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桩基设计探究
田田 步万龙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田田 步万龙,.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桩基设计探究[J]. 中国建筑,2022.12. DOI:10.12721/ccn.2022.157111.
摘要:
近年来,建筑工程项目日渐增多,社会和有关部门对建筑工程质量十分关注,所以施工单位开始着重于加强建筑工程的结构建造质量,希望通过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性于合理性,进而提升建筑的稳定性,增强其建造质量。桩基作为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体的建筑的质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对于桩基设计应该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基于此,以下将针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桩基设计进行探究,通过分析桩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桩基建造特点,进而总结出桩基设计的要点,全面提高建筑稳定性,增强现代化建筑质量,为居民的人身于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关键词: 建筑结构设计;桩基设计;桩基特点;设计要点
DOI:10.12721/ccn.2022.157111
基金资助:

桩基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部分,尤其对于当前的高层建筑而言非常重要,关系到建筑的稳定性。而且桩基的设计质量与施工水平更是决定了建筑的使用寿命,所以,对桩基设计进行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约建造成本,为施工单位或是投资方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应充分结合桩基特点,对其进行合理设计,科学安排其整体布局,设置满足建筑施工需求的形状,并注意受力点的设定,从而构建高质量、稳定性强的建筑结构,全面提高建筑施工水平。

一、桩基设计方案中的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结合应用问题

理论与实践结合应用是在建筑工程中一直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建筑结构桩基设计中,这个问题一直影响着我国建筑结构质量的整体建造水平。当前在建筑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不断丰富,而且内容跟放假多元化,相关设计人员在进行桩基设计时,参考的也是以理论知识为主,虽然理论都是总结而来,反复试验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是会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进而出现不同的情况或问题。即便有些设计人员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是结合的效果并不显著,一方面是设计人员先入为主的理论思想驱使,另一方面则是实践存在与理论冲突的部分,所以桩基设计难以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的完全融合。

(二)桩基形式与成孔工艺问题

桩基的形式以及成孔工艺技术都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调整,当前我国建筑模式十分多元化,建筑结构也会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合理设置,桩基部分更是如此。首先,应当考虑建筑的类型,各项实际数据以及施工建造标准;其次,对建筑地点进行考场,其中包括地理环境、地理位置特点以及土地的密度情况等;最后,根据施工实际情况,以及建筑结构的受力需求,选择适宜的桩基形式和成功工艺手段。而今大部分建筑工程设计都忽略了该方面问题的考量,桩基的设置过于统一化,成孔工艺也没有进行创新与优化,所以整体的设计水平相对较低。

(三)实际施工问题

桩基设计内容还是偏向于理想化的,所以在实际落实施工过程中还会出现许多问题,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一定的偏差。比如施工中的桩基用料、施工设备以及施工人员等,都无法完全保证满足相应的设计标准,与此同时,还包括其它条件的影响,例如气候条件、地质环境特点以及施工限制条件等。

二、桩基的特点

(一)承载力强

桩基处于建筑结构的底部,可归纳于地基部分,根据材质的不同,可分为多种形式和类型。在建筑结构中,深入土质坚硬的轴承层,例如岩层和岩石层,单个文件或组文件同时承载建筑主体的垂直荷载和偏心荷载,从而确保强大的承载力,以防止建筑结构不均匀沉降。

(二)具有灵活性、科学性

根据建筑形式的类型,而且不同的建筑工程所处的地理条件差异性也比较大,所以对于结构内桩基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桩基设计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建筑工程情况,根据地质环境特点,对桩基进行适当的调整,将抗剪力、承载力体积沉降率进行科学控制,进而体现出桩基的灵活性、科学性特点,不断优化桩基设计方案与施工技术。

(三)竖向刚度大

桩基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受力,支撑建筑的上部框架,增强建筑稳定性。因此,桩基的竖向刚度是比较大的,一方面克服建筑结构的沉降不均匀情况,另一方面则降低建筑结构的沉降率,避免结构框架由于受力不均,出现形变或位移变化等情况,影响建筑整体建筑质量。

三、建筑结构中桩基的设计要点

(一)全面掌握施工现场情况

为了提高桩基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在进行设计前,应做好充分的调查工作,针对地理环境条件以及地质条件进行信息数据收集,全面掌握施工现场情况。与此同时,还要评估预测建筑现场的可观因素,比如气候条件特点、季节性自然灾害以及客观突发事件等。

(二)明确建设需求

桩基的主要作用就是承载建筑结构的负荷,所以在设计时,必须明确建设的实际需求。首先,应当明确建筑结构类型,根据建筑结构特点,选择适宜的桩基模式,制定出各项施工标准。其次,结合专业理论知识,以力学原理为切入角度,参照建筑的高度、承载力以及受力点分布情况,对各项数据进行精准计算。最后,将各项数据作为参考依据,进而确定桩基的密度、长度、形状以及施工工艺手段与技术模式等。

(三)重视静荷载试验开展

对于建筑结构桩基设计而言,最关键的是增强单个桩基的承载能力,进而提高整个桩基系统的受力能力。那么,在设计阶段,就可以通过静荷载试验来进行预测。但是这项试验的开展对于专业性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完成,并且在试验的过程中,严格规范各项行为操作。同时要对试验的数据进行准确的记录,在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试验单位针对试验结构制作细化、完备的分析报告。进而全面的改善桩基设计内容,进一步提高设计质量,增强桩基的应用性。

(四)注重桩基偏差的控制及处理

在桩基实际施工过程中,与孔洞的连接很容易出现偏差,这会导致建筑整体结构受到影响,从而稳定性较差。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应当重视这一点,当桩基出现偏差情况时,及时进行控制与处理,以免影响建筑施工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桩基作为建筑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造质量直接决定了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而关系到建筑结构质量的则是桩基的设计与施工,设计作为施工的参考依据,更为关键,因此应针对其设计不断探索与研究,对设计内容进行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杨艳静,王丽芳,池海.淤泥质海岸厚粉细砂夹层地质桩基承载力设计[J].港工技术,2021,59(S1):31-34.

[2]陈景云.关于厚淤泥地质下桩基设计、基坑支护设计及淤泥固化处理[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01):88-89.

[3]董洪汉,李新凯,庄宁,赵松颖.基于岩土体自身承载力的桩基设计[J].建筑结构,2020,50(17):121-125.

[4]刘嫦娟,侯丽娜.建筑工程常用的地基基础与桩基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7):9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