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火电厂集控运行技术的相关概述
1.集控运行技术的特点
传统火电厂生产过程中,工人需要操控整体性的系统,而且控制要具备统一性,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火电厂的有序和安全生产。但在当前市场需求日益提升的新形势下,传统的运行模式越来越不具有适用性,这就迫切需要火电厂加快转型创新。将集控运行技术引入到火电厂中来,实现对电厂各系统的联合控制,不仅有利于增强电厂运行的安全性能,同时也有效地规避了传统控制方式的弊端。目前火电厂中集控运行技术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控制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因此要对一些易出现的问题加以重视,进一步提高集控运行技术的应用效果。
2.集控运行技术的优势
在实际火电厂应用集控运行技术过程中,可以与电子信息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相结合,实现统一化和集约化管理,促进集控运行技术水平的提升。另外,通过将集控运行技术与 DSC 控制系统融合,推进集控运行技术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这对火电厂的快速发展能够提供重要的保障。
3.集控运行技术与传统控制技术的区别
传统火电厂生产运营过程中,设备和系统采用单独控制的方法,而集控运行技术则是通过集中进行控制,控制方式的不同是最显著的区别。在集控运行技术应用过程中,要求电厂每个汽轮机组要单独配备汽轮机和锅炉,每个汽轮机组和附属设备形成一个独立的整体,集控运行能够整体控制所有汽轮机和锅炉,将系统的相互分离和集中控制的优势更好显示出来,对于生产效能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由于火电厂生产与城市发展和民生息息相关,因此在火电厂实际运营发展过程中,需要指派专职人员对机组进行监管和维护,无间断地做交接班的衔接工作,采取多元化的监管手段,保证集控系统的稳定运营,加快推动火电厂的智能化发展。
二、火力发电厂集控运行的内涵及节能降耗的重要性分析
1.集控运行的内涵
对于我国目前的火力发电厂来说,生产机组主要是采用自动化技术以及相应的设备来构成火电机组系统。在实际的火电厂集控运行设计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火电厂生产,机组,锅炉以及相关的控制都涉及一个单位中实现集中化的控制,一般情况下这种控制就被称为集中控制。在运行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于集中控制的监督管理,提升节能降耗效率。
2.节能降耗的重要性
对于火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工作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通过节能降耗工作,能够合理调整火电厂的实际运行状况,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电厂的能源损耗。特别是在火电厂实际的运行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各类能源,很多都是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因此大规模的生产导致大量能源损耗,所以工作人员必须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节能降耗方式,来合理调整火电厂的运行,控制能源成本;(2)就目前来说,通过优化火电厂的生产运行,强化节能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火电厂周围的生态环境,防止由于生产过程而导致周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并且疾控运行节能降耗操作还能够有效控制污染气体的排放,保障周围环境清新;(3)我国越来越多的火电厂面临着更多压力的竞争,因此火电厂必须加强对于生产过程的优化,采用节能降耗技术来增长火电厂的绿色经济效益,使其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核心地位。
三、火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的具体技术措施
1.火电厂集控运行技术的智能化
当前火电厂集中控制智能化水平提升,在火电厂日常管理中应用模型分析方法,有利于促进集中控制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并依托于具体的软件环境,实现远程监控和模拟操作,工作人员工作量大幅度下降。随着集中控制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的加深,需要充分发挥集中控制的优势,有效地解决集中控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火电厂集中控制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2.降低锅炉排烟热损失
排烟温度是锅炉排烟热损耗最大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排烟温度进行控制,能够减少锅炉煤损耗及污染气体排放。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降低一次风率。在磨煤机运行中,需要对相应曲线进行优化调整,使其能够与给煤机的转速更好适应,保证磨煤机的正常运转,并实现风量的有效控制。同时还要做好石子煤的排放工作,避免出现煤渣过多堆积的问题,影响磨煤机的通风,确保将一次风速和风量控制在初始设计的指标范围内。为了防止排渣底部出现漏风情况,还需要保证锅炉具有较好的密封性。需要对锅炉入门密封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使其处于封闭状态。锅炉炉体自身不宜有过多的开口,避免造成锅炉本身漏风率的增加。在实际锅炉运行过程中,需要科学调节锅炉燃烧状况,并根据具体燃烧情况对氧量的初始设计值进行调整,保证空气过剩系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外,当锅炉内烟气侧受热面有结渣和积灰现象时,也会导致传热热阻和烟道通风阻力增加,从而造成排烟温度升高。这就需要在实际生产运行过程中,科学调整风与煤的比例,有效控制结渣率,定期进行吹灰处理,使受热面始终保持干净,提升传热的效率。
3.加强对锅炉燃烧的调整
3.1调节过量空气系数
