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改变了许多行业的发展方向,特别是设计行业更是如此,以BIM技术为代表的先进计算机技术,确实为设计人员带来了新的、更加优越的工作体验,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电气设计当中去,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电气设计的效率和精准度,对保证建筑电气系统质量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对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可谓是势在必行。
1 BIM技术与建筑电气设计
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是符合新时期建筑工程设计工作整体发展思路的一种尝试,为确保应用效果,需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要了解建筑电气设计。建筑电气设计是一个复合概念,它指的是建筑工程内部强电系统、弱电系统等结构的设计工作,保证建筑电气设计质量,能够让建筑工程电气系统在长时间使用中保持安全稳定,避免不必要的质量及安全风险。其中,强电系统具有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用电安全、控制设备系统的重要作用,弱电系统一般在保障通信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监控系统等系统运行中发挥作用,二者互相配合、互相协同,为业主提供安全高质量的居住体验。加强建筑电气设计工作,是未来建筑工程设计工作的必然发展方向,对其具体的设计思路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次,要了解 BIM技术。BIM技术也可以称之为建筑信息化模型技术,在建筑行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借助计算机及软件的运算功能,将设计人员上传的数据模拟成三维立体的可视化模型,还能够对不同设计部分进行一体化显示,无论是结构模型、排水系统,还是通风系统、电气系统等,都能够在同一个三维可视化模型当中融合展示,这能够协助设计人员从整体角度了解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不足和优势等。更重要的是,在设计人员调整某个参数以后,建筑信息模型系统能够根据运算逻辑,自动对相关数据进行更新,并将新数据、新模型共享给其他设计人员,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建筑电气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2 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
2.1 BIM技术应用于弱电系统设计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我国的弱电技术越来越成熟,开始在智能化建筑工程当中代替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建筑电气系统当中,同样具有一定的重要价值。为确保建筑工程弱电系统设计质量,设计人员应充分发挥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优越性,借助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建立直观科学的弱电系统模型,对弱电系统内的设备和线路等进行科学化连接。比如借助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能够将监控系统、安防系统等体现在模型中,以便于更好地确定每个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及范围,从而达到提升监控系统设计效果的目标。
2.2 BIM技术应用于照明系统设计
照明系统是建筑工程电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生活中为人们提供着稳定的光源,是现代化建筑当中必不可少的电气设备之一,利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照明系统设计,能够解决传统照明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最终的设计效果。首先,设计人员需要对建筑工程照明系统相关的信息数据进行收集整合,确定各个参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其次,将照明系统和控制设备之间的线路关系理顺,明确控制终端和照明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渠道,确保照明系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在提升照明系统设计合理性的基础上,引进照明系统可控终端,提高照明系统的人性化、科学化、智能化水平。从实际工作经验来看,借助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照明系统设计,建立照明系统的三维立体模型,有助于提升设计方案本身的合理性,还有助于设计思路和技术要点的交底工作,在三维可视化立体模型的支持下,施工人员将能够更好地了解照明系统设计及施工要点,这对于保证建筑工程照明系统设计方案的质量,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2.3 BIM技术应用于电气平面设计
电气平面设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供电系统等都属于平面设计内容,工作人员可利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电气平面设计,充分发挥Revit MEP软件的积极作用,将整合后的电气族库信息记录在软件系统中,这样一来设计人员就可以根据设计需求随时调取电气数据等,传统设计模式存在的效率低下等问题将迎刃而解。除此之外,除了要利用RevitMEP软件和BIM技术之外,设计人员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的相关功能,对电气平面设计方案进行综合优化,严格遵守国家电气设计的相关行业标准,对版面设计进行调整。另外,要考虑到电气平面设计的特点,对各系统进行碰撞检测,及时发现不同电气模块间存在的空间位置重叠,并对其进行调整,确保平面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设计人员还可以借助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数据库功能,将电气工程文件数据上传到数据库当中,这样一来每个电气设计人员都能及时更新设计参数,对于提升电气平面设计质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4 BIM技术应用于配电系统设计
建筑电气设计工作包括多方面内容,除了上文已经提到过的弱电系统、照明系统等之外,配电系统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电气模块之一,它具有一定的基础性,能够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电气系统保持良好运行。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到配电系统设计中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线路布设的合理性,避免电气系统发生安全事故。工作人员要加强事先的准备工作,对建筑工程电气系统当中的各类电气设备参数规格进行统计归纳,而后将这部分数据上传到数据库,再对建筑工程电气系统相关视图信息进行收集,在保证数据真实全面的情况下进入下一步骤。而后,要对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进行分析,确定配电系统的最佳设置位置,分析不同位置的危险系数等,在立体化模型当中将用电设备和插座的位置清晰标注,以免后期遗漏布线,为施工单位提供最大化便利。另外,还需要考虑到建筑工程内部模块的复杂性,对暖气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等位置进行理顺,并将之与配电系统设计进行比对,避免不同系统之间出现交错和重叠。在配电系统设计结束后,还可以通过生成的三维立体模型,确定配电系统的线路属性及配电盘明细表等细节是否存在问题,发现不合理之处要及时调整,确保建成后的配电系统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2.5通过BIM技术指导施工
在利用BIM技术进行建筑电气设计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BIM技术进行出图,BIM技术本身具有的可视化特征 决定了其能够在技术交底、指导施工等方面发挥作用,工作人员可将导出的电气工程设计图与原有的设计图进行对比,明确管线的尺寸、高度以及设备连接位置等信息。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还可以根据建筑电气工程建设需求导出不同角度的设计图,从而更好地为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提供依据。另外,借助BIM技术建立模型以后,可以利用三维立体模型制作施工模拟视频,从而更好地对施工工人进行施工交底,经过一系列碰撞检查的施工方案可以说是万无一失,施工人员可以直接按照视频指导进行施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交底,达到保证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的目标。
结语
建筑工程的设计水平,直接决定着其后续的施工难度、影响着业主的居住体验乃至于人身财产安全,特别是建筑工程电气系统更是设计工作的重中之重。除了文中提到的弱电系统设计、照明系统设计、电气平面设计、配电系统设计之外,设计人员还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电气设计的具体需求,不断探索更加广泛的、更加行之有效的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方向。
参考文献
[1]杨哲. 建筑电气工程中BIM技术的应用[J]. 居舍,2020,(24):97-98.
[2]沈江华.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研究[J]. 中国设备工程,2020,(21):227-229.
[3]廖卫超. BIM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J]. 中国高新科技,2021,(17):113-114.
[4]彭松龙. BIM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11):39-41.
[5]周昕玮,于军琪,黄炜,张万虎. 装配式住宅建筑电气设计方法研究[J]. 建筑电气,2022,41(05):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