榄香烯治疗脑星形细胞瘤术后复发一例报道
郑孝军 李同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郑孝军 李同,. 榄香烯治疗脑星形细胞瘤术后复发一例报道[J]. 医学研究前沿,2023.1. DOI:10.12721/ccn.2023.157009.
摘要: 榄香烯是一种从姜科植物温莪术中提取的有效抗癌成分,其主要生物学活性为降低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能力,诱发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基础研究表明β—榄香烯能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这个观点已在动物实验中得到了证实。结合工作在临床实践中榄香烯治疗脑星形细胞瘤术后复发一病例分析,以期可供参考。
关键词: 脑肿瘤/治疗;榄香烯/治疗应用;复发
DOI:10.12721/ccn.2023.157009
基金资助:

1 临床资料

患者薛某某、男、44岁,2003年起出现短暂性头晕、左上肢抽动及舌头僵硬,未予重视。至2005年5月反复出现全身抽搐及意识丧失。2005年8月淮南新康医院头颅CT:右侧额、顶、颞叶交界区占位。仍未治疗,癫痫发作逐渐频繁。直至2006-12-1在淮南新康医院接受“脑瘤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右颞部星形细胞瘤,纤维型,Ⅱ~Ⅲ级,肿瘤组织中见多个小灶性出血区”。术后转本院,2007-1-8~2007-2-16行脑瘤术后残留灶放疗。放疗后复查头颅MRI:残留灶范围略有缩小。其后给予“VM-26+Me-CCNU”化疗6周期,病情稳定。

2008年2月出现阵发性头痛、头晕及恶心,复查头颅MRI:右脑病灶范围有所增大,周围大片脑水肿,考虑复发。再次接受适形放疗,同时脱水治疗。症状缓解,复查头颅MRI:脑水肿明显好转,但脑部病灶无明显变化。患者拒绝进一步治疗。定期复查病情稳定。

2011年4月劳累及饮酒后,出现数次短暂性左上肢麻木及头向左侧抽动,意识清楚,发作后头晕。头颅MRI平扫+增强:右侧额、顶、颞叶交界区脑星形细胞瘤术后,局部多发小环状强化,病灶周围见大片水肿信号影,较3年前老片病灶范围略增大。放疗科会诊:不宜第三次脑部放疗。遂行“尼莫司汀”化疗两周期及脱水等治疗后症状缓解。

2013年4月出现头痛、左侧肢体无力,头颅MRI平扫+增强:右侧额颞顶区多发类圆形囊性病灶,边界不清,周围水肿明显,右侧侧脑室受压变窄,增强后局部异常强化,部分囊壁强化;考虑肿瘤复发,较前病灶范围及水肿范围明显扩大。给予脱水等治疗无效。至2013年5月头痛及左侧肢体无力加重伴呃逆,2013-5-28起行“替莫唑胺”化疗两周期,同时脱水治疗,但仍无效,病情进行性加重。至2013年7月左侧偏瘫,卧床不起,尿失禁,反应迟钝,失语,头痛呕吐及癫痫频繁发作。脑外科会诊:可尝试手术,但无法完全切除,且会导致瘫痪。也可微创手术植入“Omaya”囊。患者家属拒绝。2013-7-5~2013-8-3给予“10%葡萄糖500ml+榄香烯0.4缓慢静滴5小时以上qd”。患者头痛及呕吐缓解,精神及体力状态和语言功能恢复正常,尿失禁及癫痫控制,左侧肢体肌力回升,可下床自行活动,生活自理,并重回工作岗位。复查头颅MRI平扫+增强:右侧大脑半球星形细胞瘤术后,局部异常信号影,增强后局部异常强化,部分囊壁强化明显,病灶范围较前相仿;病灶周围脑水肿消退。患者在影像学上肿瘤停止进展、维持稳定,临床症状完全缓解。