为了保证锅炉燃烧能够处于最佳状态,需要对过量空气系数进行合理调节,分析灰渣含碳量和氧量,明确锅炉燃烧的工况,一旦燃烧不充分,则要对过量空气系数进行调节。一旦出现燃料热量无法有效释放的情况,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会导致燃料浪费,而且所产生的硫化物和氮化物也是需要重点控制的烟气排放物。实际锅炉运行过程中,科学调整燃料,最大限度对不完全燃烧情况进行控制,减少不完全燃烧造成的损失,并对超出空气系数的情况进行合理控制。一旦过量空气系数处于较高水平,会对传热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而当过量空气系数处于较低水平时,燃料完全燃烧时也需要将过量空气系数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燃料完全燃料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减少热量损失。
3.2燃煤掺烧
通过选择燃煤掺烧的方式,可以实现燃煤成本的降低。特别是选择当地产的煤,还能够实现对运输成本的有效控制。在采用混合添加形式时,可以添加低湿度煤种,不仅有利于控制成本,还能够实现对磨煤机风量的有效控制。但所选择的煤炭质量需要达到标准要求,有着稳定的热值分布。
4.构建集散系统控制技术
火电厂中央控制系统中涉及较多技术,为了确保集中控制系统消耗的降低,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需要重视各种技术的合理利用。DCS控制技术中涉及通信集成控制和分级控制,这也增加了其复杂性,因此宜对每一个控制过程进行分解和细化,积极对系统进行优化,确保电厂机组运行参数与设计值更为接近,从而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定期针对阀门内部泄漏情况进行检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针对除氧器补放水和换水过程进行节能管理,实现对凝结水泵辅助电耗的有效控制。针对引风机和一次风机要合理选择,为磨煤机运行提供更多的便利性,控制电厂的电耗。另外,还要对离散系统整体的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使控制技术能够保持正常的运行,进一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降低厂用电率
火电厂实际运营过程中,大量的辅助设备一直处于运行状态,这也导致厂用电对电能的消耗较大,在火电厂整体能源消耗量中占比较大。这就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做好节能降耗措施的落实,实现火电厂的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工作中,宜加快改造的步伐。可以利用变频泵代替厂内的工频泵,采用变频的运行方式,有效地控制厂用电的消耗量,实现能耗的下降。火电厂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时,需要将部分辅机停止运行,实现对厂用电率的有效控制。针对现场的照明设施也要加大控制力度,具体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照明设备的开启,一些光线较为充足的区域则要将照明灯关闭,而且厂区内也需要加强节能管控力度,有效减少电能的消耗。如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对于不需要冷却的设备,宜适当将通风塔的冷却风机关闭,确保厂用电率降低。另外,还要严格按照火电厂空冷岛运行管理规定,空冷换热翅片要保证具有较好的清洁度,调整运行状态下的空冷岛真空,实现对燃煤消耗量的有效控制,确保厂用电节能目标的实现。
6.生产管理发面
对于火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工作来说,要强化生产方面的管理,具体工作如下:(1)制定好相应的管理方案与制度,定期对火电厂集控运行的节能降耗问题进行分析,建立科学完善的记录系统,对数据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 (2)加强对于节能降耗意识的宣传,工作,生产班组以及相关的管理部门展开节能降耗宣传活动,合理调整日常的生产方式,提升机组的运行效率。(3)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节能降耗工作的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以及专业水平,培养他们良好的工作责任意识。(4)对于生产过程中的燃料使用状况要加强管理,对于燃煤的配料比以及相应的参数必须进行完善的分析。 (5)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定期维护的制度,对于基础的相应设备以及日常的解救管理工作,一定要做到科学完善管理,及时发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确保生产机组的相关设备能够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在停机的系统检查过程中,一定要对所有的设备进行保护试验。
结束语
近年来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用电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这也对电厂的生产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火电厂生产运行中,采取集控运行的方式时,由于多种因素会导致能耗过高的问题,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节能降耗,进一步提升火电厂集控运行性能,为火电厂的智能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许亮,高文俭.火电厂集控运行技术的相关问题分析[J].自然科学(文摘版),2015(10):48.
[2]杨晓晨.火电厂集控运行现状与优化方案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1):2649.
[3]王海洋.关于火力发电厂运行中的集控系统运行技术的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6):78.
[4]崔继广,王宇峰.节能降耗技术在电厂锅炉运行中的应用[J].门窗,2019(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