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创新模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的这一要求,建筑企业需要积极开展管理创新工作,采取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等策略来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意义和价值
为了有序开展施工,提高工程质量,建筑企业必须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每完成一项工程后,建筑企业需要及时开展质量检测和验收工作,从而有效保证建设效率和工程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环境、管理、材料、天气和人为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建筑企业需要将养护工作放在首位,当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应采取养护措施来避免路面出现裂缝。想要将不可控因素变成可控因素,施工现场管理非常关键。一方面,建筑质量必须达标;另一方面,工程成本、建设时间还不能超出预定范围。提高工程的管理效率,在出现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解决问题,是保障工程质量的核心所在。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利用合理手段来有序开展工作,从而为工程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笔者分析创新模式与传统的管理模式发现,创新模式的应用优势明显,它可以让员工从全新的视角来了解自己的管理模式。
2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基本原则分析
第一,技术管理的目标性原则,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过程中,目标性原则对其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对工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以此为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同时,目标性原则还能够对责任进行细化,将职责落实到个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管理方案的实施是有效的。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对资源进行优化,以此提升资源利用率。第二,技术管理的全面性原则,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易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为此需要遵循全面性原则,以此实现对施工的全面管理。为此需要管理人员对自身工作有效规范,并且对大局进行有效地把控,以此最大程度上确保施工技术管理的顺利实施。
3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3.1 创新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传统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建筑企业需要建立创新模式以及管理体系,优化和实施人员管理模式和方案,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在建筑企业中,施工人员往往缺乏专业技能、建筑工程知识以及安全意识。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对这些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和知识技能培训。另外,建筑企业还需要创新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加强材料管理。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最主要的元素之一,工程人员需要加强材料质量管理,防止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另外,建筑企业需要应聘专业的管理人员来监管建筑工程的全过程,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项目的进度。检查工程质量时,工作人员需要参考质量保证书中的相关内容。想要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机制,建筑企业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按国家的相关规定来建立项目质量体系和工程质量目标。建筑企业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且使用先进的培训和激励模式,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保证施工质量。想要解决工程质量问题,建筑企业必须优化验收方案。当发现问题时,管理人员需要及时予以解决。建筑企业需要使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来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筑企业需要明确划分工作人员的责任,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并且完善企业内部结构和责任体系,提高企业法人的地位。
3.2 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技术
建筑工程的发展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筑企业需要创新管理模式,加强技术创新,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增长。建筑企业还需要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方案和模式。目前,我国正处在信息化快速推进的历史阶段。现代建筑工程管理涉及许多学科知识,因此在开展工程管理工作时,建筑企业需要加强互联网、BIM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信息化发展。建筑企业还需要全面打破传统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约束,从而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和质量。另外,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也需要满足现代工程管理的需求。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如果建筑企业在施工前购买了质量较差的材料并应用于施工过程中,就会导致建筑的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在施工时或者建设完成后,建筑会出现不规则的裂缝,进而导致建筑的质量安全问题。
3.3 创新监管机制
监管机制是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发展与应用的一个方面。传统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往往缺乏监督,导致管理模式运行效率低,运行不顺畅,难以充分发挥管理模式的应有作用,进而导致管理水平低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筑企业需要创新传统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优化监管机制。另外,监管部门需要健全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及时解决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模式的科学性,从而为管理模式的不断升级和有效运行提供保障。
3.4 强化施工现场节能控制和污染控制
建筑工程建设规模相对较大,容易产生很多污染问题,如噪声污染、粉尘污染等,会对周边环境及人们生活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绿色施工理念下,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各个环节的管理与控制,尤其是现场节能控制和污染控制,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首先,要监督管理建筑工程中的资源及能源消耗量。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优先考虑工程能源消耗问题,并结合建筑工程的建设标准,全面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资源管理工作,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从源头上减少对能源及资源的消耗,杜绝资源及能源的浪费。同时,在施工中可以选择节能型的施工设施及设备,以施工方案为重点内容,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工作。其次,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各类污染问题的控制和管理。针对粉尘污染问题,可以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土体进行覆盖,加强对周边部位的绿化和处理,减少扬尘的情况。在解决噪声污染问题的过程中,要对施工作业时间进行合理控制和管理,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和手段,减小施工过程中噪声问题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同时及时处理好建筑工程中的施工废弃物,通过科学环保的措施对其加强清理,以减小对施工环境的影响。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是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创新管理模式,能够解决传统管理模式在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并且为管理模式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提供了重要保障。建筑企业需要利用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发展来提高建筑行业的管理水平,从而为我国建筑行业的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化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邵江滨.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前景[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08):86-88.
[2]袁媛.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砖瓦,2021(08):133-135.DOI:10.16001/j.cnki.1001-6945.2022.08.036.
[3]鲁能勇.试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中华建设,2021(08):43-45.