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小学体育课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受传统思维影响,教师对学生体育教学的重视不足,导致学生不能得到有效锻炼。同时,部分学生因习惯问题不愿参与体育活动,影响了体育教学秩序。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望改善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双减”视域下小学体育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学校、教师对体育方面的教学关注和重视程度不够
“双减”背景下,学校和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对体育方面教学关注和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在体育方面的锻炼时间减少,身体素质下降,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可能更倾向于文化课,体育课的课时安排较少。同时,学校对于体育设施的投入也相对较少,导致学生缺乏足够的锻炼场所与器材。此外,教师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往往只是按照教材进行简单的讲解与示范,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与针对性指导。
(二)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模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
当前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许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缺乏对新兴教学技术的应用,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不高。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等传统教学方法,缺乏对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创新,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也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与趣味性,导致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缺乏兴趣与动力,无法充分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与成就感。
(三)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在“双减”背景下,对小学体育教师的要求更高。然而,许多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有待提升,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缺乏专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无法为学生提供有效指导与帮助。此外,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和与学生的沟通能力也亟待提高。
二、“双减”视域下小学体育教学的对策
(一)贯彻落实对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
在“双减”政策视域下,小学体育教学不再仅仅是简单的体育锻炼,而是承载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教师需要以更加深入、系统的方式将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中。
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分享体育新闻和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体育锻炼对于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讲座和分享包括体育锻炼对于增强免疫力、提高心肺功能、减轻压力等方面的益处,以及不同运动项目对于不同身体部位和机能的锻炼效果。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体育锻炼的科学认知,形成自主、自愿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态度。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增设多样的体育课外活动,如晨练、课外运动俱乐部等,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机会,帮助学生将学到的体育知识与技能付诸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定期的体能测试与运动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情与动力,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
(二)借体育游戏来获得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好感
运用体育游戏,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与目标,设计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体育游戏。障碍跑可以帮助学生锻炼灵敏度和反应速度,同时还能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的勇气与毅力;接力跳绳则可以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与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设计体育游戏时,教师需要注意游戏的难度适中,既确保游戏的挑战性,又避免过于困难导致学生失去信心。此外,游戏形式与内容应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确保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相关体育知识与技能。
(三)关注和重视小学生体育方面的基础练习
首先,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制定相应基础练习计划。不同年级的学生身体发育水平不同,因此教师在制定计划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等因素。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注重基本运动技能的培养,如跑、跳、投、抛等,通过这些基础技能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姿势与运动方法;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复杂的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等,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能与灵敏性。
其次,教师在制定基础练习计划时,还应注重练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运动需求,制定具体的练习目标与计划,确保学生在练习中有所收获。对于某些运动技能较差的学生,采用分解练习、辅助练习等方法,帮助休业式逐步掌握正确的动作方法;对于体能较差的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计划,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
最后,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基础体育练习活动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运动技能水平,还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更好地推动体育教学工作发展,需要积极寻找并探讨有效策略,让更多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接受良好训练,更能为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支持与保障,提高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效果与质量,为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小丽.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24):131-132.
[2]黄山.小学体育教学中“教”与“玩”的有效结合探索[J].读写算,2021(35):201-202.
[3]苗磊.“互联网 +”时代小学体育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22):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