2 讨 论

脑胶质瘤是一种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46%左右,具有浸润性强,复发率高,预后差等特点。目前,临床上治疗胶质瘤以手术、术后放疗及化疗为主要手段。由于手术的目标只是在充分考虑患者安全和功能保留的前提下尽量切除肿瘤,最大程度地降低肿瘤细胞负荷,所谓最大安全切除原则。所以大部分胶质瘤很难通过手术治愈。术后放化疗的副作用及应用的局限性,目前总的疗效仍不令人满意。甚至有文献报道,手术加放疗后即使杀死99.9%的肿瘤细胞,残余肿瘤在78天后又可生长到原来大小。所以据统计,单纯手术切除脑胶质瘤患者生存期半年左右,加放、化疗的综合治疗平均生存期1年左右[1,2]

在化疗药物的选择上,能够通过血脑屏障的抗肿瘤药物,目前主要是亚硝脲类和替尼泊苷为主的联合用药方案。另据报道,二线替莫唑胺治疗首次复发的星形胶质瘤的多中心Ⅱ期临床,111例患者有效率为35%,疗效仍然不理想。因而神经胶质瘤是目前最顽固的恶性肿瘤之一,近20年来对其治疗无明显进展,亟待寻找新的有效治疗方法。

榄香烯(Elemene)是从姜科植物温莪术中提取的萜烯类化合物,主要成份为榄香烯的三种同分异构体[β/γ/δ]主要具有抗癌活性的是β榄香烯,分子式:C15H24 分子量204.35。能透过血脑屏障,对颅内恶性肿瘤细胞有直接杀伤及抑制作用,对正常脑组织无细胞毒副作用,并可改善生活质量。其作用机理可能是对肿瘤细胞的DNA、RNA及蛋白合成具有抑制作用,最近研究表明榄香烯可诱导肿瘤细胞的程序性凋亡,同时提高机体免疫指标,增强细胞免疫力。提高机体内的IL-2和TNF的水平,达到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抗肿瘤的效果[5]

基础研究认为,在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随肿瘤恶性级别的升高,凋亡细胞密度呈逐渐减低的趋势,这提示细胞凋亡受抑制可能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不同肿瘤细胞的体外研究中发现,榄香烯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该作用亦存在时间与剂量依赖性,随作用时间延长和药物浓度的增高,凋亡细胞比例明显增加。这与本例患者长达30天的长时间给药获得显著疗效的现象是一致的。也与临床发现的提高用药剂量或通过颈动脉注射以及局部应用等途径来提高用药浓度可达到较好疗效的现象一致[4,5]

药代动力学研究认为:由于榄香烯在血液内仅存留2~4小时,便失去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所以延长每天用药的持续时间,使血液内较长时间保持一定浓度的药物,肯定会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动脉注药和静脉点滴应尽量延长用药时间。这与本例患者通过输液泵控制,缓慢静滴榄香烯超过5小时的方法不谋而合。或许也是本例患者显效的理论依据之一[1,3]

榄香烯的抗肿瘤增殖作用还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其对正常胶质细胞的抑制作用浓度是对胶质瘤细胞的2倍以上。故而,榄香烯可以小剂量起效,并可安全的大剂量使用。这与本例患者在常规剂量下显效,以及在常规用药时没有明显毒副作用的现象也是一致的[2]

本例患者的成功治疗说明:榄香烯可通过血脑屏障,这无疑为颅内恶性肿瘤的治疗提出了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新途径。尤其适合于经过常规手术和放化疗无效的胶质瘤患者,特别对于不适合手术的、手术后复发的和晚期胶质瘤患者,可作为尝试性治疗。

参考文献:

1 侯菊生,徐英辉,陈玉仁,等.榄香烯治疗颅内恶性肿瘤临床研究.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4;10:225-228

2 周洪语,沈建康,罗其中,等.榄香烯抗胶质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神经肿瘤简讯,2002;2(3):50

3 周洪语,侯菊生,罗其中.榄香烯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中国肿瘤临床,2000;27:392

4周洪语,沈建康,罗其中.榄香烯诱导神经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癌症,2003,22:959-963.  

5杨卫忠,陈春美,石松生,等.榄香烯抑制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株c-myc癌基因表达及其影响细胞凋亡的研究.中国肿瘤临床。2005,32 (13):763-76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