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近几年来,油气行业在迅猛发展,与此同时,油气能源的消耗量也在进一步增加,而在油气储运过程中,一部分有价值的油气能源由于蒸发和泄漏问题,导致无法回收利用,浪费资源。为了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的改善,必须要将油气回收技术应用进来,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油气资源浪费的问题。
1、油气储运中常见的回收技术
1.1、冷凝法
在油气储运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油气回收技术,就是冷凝法,基于常压条件背景,可以有效的开展油气资源和低温介质的热量交换,降低其温度,使物质得到重组的目的,进而呈现液体状态,使后续的油气回收更加便利,对于一些剩余的轻质组分而言,则可以将其直接排入到大气之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方法会受到温度的应用,而且介质与介质之间在进行热量交换的过程中,会存在非常复杂的问题,而且实际的运行成本也非常高。
1.2、吸收法
基于一定的工艺条件背景,应用吸收剂,可以吸收油气中各类成分,并且达到回收的目的,将压力和温度等工作条件全面结合进来。对于吸收法而言,其又细分为两种方法,一种就是常压常温吸收法,另一种就是常压低温吸收法,但是在应用该方法的过程中,具备不够广泛的特点,主要原因,就是基于常压常温条件下,在回收油气的过程中,就已经很方便,而且在应用吸收剂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两种,首先第一种,就是可再生吸收剂,另一种就是不可再生吸收剂。
1.3、吸附法
对比吸收法,吸附法有一些相似之处,其主要就是将一些吸附剂应用进来,从空气之中,分离油气成分。一般会在一些亲和力较强的材料之中,将吸附剂应用进来,例如活性炭,其对于油气之中各种成分的吸附率可以达到34%。但是如果处于高温状态,而吸附剂与油气中的成分会产生相应的化学反应,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油气储运中油气回收技术的具体运用
2.1、实验测量的PVT模拟
为了对实验室中的实验测试进行模拟,将Eclipse模拟器的流体PVTi模块PVTi应用了进来。以PUTi状态方程的Eclipse模拟器模块为基础,对各种流体样本进行详细的描述。在具体的实验数据之中,不但将相对体积和总地层体积系数包含了进来,还包含了油气回收系数和汽油比等。
2.2、吞吐注气性能评价
将致密岩石样品应用进来,在此其中,开展huff-n-puff气体注入的实验研究,又或者使采取循环气体注入的实验方式。首先第一步,就是基于给定的压力背景下,将油样应用进来,并且保证相对较长的时间,使岩心塞达到饱和状态;其次,就是在岩芯固定器之中,将预报和的岩芯放置进来,并且在高压气体中,暴露出来。在关井和浸泡期间,气体会充分的渗入到基质之中,并且与油进行充分的解除。在全面浸泡之后,对系统压力进行降低,从基质之中,渗出油。最后,及时对岩心样品进行重新称重,又或者将有机溶剂应用进来,对油气进行回收,进而对油气回收率进行详细的计算。在正常状态下,会将氮气或者是二氧化碳作为注入气体。
2.3、完善敏感性分析,改善油气回收率
抛开实验研究,还可以将内部模拟方法利用进来,又或者是采取软件工具的方式,进行后续大量模拟工作的开展,对致密地层之中现场规模的吞吐注入进行深入研究。对敏感性分析与实验或者是模拟进行同步开展,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对各种操作参数对回收率的影响进行全面的检查。
对于吞吐采油方案回收率而言,注气压力的影响如下,如果增加压力,只能在不混溶的状态条件下,才能达到非常好的恢复性能;但是实际的注入压力再高于一定的界限值时,则对压力进行进一步注入,则不会使回收率出现显著增加的问题。对于原油的回收率会受到近混相二氧化碳吞吐和混相二氧化碳吞吐的影响,出现升高现象。在页油地层之中,整个吞吐过程的机制,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不但有粘度,还有油膨胀效应,不仅如此,还有界面张力降低等。
在一些常规或者是致密的油层之中,气体会非常溶解到基质之中,油在全面存储之后,则气体无法与油气进行接触,而且如果实际的注入压力,达到MMP以后,则基于压力的不断增加,回收率也会进一步增加。
此外,提高回收率的另一个重要参数就是注汽速度,在开展了相关敏感性分析之后,可以进一步确定,对比注汽时间和循环次数等因素,提高回收率最为重要的一个参数就是注汽速度,注汽速度提高上来,就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采油系数,进而获取较高的油气回收率。
但是,注汽速度要想达到相对较高的标准,必须要投入更多的资本,尤其是实际的注入速度,再增加一到两个数量级时,则注入到储层的二氧化碳含量会进一步增加。而且从盈利的角度来分析,将大量二氧化碳注入进来,并非合理,而是要从经济角度,对注入速率进行相应的评价,并优化。在注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关键参数,就是注汽持续时间和初始注汽时间。对注汽初始时间进行推迟,并且由之前的1000天到2000天,可以使回收率实现2.74%的提升。与此同时,对不同的注汽初始时间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发现,对注汽时间进行延迟,可以使回收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但是以400天为临界点,在此之后,则油气回收率并没有明显变化或提升。对比注汽速度,注汽时间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保证较长注汽时间,可以使回收率提升上来,根本原因就是实际的注气量越大,可以更大程度的保证较高的储层压力。
结语:总而言之,现代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最不可获取的能源之一就是油气,所以,在开展油气储运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油气损失问题,一但出现油气损失问题,不但会浪费大量的能源,还会一定程度的污染自然资源,所以,必须要将有效的油气回收技术利用进来,进而有效的回收和利用一些由于泄漏而损失的油气,最大化降低损失,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献丽,邵帅.原油油气回收现状及问题分析研究——舟山岙山原油油气回收[J].江苏科技信息,2021,38(04):71-73.
[2]李云山.中国油气回收行业的推动者和引领者——记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黄维秋[J].中国科技产业,2019(04):74-75.
[3]周跃辉,高建伟.冷凝和吸附联合油气回收技术在焦油及粗苯罐区的应用[J].河南化工,2019,36(02):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