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是一个区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民俗文化,从自然地理角度看,指出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从社会-人文角度看,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具有典型地域文化特征的民俗符号进行归纳和总结,并设计出符合城市特色的道路景观。地域文化元素的运用和发展,一方面符合地方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另一方面也是对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一种新的需求。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不仅关系到使用者的舒适度,而且关系到城乡交往的便利和区域的文化延续,注重挖掘和继承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
一、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
(一)概述
城市道路是连接城市内部各个地区的交通枢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交通活动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就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既包含道路本身的风景,也包含周边的建筑物和周边的景观。城市道路景观是城市道路自身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整体化的综合性景观。因此,在进行道路景观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到周边环境的影响[1]。
(二)地域文化元素
第一自然环境元素,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形态多样,因地形地貌的差异,导致我国城市的交通条件不尽相同,而将不同区域的地形、植物种类相结合,形成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道路景观。第二社会习俗元素,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同城市的道路景观设计大同小异,而原本的本土文化和特色,却在狂风暴雨般的钢筋结构下,变得支离破碎。在部分城市、乡镇之间,传统文化、节日传统正逐步被人们遗忘,从而使城市的文化价值逐渐丧失。因此,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要保持各城市和区域的风貌,保持其自身的特点,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城市特征,从而使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得以延续。没有历史和文化的内涵,城市道路景观很难引起市民的认同和归属感。因此,在建筑的设计中,应注重发掘地方文化中的历史文化符号,并将其大量的历史文化特征与文化特征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特征。
二、当前城市道路景观存在的问题
(一)"抄袭模仿""拿来主义"严重
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既存在着一些有形的历史文化,又存在着一些看不见的东西。由于直觉,使人们能够很好地了解具有特定物质的地方文化。而以城市视觉文化为基础的道路景观规划,其设计往往缺少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近几年,我国北方很多地方在规划道路的时候,都是盲目的仿效江南风格的白墙黑瓦的古典园林形式,而忽视当地的特色文化符号,导致仅知其形而失其精神的结果。一些地区在进行道路绿化时,盲目使用珍贵的外来树种,导致当地树木被彻底抛弃,造成城市道路绿化的混乱,后期的维修和保养成本也大幅提高。
(二)大量符号的生硬拼贴
当前,景观设计人员在城市道路时,常常使用零散的、琐碎的文化符号来描绘城市的形象。试图建立一种理想的融合,认为只有零星的文化象征可以取代整个城市的文化。比如,在很多北方的大街小巷中,都会有"唐宋大街"、"明清大街"之类的大街小巷,这些都是以古色古香的建筑来凸显当地"深层文化"的典型代表。同时,提升道路景观品质。在传统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由于注重生态、安全性、功能性等因素的影响,忽略了人文的融合,使得大多数城市的道路景观设计都是大同小异,难以充分发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更好地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
三、地域文化元素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一)融入人文元素,传承地域文化
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民族传统的文化因素。运用地域文化元素进行道路景观设计,可以将现代园林要素和历史人文因素结合起来,让人们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可以从中发掘出更多的希望。因此,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必须重视在地域文化中保存民族文化。
(二)融入情感元素,提炼地域元素
在进行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时,要注意将感情因素融入其中,让人们在感受到当地文化的同时,也可以得到不同的情感体验。同时,加深对地方文化的认识。地域文化是由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变化中积累、沉淀、凝聚而成的,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不仅要把道路景观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对城市的扩展与发展起到导向的作用,更要作为人们对城市进行评估的主要方式,以及对城市的区域和民族特色的影响。另外,道路公共设施的规划与布置是城市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包括垃圾桶等公共设施,既可以提高道路景观的功能,又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表现,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文化氛围。
(三)回归生态,利用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喧嚣的城市早已厌倦。城市的阴霾和汽车尾气的刺鼻,让人们渴望回到大自然的怀抱。而如今,城市的自然景观已经变得越来越稀少,因此,恢复道路的生态环境就变得非常重要。即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道路自然风景,使主干道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运用先进的材料,与当地的资源、特点进行融合,力求在有限的空间内,寻找无限的自然风景,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四)"城市色彩"
在进行城市道路景观色彩搭配前,需要对传统民居、古典建筑、城区建筑、自然山水等典型建筑进行色彩研究。从色彩调查可以看出,这座城市的传统住宅多以灰色为主,古典建筑多以红、暗红为主,市区多以灰为主,而在天然景观中,山峦以深红色为主,植被覆盖的土地以植物为主。
(五)乡土植物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为了保证城市道路景观的生态价值,可以结合当地水系、植物的类型,运用植物学、生态学、园林学等方面的知识,按照植物的生长和艺术特点,实现诸如吸收、抵御等基本实用功能,为了使四季都能达到景观效果,应该合理地进行种植和美化。另外,当地的植株有较高的存活率和较少的养护费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植物种逐渐适应当地的气候、生存环境,对新植物种的抗性有明显的增强;利用本地植物降低运输、采购和后期养护费用,本地植物作为当地气候的典型代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例如,杭州、苏州大多为樟树,武汉、郑州的大多为梧桐树。景观树不但增加了城市的吸引力,更是一种天然的城市名片,在城市的整体景观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3]。
四、结语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不仅要满足其基本功能,还要充分体现地方特色与都市关怀,比如将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与文化象征相结合,使其成为"城市名片",为城市增添一份独特的魅力。另外,在建筑设计上,不仅要对工程现场的水文地貌有一定的了解,还要对其进行细致的勘察。同时也要考虑到建筑本身的视觉效果和美学效果,使之更具艺术感染力,展示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使参观者可以更直观的感受当地的文化,增强经济价值和认同。
参考文献
[1]夏璇.浅谈城市道路景观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4):157.
[2]孙迟,韩啸.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以沈阳市沈阳路为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4):325-330.
[3]雷阳. 以中山市翠城道为例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