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患者经常会出现疼痛及血尿的症状,严重导致血尿、肾功能衰竭。据统计,我国泌尿系统肾结石的发病率为5%-15%[1]。我国往往通过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加套石篮取石术来治疗该病,但术中无法进行肾内压力监测及控制,且结石取石时间长,从根本上降低了输尿管软镜临床应用[2]。监测和控制肾盂压力和提高碎石效率仍是该手术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已经步入微创外科手术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时代,输尿管软镜的出现,为尿路结石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输尿管软镜和钛激光碎石术联合治疗结石具有出血更少,伤口感染率更低等特点,近年来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受到亲睐。我院结石患者采用智能监测肾盂内压下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获得了非常不错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分我院2019年2月-2020年4月70例结石负荷总直径2-4cm肾结石成年患者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纳入标准:(1)术前不同时机留置导尿管D-J管超过2周者;(2)无尿管先天性狭窄畸形者;(3)配合并参与该次研究者。排除标准:(1)肝脏代谢功能差者;(2)语言沟通及心理者;(3)有明显泌尿系统感染者。对照组中病程1-6个月,平均(2.29±0.53)个月;疾病严重程度:轻度9例,中度6例,重度2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8例,肾下盏结石7例,肾中上盏结石9例,其他11例。观察组中病程1-6个月,平均(2.28±0.51)个月;疾病严重程度:轻度10例,中度8例,重度1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9例,肾下盏结石8例,肾中上盏结石10例,其他8例。两组病程、疾病严重程度及肾结石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观察组方法
观察组运用测压吸引鞘连接压力监测控制平台,术中采用输尿管硬镜下在手术侧输尿管腔内行斑马导丝引导下导尿管置入术,行斑马导丝引导下测压吸引鞘置入,将测压软管接在测压装置相应的压力表端,输尿管软镜连接可控冲洗装置,平台设定肾盂内压控制值、灌注流量、采用全自动模式开启方式:1、将肾盂内压控制在一-15至5mmHg,2、肾盂内压划定警戒区:20mmHg,3、设定肾盂腔内压极限值,(平台自动停止灌注):30 mmHg,4、保持相对恒定的灌注50-150 mmHg之间(边碎边吸引,随时调节),采用泌尿外科使用电子输尿管软镜由鞘内入镜观察,医用钬激光光纤规格200um,功率0.8J/20Hz,肾结石直径2厘米以上需碎石来治结石,为避免碎石时灌注流量不足直接影响视野范围清晰度和光亮度,术中碎石,同步吸引取石可在50-150 mmHg之间随时对平台灌注流量进行合理性调整,注意控制肾盂内压控制值-15至5mmHg,碎石颗粒小于镜鞘间隙会吸引取出,小于输尿管软镜鞘内径的碎石颗粒可退镜随液体吸出。
1.2.2对照组方法
使用输尿管镜鞘治疗组:按照以上方法置入输尿管镜鞘,采用同上述同软镜及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采用医用灌注泵灌注,碎石设备和上述同,经膀胱镜鞘通道在输尿管镜直视下将碎石部冲出或套石篮取出体外。
1.3评价指标
①分析并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②观察并统计两组术后3d残石率和术后1个月残石率③测量并记录两组术后24小时内血降钙素(PCT)及内毒素(ET)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24 h内PCT和术后24 h内ET水平采用±s表示,以t检验;术后3d残石率和术后1个月残石率采用%表示,以检验。以P<0.05为显著性水平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析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x±s,d)
2.2两组术后3d残石和术后1个月残石分析
观察组术后3d残石2.86%明显低于对照组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残石0明显低于对照组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2:
表2 两组术后3d残石和术后1个月残石比较(%)
2.3两组术后24 h内PCT和术后24 h内ET分析
观察组3术后24 h内PCT和术后24 h内E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3:
表3 两组术后24 h内PCT和术后24 h内ET比较(x±s)
3讨论
肾结石为晶体物质和有机基质致肾脏脂质异常积聚及损伤所致,主要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为常见、多发的泌尿系统感染病,在发病人群上,男性略多于女性,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3]。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进一步完善,输尿管软镜吸引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疗效确切,可以显著提高碎石率,但是目前该治疗方式无法监控肾盂压力,容易造成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影响碎石效果;同时肾小管液体渗透压升高,其中的细菌及内毒素也被吸收入血,早期肾结石可引起尿路梗阻以上的部位积水的症状并发症,后期将严重损害肾功能,甚至诱发出现尿源性脓毒血症,危害极大,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监测肾盂压力很关键,寻找一种有效手段进行实时监测具有积极的意义。
智能监测肾盂内压下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具有直观,有效、应用智能控制、设备自动化等技术等,和常规开放术比,对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术后的恢复均具有积极价值与作用[4]。智能监测肾盂内压下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不同氧流量再灌注条件下,可智能调控负压吸引,在碎石过程中即使结石已粉碎成粉末,还会浮在肾盂内造成视野模糊,并可在稳定碎石连续操作中同时进行吸引取石,使术中操作的空间定位更加准确,提高手术效率。输尿管软镜术中存在尿液反流会引起漏尿等并发症,这和术中肾盂内压高以及高压状态持续时间等相关,而患者手术后发生的疾病或情况,与术中加压泵灌注冲洗手术时间过长相关[5]。且平台能智能控制肾盂内压设置有效的安全防护范围内,降低手术风险,使手术更安全,控制引起尿路感染及尿源性脓毒血症并发症的因素[6]。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术后1个月残石率较低(P<0.05);3术后24 h内PCT和术后24 h内ET水平均明显较高(P<0.05)。提示,肾结石疾病经智能监测肾盂内压下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优势突出。
综上所述,肾结石患者通过智能监测肾盂内压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减少了手术住院时长,提高了肾盂、肾盏内残余结石清除率,且有助于改善血降钙素及内毒素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真文,毕满华,蒋方,金能成,郭志文.经皮肾镜碎石术与经尿道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疗效比较[J].新乡医学院学报,2021,38(03):289-292.
[2]宁小良,黄谷,王海坤,王建平,陈玺,丘廷发.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03):128-129.
[3]刘小池,陈洪振.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02):75-77.
[4]梁镇锋,黄荏钊,张增强,卢建军,李志雄,莫俊华,罗道升.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2~3cm肾结石的疗效比较[J].河北医学,2020,26(11):1854-1858.
[5]王咸钟,王忠,何大鹏,谢习颂.术后支架置入时间对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结局的影响分析[J].国际外科学杂志,2020,47(09):619-623.
[6]宋军锋.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临床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1,27(0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