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双碳”目标政策概况
“双碳”目标主要是指我国通过制定有效的政策方针,实现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双碳”目标首次提出是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向所有国家发表中方的态度与行动规划。
为了更好地实现“双碳”目标,自2020年我国首次提出“双碳”目标至今,我国陆续制定并推行了一系列“双碳”目标政策,积极引导“双碳”目标有效落实。一方面,2021年以来我国陆续颁布了“双碳”目标相关政策和规划管理文件,不难看出,国家倡导节能、绿色、低碳、健康的高质量发展举措,国家将对企业实施严格的高碳排放管理和控制,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在于减少碳排放量;另一方面,“双碳”目标已经不仅仅是涉及国家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国家未来长期发展的重点战略规划。
2 “双碳”目标对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要求
2021年以来,为了更好地实现“双碳”目标,国家下发了一系列关于“双碳”目标的配套政策。例如,2021年10月15日,国家相关部门围绕居民、农业、工商业用电,推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重点对电力市场化改革提出了四项改革要求,包括:关于有序开放全部燃煤发电量上网电价、推动工商业用户取消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保障居民农业用电价格稳定,以及扩大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为原则上均不得超过20%四方面内容。从以上《通知》不难看出,落实电力市场化改革,一方面能够促使煤电供给侧有效释放产能[1],有利于促进增强需求侧的节能观念,有助于推动实现理想化节能成效;另一方面能够促进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有利于增强煤业与电业两项基础行业的市场化保供水平,从而有利于促进优化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而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健康长远发展。
3 “双碳”背景下电力企业多元化发展举措
3.1 电源侧优化
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电力行业常通过利用风能、水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构建出一个时间和空间上耦合性较强的多元化能源系统,以实现多元化的能源互补,从而促进优化电力企业电源侧优化升级,进而促进新能源网络协调互补,促进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在电力企业电源测优化具体过程中,为了进一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电源网络的协调性,首先,针对新能源发电技术应用方面,新能源发电极易受到周边自然条件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严重影响发电的可控性和电源发电技术的灵活稳定性的情况,电力企业应该强化对风电、光电等新能源的预测,以促进提升发电的预测精确性,从而实现电力企业现货市场的交易的精确预测,进而促进实现新能源发电的多样化供应[2]。其次,为了进一步确保电力系统新能源供电的稳定性,电力企业还应该加大分布式新能源系统的推广力度,系统规划新能源储能技术,并在充分研究分析化学储能等方式的应用优势的基础上,实现新能源的消纳,实现尽可能地避免新能源发电量、发电效益受自然因素等不确定因素影响的可能性,最大程度的提升电力企业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有效促进提升风光发电的干涉性以及发电的可控性,电力企业应该积极应用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促进提升电网对新能源的接纳能力,进而有效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3.2 挖掘负荷侧资源需求潜力
在双碳背景下,电力企业对能源的消费模式日益多元化,使得电力负荷也随之多样化发展。为了提升能源消费的电气化水平,一方面,电力企业应该强化对电力负荷侧的管理,不断优化完善电源消纳模式。同时,电力企业可通过积极发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优势,强化电气用户侧的实时管理,进而有效促进提升电力负荷的反应能力;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应该深入挖掘能源需求侧潜力,强化电力系统的双向互动和系统内的功能互补性能。首先,电力企业可通过强化充电桩、分布式电源系统的实时管理,实现对所需信息的实时监测和设备的实时调节,从而深入挖掘用户侧可调节的资源,以满足用户对负荷的控制需求,进而促进提升能源消费的电气化水平。
3.3 建立高效率的配置平台
新形势下,针对于新能源系统波动性和随机性较强的特点,为了实现新能源系统并网消纳,更好地发挥出电网连接电力生产和消费的桥梁枢纽作用,建立高效率的配置平台刻不容缓。
一方面,针对于新能源系统不同电网区域跨度较大和波动性较强的情况,为了确保新能源并网消纳和供电网络的可靠稳定性,电力企业应该强化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等工程技术的深入研究,促进不同电网区域跨区互补建设,进一步优化电网架,推动建成结构范围大、清洁高效的能源配置平台,从而有效满足大范围能源资源配置的现代化新要求,实现与时俱进。另一方面,针对于新能源系统随机性较强的情况,电力企业应该充分应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强化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从而促进提升电网的感知能力以及反应速度[3]。同时,电力企业还应该围绕新型电力系统的控制需求,不断优化完善电力系统的控制系统,进而促进提升电力系统的智慧管理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供电网络的日常运营。
3.4 拓展增值综合服务,重视客户关系管理
“双碳”背景下,随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双碳”相关的政策,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因此,新形势下,售电公司应该立足绿色发展理念和低碳理念,来开展多样化的低碳电力营销服务。首先,售电公司应该在传统的营销方式基础上,充分利用未来5G、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优势特点,与时俱进,优化完善现代低碳营销方式和营销模式,不断拓展增值综合服务,重视客户关系管理。其次,售电公司管理层应该正确认识“双碳”目标下综合性增值服务的重要性,可通过开展品牌宣传、环保产品促销等营销活动,不断优化完善低碳电力营销模式。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促进大数据信息技术与电力市场的有效融合,电力企业还应该积极参与虚拟电厂等需求侧响应新能源投资工程建设。
“双碳”目标下,售电公司为了强化客户关系管理,一方面,售电公司可通过提供绿色电力等方面的证书证明等方式,帮助商业大用户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竞争力;另一方面,售电公司还应该通过定期反馈新能源投资建设进展情况的方式,做好中小客户的关系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作为能源密集型经济国家,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因其可清洁和可再生性的应用优势,已经成为新时期电力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大背景下,现阶段仍然以煤炭作为发电主导能源的电力企业,将会严重阻碍我国绿色能源产业创新转型发展的步伐,落实碳中和碳达峰计划仍将面临严重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喻小宝,郑丹丹,杨康,孔杰,章天浩.“双碳”目标下能源电力行业的机遇与挑战[J].华电技术,2021,43(06):21-32.
[2]才秀敏.电力系统助力“3060”双碳目标实现[J].电器工业,2021(05):61.
[3]王伟.“双碳”目标下电力辅助服务发展方向解析[J].新能源科技,2021(04):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