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冉姣燕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冉姣燕,. 优质护理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J]. 国际护理学,2024.4. DOI:10.12721/ccn.2024.157032.
摘要: 目的:探究针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在康复护理期间采用优质护理产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2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纳入在此次临床实验中作为观察对象,并按照抽签的方式完成组别的划分,每个组别中均包含36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弹性评分、营养指标、血压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弹性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数据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血压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针对更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在康复护理期间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优质护理;高血压脑出血;康复护理
DOI:10.12721/ccn.2024.157032
基金资助: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中一种急性缺血性卒中类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原发性高血压造成了局部脑血管损伤产生的疾病,除了会损伤患者的脑部循环之外,还会导致颅内局部产生出血的情况,导致对脑部周围神经以及脑组织产生压迫,因此一旦发病之后,病情往往较重,并且疾病存在着较高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临床上针对这部分患者的治疗主要采用血肿清除术,从而能够抑制患者颅内出血的情况,解除局部血肿的压迫,改善患者的预后,有专家指出,针对这部分患者在治疗之后还需要配合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1],才能够促进患者预后效果的提升。基于此,本院利用临床实验探究的方式,进一步分析针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在康复护理期间使用优质护理产生的临床价值,并将详细内容做出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72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实验观察的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完成分组,其中,观察组包括20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范围在50~80周岁,平均年龄(65.59±8.19)岁;参照组包括18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范围在49~80周岁,平均年龄(65.17±8.88)岁。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1)被纳入本次实验的患者经过了临床影像学的诊断,明确为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2)患者家属以及本人知晓此次临床实验的内容,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3)患者病情已经处于稳定期。

排除标准:(1)患者属于急性脑梗死等继发性脑出血;(2)患者头部受过外伤;(3)患者处于昏迷状态。

1.2方法

实验期间,针对参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针对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每间隔2小时为病房进行一次消毒,避免患者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给予患者术后正确的饮食指导、康复教育、康复训练等。针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康复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病情观察:在护理期间,需要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实施全面的监测,如血压、脉搏、心率等,同时利用纤维光导颅压监测法监测患者的颅内压,正常值范围在5~15mmHg之间,若是发现患者产生异常情况,需要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同时,还需要针对患者的瞳孔对光反射情况进行观察,从而能够判断患者是否发生颅内再出血的情况[2]

(2)体位康复护理:引导患者采取平卧位进行休息,待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之后,可以适当的将患者的床头抬高15°~30°左右,这样能够让患者更加舒适,还能够预防吸入性肺炎、促进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力,同时需要护理人员能够每间隔2小时帮助患者更换一次体位,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患者在此期间产生压疮的情况,在更换体位期间,需要注重翻身的幅度,避免由于体位的突然更换造成患者脑组织位移、颅内压升高的情况发生。

(3)引流护理:在手术之后,需要将引流管放置在低于患者脑侧室平面大约15cm~30cm左右的位置,并在此期间关注引流液的量、质地、颜色等,避免患者的导管产生堵塞、弯折、扭曲、脱落等现象。针对患者呼吸道中产生的异物需要及时处理,避免各种分泌物造成呼吸道的堵塞[3],使得患者产生呼吸困难的情况,针对痰液较多的患者需要实施排痰、吸痰等的护理工作,避免产生肺部感染的情况。

(4)饮食康复护理:护理人员可以针对不同患者的饮食偏好,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保证饮食的营养均衡,针对实施鼻饲喂养的患者需要给予流质饮食,并将食物的温度控制在37°C左右,避免烫伤患者的食道黏膜。针对存在呕吐症状的患者,可以适当暂停喂食。在患者病情逐渐好转之后,可以给予患者一些易消化的低盐、低油、低脂的饮食,并且增加高纤维食物的含量,促进胃肠功能,避免患者产生便秘的症状。

