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电站维护单位所维护的石化热电新、老电厂是当地石化动力供应中心,位置和地位非常重要。近年来石化热电厂新厂筹建完成,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进行维护,同时热电厂老厂设备老化,维护任务加重,而承担其检修维护任务的专业检修单位人员相对缺乏,并且维护人员力量及硬件条件短时间内无法满足需求缺口。企业维护管理急需突破性的高效模式,在此背景下,维护单位主动出击、打出了“组合拳”进行了动力维护管理优化工作的大胆尝试,并且显现成效,实现了企业创新管理长效发展。
一、依托科技创新,探索推行预知维护
(一)积累基础数据,分析掌控设备维护规律
新厂组建伊始,该单位专门抽调各专业人员进行新厂机炉组建过程全程跟踪,并用摄像机和照相机记录下来,为日后的检修维护积累了珍贵的原始资料。
在老厂维护的过程中,他们近年来利用检修维护时对设备进行解体测量的机会对照相关部件,绘制零件图,通过照相、录像等影音资料不断完善设备缺陷、大修记录,搜集了大量设备技术参数、设备的主要零部件及相关图纸、检修资料,积累了火力发电设备维修维护的宝贵原始资料,保证了检修所属各车间能够在第一时间快速搜索维护设备相关数据,为后续检修及日常维护提供了依据,不仅夯实了火力发电厂设备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也为实现预知维护创造了必要条件。
分析作业项目内在规律:他们连续五年通过对热电厂维护缺陷分类统计分析,发现并掌握了热电行业在运设备的规律和特点,按照正常维护、设备老化、磨损、配件质量、维护质量、润滑、工艺原因及其他原因等进行分类,利用近五年的缺陷量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设备维护规律,利用数据、图表能够找出哪些是维护重点问题;哪些是经常加班抢修的关键所在。为热电厂每年的设备检修维护提供了有力依据,实现了由被动式抢修过渡到主动式预判维护模式的转化。
(二)强力推进“巡检-查隐消缺-定检”的点检体系
加强巡检,防患未然:从2016年开始他们针对热电厂设备和运行方式特点,对维护巡检路线、巡检内容和巡检制度进行了完善,制定了各班组巡检记录表格,确保巡检有内容、有实效、有目的、有落实。创新巡检管理模式,开展全员、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的“四全式”巡检,每名班组成员都有各自的责任区域,确保每台设备在一定周期内都得到详细检查。现场设置了12处维护巡检点,要求班组根据本班巡检路线、监测点、定时进行巡检。巡检采集数据输入计算机存档,形成了电子版记录数据库。一旦发现一些转动设备运行异常及时处理,避免了隐患扩大,从而有效降低维护量,确保了热电厂安全生产。
为进一步推进各专业巡检工作,他们还制定了《加强设备巡检奖励细则的实施细则》,将新老厂设备隐患排查分A、B、C、D四级,按不同级别对发现隐患的人员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奖。当班调度每天对巡检情况进行抽查考核。车间每月使用轴承故障检测仪、电机故障检测仪等先进设备对维护的主要设备进行二次认真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联系生产车间进行处理,避免故障扩大造成设备严重损坏。
强化隐患排查和大机组包机制工作:他们严肃作业许可管理,养成良好的维修维护习惯。隐患排查治理由阶段性集中开展转向制度化、规范化,每月总结一次,逐项落实,与热电厂方配合消灭设备隐患,为实现设备定检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保证定检工作质量,他们采用轴承故障检测仪、红外线成像仪等先进检测仪器,各专业使用这些先进设备每月对主要设备进行一次排查,真正将定检工作做到实处。
(三)利用科技手段实现维护工作信息化
为了做好维护信息化管理,2016年起逐步推行“设备缺陷管理软件”,能够实现及时将维护缺陷及处理情况输入网络,进行维护缺陷管理,统计、分类、分析,各级管理人员可以直接了解热电厂的维护缺陷情况。维护工作随时受控,并加报第二天天气情况,对维修维护造成极大影响的恶劣天气提早预防。由于各级人员能够结合微信实时了解缺陷及措施,维护管理工作做到了不留死角。科技手段的应用实现了维护管理模式的更新换代。
(四)持续演练,以备战时之需
为强化快速反应能力,他们近几年来完成了40项生产应急抢修预案的编制完善工作,企业维修维护应急反应系统已趋完善:按照生产装置设备重要级别分类、分级制定了设备故障应急反应预案。建立了维修维护应急反应网络,定期组织维护人员进行演练。对于出现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设备故障,启动相应的应急设备抢修预案。要求各车间每季度至少组织演练一次。
二、实施辅助手段,确保优化维护管理措施全方位执行
(一)等级划分,各司其职
为强化维修维护项目受控管理,他们建立了维修维护等级划分制度,根据不同性质的维护项目,从班组到车间到科室再到公司领导层对应维护性质不同对号入座,明确了相应级别、专业故障有对应岗位人员到现场进行管理,做到了“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人管”,做到了有效掌控、靠前指挥、现场监督、现场协调,有力保证了石化“东部动力龙头”单位维修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建立检维修系统责任追究制度
作为维检修单位,他们实行主修岗位责任制和主修人员负责制。建立月维修统计记录,分析事故出现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杜绝重复事故发生。严格按照日常维护规章制度进行奖罚,显著提高了维护质量,实现了每年因维修维护原因导致的生产装置非计划停车次数为零。
三、全力强化培训管理
他们的培训工作主要分为思想培训、技术培训和制度培训三方面:
思想培训:让职工了解企业的维护工作的重要性并了解职工本人肩上的具体责任,实现全公司一盘棋,不留盲肠死角;加强团体意识培训,并组建各专业的技能团队,让大家乐于工作、乐于奉献。技能培训:重点放在车间,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方式进行培训,主任及具备条件的大员进入班组、挑起大梁、主动参与到班组的培训当中进行言传身教。他们还重点加强了对班长的技能培训,并组织各车间之间的同专业班组搞实战技能比赛,把在比赛中涌现出的工种带头人用于今后公司技术人员排序和培训工作。他们重点加强了对大学生的培训,要让组长或技术高的师傅看着他们施工,随时指出不足,并按名师带高徒的方案尽快推出专业技术人才,让有能力的大学生脱颖而出,形成以点带线的技术型梯队。制度培训:分清层面,组织各层级人员学习相关规章制度,理清公司的流程关系并具备指导车间、班组的能力;车间层面主要学习规章制度和班组规章制度,提高自身能力和指导班组能力;班组层面主要车间和班组相关制度及流程。
优化动力维护管理的探索为企业带来了丰厚了效益,但它所创先的效益不仅于此:维护工作的换代升级重新唤起了职工对科技兴企的热情,更多工人投入到技术钻研之中,起到了凝心聚力的效应,为企业赢得了良性循环、长效发展的空间。
[参考资料]
[1] 管理 石油工业出版社 ISBN-7-5021-8919-8
[2]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第八册电站设备ISBN7-80164-611-8
[3] 汽轮机设备检修技术问答 中国电力出版社
作者简介:冯兆亮、男、1972年3月出生、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县人、大学、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维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