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滤膜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原理分析
超滤膜技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呈现较为突出的科技性和现代性特点,其能够广泛应用于水质的优化和污染处理过程中,对现代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利用该项技术能够将水中的杂质分子和溶质分子进行有效的处理,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分离过滤技术,在水质处理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该项技术的工作运行过程中需要在高压的环境下进行,将需要过滤处理的水通过超滤膜进行处理,在高压的环境下能够使得水流冲击力更强,水分子和较低的分子量的溶质能够直接从超滤膜滤出,对于较高分子量的溶质具有一定的阻挡作用,无法直接通过超滤膜。另外,超滤膜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对于水中所存在的微生物或其他杂质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能够实现对水质的净化,使得水中的不良溶质得到处理,具有一定的水质净化作用。
2水环境保护工程中常用的超滤膜技术
2.1双膜净水处理技术
所谓双膜净水处理技术就是采用双层过滤膜处理污水,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双膜净化处理技术经过长期的实践应用,已经成为当前各地区污水净化处理的技术之一。由于传统水体净化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无法彻底解决水体中的各种污染物,导致水体处理过程中经常出现水资源二次污染的问题,如果净化处理后的水质无法达到本地区基本用水要求,必将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只有加大对双膜净水技术在污水净化处理中应用的研究力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当地水资源正常供应的要求。双膜净水技术与传统水体净化技术相比,主要是通过超滤净水、纳滤净化以及反渗透等先进技术手段,将净化处理后的水体直接排放入清水池中,提高当地水资源供给的质量,从而缓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地区水资源污染问题严重的现状。
2.2超滤净水处理技术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原水中有机物质与氨氮物质含量较少的水源,比如,针对新建自来水厂中存在着大量藻类植物以及浑浊物质,自来水厂必须合理运用超滤净水处理技术,净化处理原水,以确保经过净化处理的原水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用水的要求。所以自来水厂在采用超滤膜净化处理技术时,应该充分发挥该净化处理技术设备占地面积少、净水处理工艺流程简单的优势,对原水进行净化处理,提高原水净化处理质量,促进我国原水净化处理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2.3围绕超滤开展的短流程净水处理技术
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将各种水净化处理工艺融合在一起开展水源净化处理工作。由于该技术的应用对事先抽取的水源品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污水处理企业必须根据本地区水资源环境处理的要求,调整和优化净水处理工艺和技术。该技术可充分发挥超滤膜净水处理技术的优势,缓解原水污染问题,提高原水净化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实现有效降低原水净化处理成本的目的。
3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超滤膜技术应用
3.1超滤膜技术在居民饮用水的应用
为了应对现阶段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保障城市居民的饮用水健康,解决国内频繁出现的水污染难题,需要合理使用科学技术手段,统筹规划,对国内的水域污染现状进行充分调研考察的基础上设计解决方案。对待水体中出现的生物污染例如藻类、幼虫卵等采取特殊的解决手段进行处理。超滤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缓解水源污染,净化地区水域环境提出了新思路新方法。超滤膜技术不仅可以过滤掉水中的大分子杂质,对于水域中存在的诸多微生物也有着显著的清除效果,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超滤膜技术会将水中的大分子颗粒物及微生物组分过滤形成凝胶,形成混凝状沉淀,极大地提高饮用水的质量。
3.2短流程净水处理技术
短流程净水技术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依托超滤膜技术为核心的净水技术,它将多个净水环节整合起来统一进行净水操作,可以有效地节约人力物力的投入,现在这一项技术已经充分运用到国内外工程水的处理中。该项技术的使用门槛低,设施架构较为简单,应用范围较广,传统的净水厂经过简单的改造就可以使用该项技术,减少了新厂房的建设,极大地降低了净水成本。但该项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水源质量较差的地区采用该项净水技术容易导致膜运行周期缩短,致使膜更新速度加快。因此不同地区在使用该项技术时要根据当地水源状况对相关流程进行调整,在具体运用前要进行可行性实验,对实际效果进行评估,设施建设完成后也要及时对净水效果进行抽检,确保城市居民的用水健康。
3.3海水等特殊水的净化
海水作为地球上最大的水资源库,近些年来为解决全球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人们开始把目光放在海水资源的淡化上来。海水中含有各种无机盐和微生物分子,且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传统的净化方式或是由于净化不彻底,或是由于投入成本过高都难以投入大范围使用。而超滤膜技术的大范围应用为海水净化提供了新的转机。相较其他海水净化方式而言,超滤膜技术投入成本较低,净化效果较好,极具性价比优势,超滤膜技术所采用的新型材料能够有效避免海水的腐蚀,通过和反渗透技术相结合,能够有效实现海水淡化。但是从整体来看,无论是使用超滤膜技术还是传统的海水净化技术,海水净化的成本始终高居不下,但超滤膜技术的出现无疑为海水净化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3.4化工废水的处理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废水量不断增加,为进一步降低化工废水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在环保工程水处理过程中需要重视化工废水的危害,加强对化工废水的处理。化工废水的组成结构比较复杂,随着化工废水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对于环境的危害程度加深,其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质对人们的健康和安全产生不良影响。化工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镀,在水处理过程中有较大的难度,由于镀离子的吸附效果较差,因此,在传统的水处理技术应用过程中成本大幅增加,且水处理的难度较大,电解处理的方法使得电能的消耗量增加。通过超滤膜技术的应用使得杂质的去除率不断提高,化工废水中的杂质得到有效的处理,这种方法不仅能够降低水处理的成本,且让水处理的过程更加有效,还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使得处理后的化工废水达到二次利用的标准。
结束语:综上所述,通过探究与调研发现,超滤膜技术具备较为突出的物化性能,可有效提高水处理的质量,且对减少水中的胶体物质有着较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而有效缓解了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同时,超滤膜技术还可以应用到工业企业的生产中,该技术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工业废水问题,能为人们营造一个相对安全,舒适的自然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欧阳浩思.环境工程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的运用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7(7):185.
[2]李彪.探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295.
[3]韩珊珊.对于环境工程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应用的探讨[J].全文版:工程技术,2016(7):265.
[4]杜永强.环境工程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9,17(5):1.
[5]杨春彪.浅谈超滤膜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15):28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