(5)心理康复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的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针对不同中的心理评估结果,在心理专家的指导下,制定科学的心理干预计划,引导患者针对疾病的知识拥有更多的了解,并告知不良情绪对于疾病产生的负面影响,帮助患者寻找能够缓解不良情绪的方式[4],从而能够改善患者的紧张、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使其能够更加乐观的面对疾病的治疗。

(6)运动康复指导:待患者病情逐渐稳定之后,需要给予患者进行一些被动的关节运动,这样能够促进患者的肢体血液循环,使其能够尽早下床运动。在患者能够不需要任何支撑在床边站立15min时,可以给予患者拐杖,或者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进行一些短距离的行走,之后逐渐的过渡到长距离的行走、下下楼梯训练等,在此期间要注意关注患者的心率变化,循序渐进,避免运动超负荷,加重病情。

(7)语言功能康复护理:由于脑出血的患者常常会产生语言功能障碍的症状,因此需要护理人员能够从一些简单的发音开始,让患者逐渐的练习音节的发音,过度到字、词、句的联系,可以给予患者一些间断的文章进行阅读[5],也可以引导患者家属多与患者沟通,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尽快康复。

1.3观察指标

(1)心理弹性评分对比:分别从乐观、坚韧、自强、面对四个维度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弹性平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心理弹性越好。

(2)营养指标对比:在护理前后当患者清晨起床后,叮嘱患者不能吃喝,之后采取3ml静脉血,利用深化检测仪,检测两组患者的PA、Hb、ALB等营养指标,并详细记录。

(3)血压指标对比:分别在护理前以及护理后测量两组患者的血压指标,并详细记录。

(4)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肺部感染、关节僵硬、压力性损伤、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的例数,并计算总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6.0统计本次实验的数据,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通过t值验证,计数资料用[(n)%]表示,通过X2验证,若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则p值<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弹性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弹性评分对比(x̄±s,分)35.png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营养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数据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营养指标对比(x̄±s)36.png

2.3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指标数据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指标对比(x̄±s)37.png

2.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4。

表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38.png

3讨论

随着当前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技术也在不断精进,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症状,改善预后,但是由于患者在发病之后出血量较多,对于各个脑组织神经都产生了一定的损伤,在治疗之后很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6],产生功能障碍,需要配合更加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进一步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临床有研究表明,通过优质的康复护理措施,能够进一步促进患者术后的尽快恢复,减轻致残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在此次实验中,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数据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指标数据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78%,参照组高达16.67%,p<0.05。分析原因在于,在优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会针对患者的病情给予全面的检测,便于及时的发现患者的各项异常情况,给予及时的处理,通过体位护理的方式,能够让患者的呼吸更加通畅,并且提高康复期间的舒适程度。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还会更加关注患者的各种导管情况,有效的避免患者出现导管脱落的情况,避免导管堵塞事件的发生,针对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营养供给方式,并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科学的实施饮食计划,让患者在护理期间能够保持充足的营养,更有助于身体的身体康复[7]。通过心理护理的方式,能够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的配合后续的早期康复护理计划,从而保证患者能够更快的恢复正常生活,对于改善预后效果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在康复护理期间采用优质护理的措施能够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身体的营养状态,提高心理弹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让患者能够更快的康复,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练琨,李依溪,袁聪. 全程优质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临床医学工程,2022,29(8):1129-1130.

[2] 林燕玉. 优质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12):36-38.

[3] 高珍珍.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围术期的优质护理方法对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 妇幼护理,2023,3(14):3459-3460,3463.

[4] 石田田,吴建华.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行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的影响[J]. 临床护理研究,2023,32(14):142-144.

[5] 林辛,周鹤新. 优质综合护理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护理研究,2023,32(19):76-78.

[6] 黄艳英,原丹丹±. 优质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围手术期的应用探讨[J]. 国际护理学研究,2023,5(3).

[7] 黄艳英,原丹丹. 优质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围手术期的应用探讨[J]. 国际护理学研究,2023,5(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