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护理应用于脊柱骨折围手术期患者对其中医症候的影响
张秋菊 孟妍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秋菊 孟妍,. 中医特色护理应用于脊柱骨折围手术期患者对其中医症候的影响[J]. 中医研究杂志,2023.11. DOI:10.12721/ccn.2023.157087.
摘要:
目的:探讨在脊柱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中医特色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对患者中医症候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到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7例脊柱骨折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58,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59,中医特色护理),对比中医证候积分、腰椎功能及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较低,P<0.05;研究组JOA评分较高,VAS评分较低,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对脊柱骨折围手术期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可缓解其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感,改善腰椎功能,可促使病情尽早康复,建议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 脊柱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医特色护理;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
DOI:10.12721/ccn.2023.157087
基金资助:

脊柱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当,会导致患者发生慢性腰痛的后遗症,增加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具有很高的致残率[1]。临床治疗该疾病主要通过手术的方式,因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操作,患者术后需要卧床休养,长时间卧床不仅会增加压疮或者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还可能延长治疗时间,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为了加快患者骨折康复进程有必要在手术期间施以有效的护理干预[2-3]。近些年,中医治疗与护理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在脊柱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可缓解因手术带来的不适感,加快患者机体的康复并提高机体免疫力[4]。本次研究以2021年11月到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7例脊柱骨折患者为例,着重分析在脊柱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中医特色护理的临床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1月到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7例脊柱骨折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58,男31例,女27例),年龄及均值23-65(43.25±2.58)岁,骨折类型:29例单纯性压缩性骨折,28例爆裂性骨折;骨折部位:19例颈椎部位,24例胸椎部位,15例腰椎部位;骨折原因:26例车祸,17例砸伤,15例高处坠落;;研究组(n=59,男30例,女29例),年龄及均值22-68(44.02±2.63)岁,骨折类型:28例单纯性压缩性骨折,31例爆裂性骨折;骨折部位:20例颈椎部位,23例胸椎部位,16例腰椎部位;骨折原因:28例车祸,18例砸伤,13例高处坠落,一般资料P>0.05。纳入标准:(1)西医经影像学技术检查确诊为脊柱骨折;(2)中医诊断中患者腰痛拒按且夜间加重,肌肤青紫或伴湿疹,小便清长或短赤,便溏稀,腰腿无力,脘腹胀满,舌黄腻或暗黑,脉滑数等;(3)符合手术指征;(4)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沟通障碍;(2)脊髓炎、脊髓坏死等疾病;(3)合并多器官衰竭。

1.2方法

对照组:该组患者采取常规围手术期护理。

(1)术前:对患者全身机体状态进行评估,明确其符合手术指征,提前对手术室充分灭菌与消毒,准备术中用到的器械、药品等,将温度与湿度调节好,检查设备、仪器等确保术中可正常操作。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流程,提高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的认知,若患者因担心手术是否成功、术后是否会造成残疾等而产生较大负面情绪需及时安抚,告知患者手术的安全性。

(2)术中:术中使用的设备与仪器由专人负责传递,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缩短手术进程,协助患者取俯卧位的手术体位,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在头部、胸部、肘部、髂部、双膝与双足部位垫上软垫保护关节部位减轻压力与损伤,避免出现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随时关注患者静脉输液管路和尿管通畅情况,减少手术伤口暴露的时间,做好体温护理,避免发生低体温而影响伤口愈合。

(3)术后:帮助患者调整平卧位,监测心率、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给予患者疼痛护理,对于疼痛感较轻者可通过聊天、看视频、读新闻等分散其注意力,若疼痛感强烈则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缓解疼痛。每隔2h翻身1次,对其双下肢适当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发生压力性损伤或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协助患者进行被动与主动运动,待其病情好转可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背伸肌锻炼等促使肢体功能尽早恢复。

研究组:该组患者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的同时配合中医特色护理。

(1)情志护理: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倾听患者诉求,以患者的角度思考,引导患者正向面对疾病,介绍脊柱骨折相关知识、手术目的以及手术技术的先进性,提高患者的认知,分享预后较好的案例引起患者共情并增加其信心。在中医心理学中常通过五行音乐疗法感染患者并帮助其调理情绪,在聆听音乐过程中可使脏气共鸣,动荡血脉进而通畅心脉与精神,悲痛时可以商调式音乐为主,如《悲怆》;情绪浮躁时可以羽调式音乐为主,如《汉宫秋月》;愤怒时可以角调式音乐为主,如《春风得意》等,帮助患者重建生活的信心,提升生存质量[9]

(2)中医膳食调理:术后早期可为患者安排行气化瘀的食物,如豆制品、鱼类、富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等,鼓励患者多饮水可预防便秘;术后中期可多食用补气补血、营养丰富的食物;术后后期可食用骨头汤等生血养血、滋补肝肾的食物。

