位,没有设立统一的规范标准,加之管理意识的缺失,直接影响着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的健康发展。
2.3 建设主体不够明确
因为建设主体尚未进行明确的规定,尚未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市级水文部门内,一般作为中心的是整个流域,而容易忽略其余流域的相关管理,导致各个区域间在建设过程中很难实施有效沟通和交流,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实施进程缓慢,不能有效提升效率。
2.4 建设项目空间跨度过大
水文水资源建设的项目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泛,在实施项目建设时,需全面了解水文水资源知识,并有效融合其他相关知识。水文水资源项目的建设与其他项目的建设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其建设跨度过大,将会对整个水域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增大建设工作的开展难度。
3.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的解决策略
3.1 加强管理水文监测的仪器设备
建设水文水资源项目的过程中,需加强管理相关的监测设备,加大引入先进监测仪器及设备的力度,保证及时有效实施建设项目,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升监测设备的利用率,寻求社会及政府的资金投入,选购先进的水文监测设备,以改善设备落后的现状。此外,还需对设备进行良好的维护及保养,给设备定期实施保养维护,设备发生故障后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加强对水文监测仪器设备的管理,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推动水文建设项目的有序实施。
3.2提升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意识
加强水文水资源建设管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让资源可以得到高利用,以免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要想促进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要提升管理意识,正确认识到水文水资源建设管理的重要性,转变以往的思想观念,建立完善的水文制度和管理机制,对各类的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细致审核,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为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奠定基础。
3.3构建网络管理系统
网络系统在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为资源共享和数据应用提供良好平台,要保证各类信息数据的准确性与完善性这样才能为有关部门项目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参考,及时了解水文水资源的实际情况。构建信息化网络系统充分整合了多种先进科学技术,可以实现对各个区域的准确定位和分析,便于统一管理,快速了解水域信息资源变化情况,便于水资源工程的顺利开展。
3.4 完善数据信息系统
数据信息系统中充分运用了视频监控技术、传感器和显示器等技术和设备,能够通过对各方面信息数据的快速收集从而获得较为准确的水文水资源信息资料,及时了解该区域的水环境情况,而且可以通过视频、图像了解现场实际情况,有利于数据资源的共享传递,为项目的稳定建设提供良好依据。数据信息体系的构建也为其他部门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保证信息获取的实效性。
3.5 建立旱情和水质监测系统
建立旱情和水质检测系统能够对水位是否在合格范围进行有效监测,同时也能够对水质的变化情况及时掌握,快速掌握水环境质量。会根据监测任务要求采集到各个方面的实时信息并反馈给有关部门,能够了解水资源的污染情况并制定中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和治理策略。还可以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对土壤环境条件信息、气温变化情况和降水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预测下一阶段的环境变化,确定是否会发生旱情,并能够对旱情区域进行准确定位,便于提前应对。
结语:水文水资源的项目工程既与国家、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可持续发展要求必须做好水文水资源的项目工程管理。基于此,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提高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的重要意义,在工作中积极采用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水平,以此保证水文水资源的项目工程顺利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的完工,并造福于人民。
参考文献:
[1]李晓东.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现状及优化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21):68-69.
[2]张海清.浅谈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J].中国科技投资,2017,(0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