(3)中医并发症护理:①艾灸:取三阴交、气海穴、关元穴等进行艾灸,10-20min/次,可加快胃肠蠕动并刺激增加食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②腹部按揉:手掌环状,用指腹按揉肚脐周围以及膀胱部位,10min/次,可预防尿闭,缓解排尿紧张等症状;③针刺:取支沟穴、太白穴、足三里穴等进行针刺,可畅通腑气,缓解腹胀,促进肠蠕动,预防排便不畅、便秘纳差;④中药热敷:在腰腿部进行中药热敷可缓解手术带来的疼痛感。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中医证候积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包括疼痛、瘀斑、肿胀、肢软,无症:0分,轻症:1分,中症:2分,重症:3分,症状严重则得分高。

(2)对比腰椎功能评分、疼痛评分,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评分(JOA),包括主观症状(单项0-9分)、临床体征(单项0-6分)、日常活动受限度(单项0-14分),总分0-29分,腰椎功能好则得分高;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0-10分表示无痛到剧痛。

(3)对比生活质量评分,使用健康状况量表(SF-36),包括8个维度,单项计分均为满分100分,生活质量好则得分高。

(4)对比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分析数据使用系统为SPSS 23.0,数据中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与计数资料,分别使用(x̄±s)与(%)表示,经t、x²检验,P<0.05说明有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中医证候积分。

护理前,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较低,P<0.05,见表1。

表1对比中医证候积分(x̄±s,分)

41.png

2.2对比腰椎功能评分、疼痛评分。

护理前,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JOA评分较高,VAS评分较低,P<0.05,见表2。

表2对比腰椎功能评分、疼痛评分(x̄±s,分)

42.png

2.3对比生活质量评分。

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见表3。

表3对比生活质量评分(x̄±s,分)

43.png

2.4对比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见表4。

表4对比并发症发生率[n(%)]

44.png

3 讨论

骨折是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积累性劳损等原因所致,脊柱骨折多因暴力或意外事故所致,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导致患者发生高位截瘫,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5]。临床治疗脊柱骨折多采取手术治疗,在患者围手术期施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加快其病情好转。常规护理主要从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三个阶段实施,术前协助患者做好备皮以及皮肤清洁工作,给予抗生素药物做好抗感染预防工作,提前将术中需要用到的医疗器械和药品等准备好;手术全程操作均保持在无菌环境下实施,做好体温与体位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指标,配合医生操作及时传递器械,减少手术时间,将手术所致的损伤降到最低;术后帮助患者整理衣物并认真整理器械,确保患者手术完整性与安全性[6]。中医护理源于中西医学理论体系,利用中医理论辩证并在现代医学检验的协助下对疾病明确诊断,在中医护理中以治疗为主,配合情志护理、膳食护理以及艾灸等方式调理机体,促使病情康复[7]。情志护理是一种心理干预方式,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通过表情、语言、态度等影响并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在脊柱骨折患者护理期间实施情志护理,通过中医五音疗法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恐慌、抑郁等负面情绪,中医认为五音与五脏对应,能够协调五脏、平衡阴阳、调和气血,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进而积极配合治疗,可促进病情尽早好转[8]。膳食护理是中医特色护理内容之一,根据患者病情选用不同性味与功效的食物调理脏腑机能,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艾灸、针刺、按摩等方式均是中医疗护的主要手段,通过穴位刺激可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等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胃肠蠕动,预防便秘、腹胀、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能够减轻手术带来的疼痛感,提升患者身心舒适度[9]。在本次研究中采取中医特色护理的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较低,腰椎功能评分较高,疼痛评分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刘悦[10]学者在其研究中表明对脊柱骨折患者实施特色护理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本次研究结果与刘悦学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在脊柱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效果显著,可缓解其疼痛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腰椎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鲁维丽,杜娟,孙聪北. 预见性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应用研究[J]. 黑龙江中医药,2021,50(2):284-285.

[2] 王芸. 风险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疼痛症状的影响观察[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5):888-890.

[3] 陈巧灵,马燕兰,唐家广,等. 集束化护理对预防脊柱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的效果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34):2673-2679.

[4] 马能能.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患者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J].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22,22(5):782-784.

[5] 田爱现,马剑雄,马信龙,等.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柱骨折围手术期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21,27(5):729-733.

[6] 王小平,赫思佳,曾朝强,等. 脊柱骨折患者手术治疗中Orem自理模式的应用及对患者VAS评分的影响[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2,37(3):403-405.

[7] 崔艳,谢玉芝,黄升云. 综合护理模式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 颈腰痛杂志,2021,42(1):134-135.

[8] 朱真. 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手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 贵州医药,2021,45(6):1004-1005.

[9] 焦翠丽,张艳艳,陈晓,等. 预防性护理预防老年脊柱骨折术后患者压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的价值[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7):774-777.

[10] 刘悦. 中医特色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反对中医症候、VAS评分和并发症的影响[J]. 四川中医,2020,38(2):204-20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